TB-T3096-2023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docx
-
资源ID:1144877
资源大小:74.39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TB-T3096-2023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docx
ICS03.220.30CCSS93fW1.B1>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行业标准TB/T30962023代替TB/T30962004铁路货在超偏载检测装置Detectingdeviceforoverloadaruunbnceloadofrailwagons2024-04-01 实施2023-0974发布国家铁路局发布前言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和定义24 基本要求25 技术要求36 试验方法77 检验规则118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12附录A(规范性)数据处理13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TB/T30962004铁道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与TB/T30962004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本文件主要技术变化如下:a) 增加了术语条目(见第3章);b) 增加了列车通过速度60km/h-100km/h时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的相关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1、5.7、6.9);C)增加了超偏载检测装置计量车的技术要求和试验方法(见5.7、6.9、6.10);d) 更改了计量标准器标准值的获取方式,将理论计算替换为量值传递溯源方式(见6.9.1,2004年版的6.6.6);e) 更改了称重传感器、承载平台、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车号识别系统等主要部件相关技术要求及试验方法(见515.6、6.36.6,2004年版的5.25.5、6.2、6.8、6.9)。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铁路行业基础通用及运输设备标准化技术归口单位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语有限公司标准计量研究所、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轮点华横科洁有限公司、中铁科学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成都货安计量技术中心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李世林、李学宝、姜会增、李利民、刘宗东、李新、柴雪松、彭冲、孙熊岳、董生臣、赵祎。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2004年首次发布为TB/T30962004:本次为第一次修订。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列车通过速度不大于100kmh时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储存。本文件适用于铁路货车超偏载概测发置(以下简称“超偏载检测装置”)的制造、安装和检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加本还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ZTl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2423.1电呈电子产品环峰制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GB/T2423.2电工电子产品环城典的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GB/T2423.3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应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GBT7551称重传感器GB/TGB/T13384机电六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17626.1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抗扰度试验GB/T17626.2电磁兼容试验和测地技术静电放电抗抗度试验GB/T17626.3电磁儿容试脍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抗试验GB/T17626.4电磁女容试验和测量技术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犹度试验GB/T17626.5电磁乘公试验和测量技术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电磁兼交试验和测量技术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犹度GB/T17626.11电磁兼名试验和沌M技术电压暂降、短时中断和电压变化的抗扰度试验GB/T25340铁路机车车辆行为识别设备技术条件GB/T37330有昨轨道轨枕”庭上就TB/T1495弹条I型扣件TB/T1878预应力混凝土枕疲劳试验方法TB/T1879预应力混凝土枕静载抗裂试验方法TB/T3065弹条II型扣件TB/T3396.4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4部分:组装疲劳性能试验TB/T3396.5高速铁路扣件系统试验方法第5部分:绝缘电阻的测定JJG567轨道衡检衡车JJG669称重传感器JJG(铁道)208超偏载装置计量车3术语和定义铁路货车超偏载检测装置detectingdeviceforoverloadandunbalanceloadofrailwagons在货车运行过程中按预定程序对其轮重进行测量,进而自动判定货车是否超载、偏载和偏重的一种检测装置。注:偏载(重心偏离车地板纵中心线)、偏重(重心偏离车地板横中心线)°3.2承载平台bearingplatform用于连接、安装钢轨和压力传感器并承载货车质量的平台。注:承载平台由专用轨枕、纵向联结件等部件组成。3.3专用轨枕specialsleeper基于预应力混凝土轨枕进行设计的特殊轨枕。注:一般包括A型、3型专用轨枕。3.4测量单元measuringurt由称重传感器、钢轨、专用轨枕及纵向联结件按一定结构组成的货车轴重最小测量区域。3.5;则量区measuringarea由全部测量单元组成的连续测量区域。3.6偏重量differencevalueofweight前转向架处检测质量减去后转向架处检测质量所得的差值。3.7转向架重心偏离barycentricdeviationofthebogie转向架及其所承载部分的重心投影距转向架纵向中心线的距离,可分为前转向架重心遍离量和后转向架重心偏离量。3.8货车重心偏离量barycentricdeviationofthemetrologyvehicle货车重心投影距货车纵向中心线的距离3.9附加检衡车thevalueoftestvehicleforrail-weighbridgeswhichisprivate编入超偏载装置计量车组,标准值可调整的检衡车。4基本要求1.1 系统组成超偏载检测装置主要包括称重传感器、承载平台、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打印输出装置、辅助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数据传输系统、防雷系统等)等。4. 2环境条件4.1 1超偏载检测装置在表1规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应能正常工作,当温湿度超出规定时,应采取相应处理措施。表1温湿度环境条件条件室外设备室内设备温度C-45-70050湿度%RH9585注:在室外环境温度超出规定的地方,应对设备提出特殊要求。4.2.2在下列情况下,超偏载检测装置应能正常工作:a) 电压变化范围:22o,15%'10%;b) 电源频率变化苑图50Hz,±2%;c) 在电气化铁呼中的子扰环境下5技术要求3.1 总体技术要求3.1.1 超偏我检测装费产品结构应采用专用轨枕框架结构型式。5. 1.2检测性能稳定。使用安全可靠5.1.3自动检测通过馈车的质量、偏载和偏重情况,并进行数掘计等和存储,实时上传数据。5.1.4自动检测通过速度,自动识霸机车及货车的车种、车工午号,并与效识别客车、工程车、特种车。5.1.5 称重范围:-001。5.1.6 相邻两节车速度器小于2kmh时,检测数据有效5.1.7根据列车通过速度,超偏载检知装置测量区所含测量单先数量应符合表2的规定表-2一测单元数列车通过速度km/h所需最少测量单元数量个v60o3或460<v80680<v1007”既有设备轨枕间距760Inm采用3个测量单元,轨枕间距600Innl采用4个测量单元。5.1.8能够对称重传感器、数据采集和数据处理系统、车号自动识别系统主机等部件的状态参数进行自检,能够自动累计称重传感器承受冲击次数,对称重传感器剩余寿命预警并实时上传。当系统故障时,具备将故障状态及时通知超偏载检测装置检修单位的功能;当某个测量单元出现故障时,其余测量单元仍可工作,检测数据作为参考数据标明并实时上传。1.1.9 承载平台应无轨道电路盲区,钢轨与专用轨枕之间应采取可靠的绝缘措施。1.1.10 具有两路电源或具有单路电源和8h以上UPS电源,并可自动切换。1.1.11 测点到检测信息服务器采取可靠的传输方式,传输通道带宽不低于100Mbit/s01.1.12 具有远程控制功能,可实现远程重启、断电后来电自启动。1.1.13 应配置适用本地区的防雷措施,控制室内应同时采取屏蔽措施以防电磁干扰。1.1.14 应采用机械、电子印封装置或其他措施对影响测量结果的参数加以保护。1.1.15 应预留与其他检测系统(如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施封锁识别系统、红外线轴温探测系统等)共用车号识别、供电、防雷、数据传输等系统的集成能力。5. 2主要部件技术要求6. 2.1称重传感器7. 2.1.1称重传感器包括压力传感器和剪力传感器。5.2.1.2符合GB/T7551和JJG669的规定,具备相应型式批准证书。5.2.1.3有强抗振动、抗冲击能力和良好的互换性,称重传感器耐受冲击次数不应小于1.5X107次。5.2.1.4压力传感器与专用轨枕之间应采用高强螺栓连接,满足扣件组装疲劳试验要求。5.2.1.5在钢轨上安装剪力传感器时,不应影响钢轨的强度和刚度。5.2.1.6安装称重传感器后,不应在钢轨上进行焊接作业。5.2.2承我平台5.2.2.1承载平台应牢固、可靠、急定、安装方便,便于进行养护维修,超偏载检测装置安装完成后,承载平台区域应具有不低于本线路相邻区段的承载力强度、刚度和绝缘性能。5.2.2.2承载平台专用轨枕强度应与线路设计轴重品匹配,不低于Hl型(重载铁路为IV型)混凝土轨枕或桥枕要求,安装压力传感器后专用轨枕底而高度与In型(重载铁路为IV型)轨枕高度等同,轨枕间距应与本线路设备安装位置相邻轨枕间距一致。5.2.2.3 承载平台绝缘性能应满足轨道电路要求,钢轨与压力传意器之闻以及压力传感器与专用轨枕之间均应绝缘良好,压力传感器、专用轨枕及扣件组装件应进行整体绝缘性能试验,符合TB/T1495、TB/T3065的规定°5.2.2.4 压力传感器与扣件组装件应进行组装疲劳性能试验,符合TB/T1495、TB/T3065的规定。5.2.2.5专用轨枕应进行疲劳试验,符合GB/T37330的规定。5.2.2.6专用轨枕应进行静载抗裂试验,符合GB/T37330的规定。5.2.3数据采集系统5.2.3.1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仪、采集卡、接线箱、信号电缆等,应通过抗干扰试验。5.2.3.2保证正常连续工作和采样精度,满足多路高速采集:单路采样频率不低于2kHz,采样位数不低于16位。5.2.3.3各通道之间互不影响,有较强的抗干扰性能。5.2.4数据处理系统5.2.4.1应采用性能可靠的工业控制计算机。5.2.4.2应提供网络通信接口,满足相应数据上传要求。5.2.4.3检测软件应具备波形处理、数据分析等功能,能够适应不同车型、不同速度、不同货车运行状态,满足检测准确度要求;具备参数化设置功能,适应测量单元数量变化。5.2.4.4检测软件应具备失效报警功能,根据设备状态、检测波形特征等评判检测数据的可靠性并上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