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 资源ID:1129676       资源大小:35.27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

    RI3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及详解整理者:XXX考生须知:本试卷满分Ioo分。2 .请考生务必将本人考号后两位数字填在本页右上角方框内。3 .第一题的答案一律用2B铅笔填涂在指定的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或答题卡上的答案一律无效。4 .在答题卡上正确的填涂方法为在答案所代表的字母上划线。夕第二至第四题一律用蓝色或黑色墨水笔在答题纸指定的位置上按照要求作答,未做在指定位置上的答案一律无效。6.监考员收卷时,考生须配合监考员验收,并请监考员在准考证上签字(作为考生交卷的凭据),否则,若发生答卷遗失,责任由考生自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30分)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A.教育问题B.教育现象C.教育事实D.教育规律【答案】A【解析】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应是以“教育事实”为基础,在教育价值观引导下形成的”教育问题L其目的在于探索和揭示教育活动的规律性联系,以服务于教育实践。教育问题的提出标志着教育学的萌芽;教育问题的发展是推动教育学发展的内在动力;教育问题的转换表明教育学研究传统和范式的变革;对同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就形成了不同的教育思想或教育观念及其派别。因此,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问题。2 .现代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因是()。A.生产力发展B.工业革命C.科学技术进步D.文化创新【答案】A【解析】办教育必须有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作支撑和保障,倘若连温饱都未解决,也就无力从事教育了。所以发展教育的根本动力是人力和物力的总和,即生产力。3 ."不愤不启,不俳不发。”这句话出自()。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答案】【解析】语出论语述而:“不愤不启,不惜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L这是XX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愤:心里想求通而又未通。琲:想说又不知道怎么说。“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意为以一个角为例来教授学习者,而他不能推断其他三个角如何,就不必再教,因为他不用心思考。4 .制度教育学在2。世纪年代诞生于()。A.法国B德国C.英国D.美国【答案】A【解析】制度教育学是在20世纪年代诞生于法国的一种教育学说,主要代表人物有乌里等人。5 .强调“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的教育家是()。A.杜威B.陶行知C.陈鹤琴D.马卡连柯【答案】3【解析】A项,杜威的观点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HB项,陶行知的观点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L即生活教育理论。C项,陈鹤琴的观点是“活教育”理论。P项,马卡连柯的观点是集体教育理论。A.爱尔维修B.卢梭C.狄德罗P.斯宾塞【答案】D【解析】A项,爱尔维修是教育万能论的代表人物。项,卢梭是自然教育的代表人物。C项,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P项,斯宾塞是科学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7 .”新大学运动,时期建立的大学是()。A.巴黎大学&剑桥大学。伦敦大学P.哈佛大学【答案】C【解析】“新大学运动"又称"新教育运动H是指Iq世纪末2。世纪初在欧洲兴起的教育改革运动,初期以建立不同于传统学校的新学校作为新教育的“实验室”为其特征,即在牛津和剑桥等传统大学之外,根据社会需要建设新的大学的运动。2828年伦敦大学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新大学运动的开始。8 .论雄辩家的作者是()。A.爱伦凯B.西塞罗C.昆体良D.蒙台梭利【答案】B【解析】重点区分BC两项。B项,西塞罗的著作是论雄辩家;C项,昆体良的著作是雄辩术原理(又译论演说家的教育)。9 .中国科举制度废除于()。A.2898年B.X9O'5年C.X9O5年D.2921年【答案】C【解析】Iqos年,袁世凯、张之洞等各省督抚会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说明停科举与发展新式教育的关系。同年9月2日光绪帝上谕著即自丙午科(2906年)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这宣告了自隋代起实行了X3年之久的科举考试制度的终结。随着科举的废除,各地纷纷开始兴学。注意科举的废除不是一步到位的,而是一步步逐步废除的。20.我国古代私学兴起于()。A.西周B.春秋战国C.宋代D.西汉【答案】B【解析】私学的兴起,发端于春秋中叶的历史新潮流,到春秋末叶发展到初步繁荣的阶段。我国私学的创立,是古代教育史上划时代的变革,它不仅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且促进了中国思想史上百家争鸣的发展,为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文化奠定了基础。艾里克森认为,622岁个体而临的心理发展的危机是()。A.信任对不信任B.勤奋对自卑C.同一性对角色混乱P.亲密感对孤独感【答案】3【解析】A项,信任对不信任是婴儿期(。1.5岁)时期。C项,同一性对角色混乱是青春期(2228岁)时期。D项,亲密感对孤独感是成年早期(2825岁)时期。22.通过实验发现了''潜伏学习''现象的学者是()。A.托尔曼B.苛勒C.斯金纳D.奥苏伯尔【答案】A【解析】潜伏学习又称隐匿学习,是美国心理学家E.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潜伏学习是指一种无明显强化,需经过一定学习时间才能呈现学习结果的学习,并且需通过作业进行显示。潜伏学习在无奖赏时能够发生,但在有需求时才会表现出来。13.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概念的心理学家是()。A.罗杰斯B阿特金森C.班杜拉P.韦纳【答案】C【解析】"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2。世纪70年代在其著作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中提出的一个概念。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H班杜拉认为除了结果期望外,还有一种效能期望。如果人预测到某一特定行为将会导致特定的结果,那么这一行为就可能被激活和被选择。工4.斯莱尔提出了有效教学的QArr模式,其中Q代表的是()。A.教学问题&教学目标C.教学方法D.教学质量【答案】D【解析】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斯莱尔提出的有效教学的QArr模式,说明了高质量课程的主要特征。QArr分别代表教学质量Quality)适当性CappropriateMss)诱因(i八八十)和时间(Yimc)等四个特征。25.柯尔伯格品德发展理论认为,"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阶段属于()。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P.道德实在论水平【答案】B【解析】A项,前习俗水平有两个阶段,分别是以惩罚和服从为定向阶段和以工具性相对主义为定向阶段。B项,习俗水平有两个阶段,分别是以"好孩子”为定向阶段和以维护权威和秩序为定向阶段。C项,后习俗水平有两个阶段,分别是以社会契约和个人权利为定向阶段和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阶段。D项,道德实在论指具体运算思维发展阶段儿童表面化、形式化地看待道德现象的认知方式。其含义是责任和价值取决于规则或成人命令本身,而与儿童的意向及儿童与他人的关系无关。26 .问卷调查的特点是()。A.方便、深入、具体13.能证明因果关系C.能验证事先提出的假设P.能搜集较大样本的信息【答案】D【解析】A项,问卷调查做不到深入具体。B项,问卷调查不能论证因果关系。C项问卷调查不需要事先提出假设并验证,需要提出假设并验证的是实验研究。27 .研究问题的陈述可以是叙述式或描述式,也可以是()。A问题形式B.图表形式C.个性化形式D.假设形式【答案】A【解析】研究问题的陈述可以是叙述或描述式,也可以采用问题的形式。问题的陈述应该指明问题的中心议题和问题的前后背景,辨认清楚研究计划中的关键因素。在初始阶段可先粗略阐述,但再次陈述时,很多术语必须界定。18.通过对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启示,进而概括、推论出的经验定律叫()。A.演绎假设B.研究假设C.描述性假设P.归纳假设【答案】D【解析】A项,演绎假设是从教育科学的某一理论或一般性陈述出发推出新结论,推论出某特定的假设,或者演绎出具有创造性的程序性知识。B项,研究假设陈述的是两个变量之间所期望的相关或不同。C项,描述性假设是对研究对象的现状、某方面特征的反映。P项,归纳假设是研究者通过对一些个别经验事实材料的观察得到的启示,进而概括、推论而提出的假设。2d可能影响教育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是()。A.统计回归8偶然事件C.实验的交互作用P.被试成熟【答案】C【解析】ABD三个选项都是可能影响实验内在效度的因素。C为可能影响实验外在效度之一。影响教育实验外在效度的因素有测验与实验处理的交互作用效应、被试取样不具代表性、实验安排的副效应(即霍桑效应)、多重实验处理的干扰。20.科学观察的基本特点包括:观察的目的性、能动性和()。A.有效性3离散性C.客观性P.随机性【答案】C【解析】教育观察法中的观察与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观察活动有着明显的区别,这种区别表现在教育观察法的以下特质上:观察的目的性、观察的客观性、观察的能动性、有直接详实的观察记录等。二、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22分)1 .学校教育答: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空间特性看,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三种类型。学校教育是指以学校为单位进行的教育活动,是教育的主要形式。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其优越性体现在:是专门的教育机构;有专门的经过职业培训的教师;比较充裕的教育经费;精心设计的课程和教学计划;比较及时的反馈和评价机制等等。正是由于学校教育的这些特征,它才能成为一种主导性的现代教育形态。但是,自从学校产生以来,思想家们对于学校的批评也从没有中断过。他们的批评告诫我们:并不是所有的学校都有利于青少年一代的发展;为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健康发展,我们必须不断地改良我们的学校。2 .癸卯学制答:2904年(光绪三十年)工月23日清政府颁布的学制。因光绪二十九年(Iqo3年)为癸卯年,故又称“癸卯学制上这是中国近代由中央政府颁布并首次得到施行的全国性法定学制系统,较“壬寅学制''更为系统详备。学制主要划分为三段七级。第一阶段为初等教育,包括蒙养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和高等小学堂4年。第二阶段为中等教育,设中学堂5年。第三阶段为高等教育,分为三级:高等学堂或大学预科3年(分第一、二、三类);大学堂3年(分为经学、政法、文学、商、格致、工、农、医共8科,京师大学堂8科全备,设于各省至少备其中3科);通儒院5年,属研究院性质,以“能发明新理以著成新书,能制造新器以利民用”为宗旨。从小学堂到大学堂,学制总年限长达2O22年之久。3 .相同要素说答:相同要素说是由桑代克、伍德沃斯在2902年通过一项实验发现并提出的学习迁移理论。桑代克认为只有当两种情境中有相同要素时才能产生迁移。相同要素即相同的刺激与反应联结,刺激相似而且反应也相似时,两情境的迁移才能发生,相同联结越多,迁移越大。后来伍德沃斯把相同要素说改为共同要素说,也就是说在两种活动中有共同的成分才能发生迁移。这种相同不仅包括内容或实质上的相同,还包括程序的相同。相同要素说是对形式训练说的否定,也使迁移的研究有所深入。但仅将迁移视为相同联结的转移,认为两情境中的客观方面的共同要素是决定迁移的唯一因素,这在某种程度上否认了已存在的迁移,也否认了迁移过程中的复杂的认知活动,因此有一定的机械性和片面性。4 .相关研究答:相关研究是对两个或更多数量的变量间是否存在相关以及相关程度进行判定,研究目的在于建立相关或用于预测。例如:XXX小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成绩之间关系的研究。两个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有三种情况:正相关。即当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也增大。负相关。即一个变量增大时,另一个变量反而减小。零相关。即当一个变量发生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保持不变。三、简答题(每小题7分,共28分)1 .简述学生集体的培养方法。答

    注意事项

    本文(2013年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真题(精选)及详解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课件资料.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