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事故预防措施(详细).docx

    • 资源ID:1131526       资源大小:19.96KB        全文页数:7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事故预防措施(详细).docx

    事故预防措施一预防1.预防高处坠落的预防措施(1)加强安全自我保护意识教育,强化管理安全防护用品的使用。(2)重点部位项目,严格执行安全管理专业人员旁站监督制度。(3)随施工进度,及时完善各项安全防护设施,各类竖井安全门栏必须设制警示牌。(4)各类脚手架及垂直运输设备搭设、安装完毕后,未经验收禁止使用。(5)安全专业人员,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巡查,发现隐患及时落实解决。2、火灾、爆炸事故预防措施各施工现场应根据各自进行的施工工程的具体的情况制定方案,建立各项消防安全制度和安全施工的各项操作规程。(1)根据施工的具体情况制定消防保卫方案,建立健全各项消防安全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规程。(2)在工程场地内不得存放油漆、稀料等易燃易爆物品。(3)施工单位不得在工程内设置调料间,不得在工程内进行油漆的调配。(4)工程场地内严禁吸烟,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开具动火证并设专人监护。(5)作业现场要配备充足的消防器材。(6)施工期间工程内使用各种明火作业应得到施工单位项目经理部消防保卫部门的批准,并且要配备充足灭火材料和消防器材。(7)严禁在施工工程现场内存放氧气瓶、乙块瓶。(8)施工作业时氧气瓶、乙焕瓶要与动火点保持10米的距离,氧气瓶与乙块瓶的距离应保持5米以上。(9)进行电、气焊作业要取得动火证,并设专人看管,施工现场要配置充足的消防器材。(10)作业人员必须持上岗证,到项目经理部有关人员处办理动火证,并按要求对作业区域易燃易爆物进行清理,对有可能飞溅下落火花的孔洞采取措施进行封堵。3、触电事故预防措施(1)坚持电气专业人员持证上岗,非电气专业人员不准进行任何电气部件的更换或维修。(2)建立临时用电检查制度,按临时用电管理规定对现场的各种线路和设施进行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并将检查、抽查记录存档。(3)检查和操作人员必须按规定穿戴绝缘胶鞋、绝缘手套;必须使用电工专用绝缘工具。(4)临时配电线路必须按规范架设,架空线必须从采用绝缘导线,不得采用塑胶软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不得沿地面明敷。(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的架设和使用必须符合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6)施工机具、车辆及人员,应与线路保持安全距离。达不到规定的最小距离时,必须采用可靠的防护措施。(7)配电系统必须实行分级配电。现场内所有电闸箱的内部设置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必须可靠、完好,其选型、定值要符合有关规定,开关电器应标明用途。电闸箱内电器系统需统一样式,统一配置,箱体统一刷涂桔黄色,并按规定设置围栏和防护棚,流动箱与上一级电闸箱的连接,采用外搽连接方式(所有电箱必须使用定点厂家的认定产品)o(8)工地所有配电箱都要标明箱的名称、控制的各线路称谓、编号、用途等。(9)应保持配电线路及配电箱和开关箱内电缆、导线对地绝缘良好,不得有破损、硬伤、带电梯裸露、电线受挤压、腐蚀、漏电等隐患,以防突然出事。(10)独立的配电系统必须采用三相五线制的接零保护系统,非独立系统可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接零或接地保护方式。各种电气设备和电力施工机械的金属外壳、金属支架和底座必须按规定采取可靠的接零或接地保护。(11)在采取接地和接零保护方式的同时,必须设两级漏电保护装置,实行分级保护,形成完整的保护系统。漏电保护装置的选择应符合规定。(12)为了在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能确保现场的照明不中断,配电箱内的动力开关与照明开关必须分开使用。(13)开关箱应由分配电箱配电。注意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不可一闸多用,每台设备应由各自开关箱,严禁一个开关控制两台以上的用电设备(含插座),以保证安全。(14)配电箱及开关箱的周围应有两人同时工作的足够空间和通道,不要在箱旁堆放建筑材料和杂物。(15)各种高大设施必须按规定装设避雷装置。(16)分配电箱与开关箱的距离不得超过30米;开关箱与它所控制的电气设备相聚不得超过3米。(17)电动工具的使用应符合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工具的电源线、插头和插座应完好,电源线不得任意接长和调换,工具的外绝缘应完好无损,维修和保管有专人负责。(18)施工现场的照明一般采用220V电源照明,结构施工时,应在顶板施工中预埋管,临时照明和动力电源应穿管布线,必须按规定装设灯具,并在电源一侧加装漏电保护器。(19)电焊机应单独设开关。电焊机外壳应做接零或接地保护。施工现场内使用的所有电焊机必须加装电焊机触电保护器。接线应压接牢固,并安装可靠防护罩。焊把线应双线到位,不得借用金属管道、金属脚手架、轨道及结构钢筋做回路地线。焊把线无破损,绝缘良好。电焊机设置点应防潮、防雨、防砸。二、信息报告(1)事故发现人员,应立即向组长(副组长)报告。(2)组长接到报警后,通知副组长、组员,立即启动应急救援系统。(3)根据事故类别向事故发生地政府主管部门报告。(4)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事故发生时间、类别、地点和相关设施;姓名和电等;三.安全、文明施工.环保措施(一)安全措施1.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2、组织学习施工工序、各项工程的安全操作规范等。3、施工人员进场之前要进行常规安全操作教育,方可上岗作业。4、作业人员安全要求(1)开工前,施工单位对该现场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安全交底。(2)施工进出场,必须由现场负责人指挥,操作人员再封道和撤除过程中应保持高度警惕,特别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3)项目部配备了专职交通协管人员8名,用于平时安全设施维护工作和施工期间交通指导和疏导工作,同时,交通协管人员还负责在施工活动中,和技术员一道监督和保证施工人员和施工车辆只能在施工区域内活动,施工拟投入人员8人次。(4)封道完毕后,作业人员方可进入施工作业区作业,施工结束时,作业人员撤退后才能撤除封道设施。(5)施工期间,作业人员不得随意变更和扩大控制区,不得走出安全保护区,不得就任何施工机具和材料放置于安全保护区外。(6)现场施工人员必须穿着带有反光标志功能的工作套装,对颜色和反光标志陈旧的工作套装及时更换。(二)文明施工措施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将安全生产工作始终贯穿于施工生产全过程,项目部成立专门安全质量监督小组,设有专职安全员,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安全方面的宣传教育,定期进行安全管理检查,形成人人讲安全、事事要安全、处处为安全的良好安全生产氛围。1.施工人员佩带胸牌上岗,穿着反光背心。2、交通协管员在交叉路口执勤,指挥车辆出入。3、安全员佩带袖章,巡回检查;施工路段车速度不超过40公里。4、所有设备必须注意人员安全,严禁发生设备伤人事故,沥青拌和站人员要戴安全帽,高温部位设警示牌,避免高温伤人。5、起终点设禁止通行标牌、有堵卡人员专门负责交通管制。6、后勤人员准备好防暑降温药品,饮用水供应必须保证。7、作业现场保持规范、有序,废料不准乱仍,要集中回收。8、职工对待工作热情、投入,对人尊重、礼貌;精神面貌好。9、场地规划整齐,材料按规格隔离堆放,标示明确,保持施工场地清洁卫生。10、尊重当地民风、民俗、遵守地方法规,与地方协调好关系。(三)环境保护措施1.严格控制施工作业时间,制定降噪声措施,在夜晚施工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使用噪音较大的施工机械,保证附近居民的正常休息。2、机械停放和施工安排有序合理,禁止乱摆乱放。3、石料堆放场地进行硬化处理,砂石等材料应采取覆盖措施。4、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车辆尾气排放应符合国家环保排放标准要求。5、施工产生的废弃混合料、生活垃圾如餐盒等要及时清运处理。

    注意事项

    本文(事故预防措施(详细).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