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篇)纪检监察机关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附两会党课讲稿).docx
-
资源ID:1128006
资源大小:27.7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3篇)纪检监察机关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附两会党课讲稿).docx
纪检监察机关学习贯彻202师全国两会期间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202师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两会党课讲稿:202师新闻发布吹风会解读两会工作报告纪检监察机关学习贯彻2024年全国两会期间系列讲话精神心得体会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3次参加团组审议讨论,听取代表委员发言,同大家深入交流、共商国是,就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等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全国两会立足新方位、描绘新蓝图,激励中国人民坚定信心、团结一心,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党中央确定的战略部署上来,坚定不移朝着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新征程再出发,纪检监察机关要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忠诚履行党章和宪法赋予的职责,强化政治监督,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不折不扣贯彻落实,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强保障。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关于今年工作,中共中央已经作出部署,关键在于抓好落实。”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政府工作报告,通过法定程序把党的主张转化为国家意志、转化为全国人民的实际行动,进一步凝聚起奋进新征程的强大信心和力量。纪检监察机关是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专责机关,是党和人民维护国家政权、捍卫民族复兴的利剑,要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找准定位、明确方向,聚焦“国之大者”,更好服务保障党和国家中心任务,持续推进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督促全党统一思想、统一意志、步调一致向前进,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紧紧围绕党中央大政方针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加强政治监督。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到哪里,政治监督就跟进到哪里。要紧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任务,紧盯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紧盯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等重大战略部署加强监督检查,持续推动党的二十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围绕党中央因时因势作出的决策部署,及时把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推进绿色低碳发展、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纳入监督内容,保障党中央政令畅通、令行禁止。把政治监督和日常监督紧密结合,保持高度的政治敏锐性,从政治上看、政治上查,把准政治方向、落实政治要求。常态化开展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落实情况“回头看”,健全对跨地区跨部门重大战略的协同监督机制,确保贯彻到位。坚定不移扛起“两个维护”重大政治责任,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新时代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重大成就,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充分证明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部署完全正确,充分彰显“两个确立”、“两个维护”的实践伟力。“两个维护”是党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规矩。纪检监察机关要把“两个维护”作为政治监督根本任务,推动全党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始终把“两个维护”体现在实际行动上,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把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摆在突出位置,聚焦政治忠诚、政治安全、政治责任、政治立场、党内政治生活,及时发现、着力解决“七个有之”问题,坚决纠正政治偏差,及时消除政治隐患,坚决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在政治监督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上下更大功夫。政治监督不是空泛的、抽象的,要深刻把握具体化、精准化、常态化的内涵关系、目标任务、重点要求,以具体求深入,以精准求实效,以常态求长效。要以具体化锚定监督任务,紧扣职责、见人见事,明确监督的任务、对象、内容、标准,通过学习把“监督什么”具体化,依据职责把“监督谁”具体化,基于实际把“怎么监督”具体化。以精准化纠治突出问题,坚持聚焦再聚焦,抓重点、抓关键、抓要害,在发现、处置、整改等各环节都体现精准,防止泛化、虚化,做到纲举目张、有的放矢。以常态化确保监督成效,把政治监督作为经常性工作,让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健全台账管理、督查问责、“回头看”等制度,不断提升监督质量、保证监督效果,保障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落实,保障现代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推动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学习心得体会好雨知时节,惊蛰万卉新。万众期待中,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顺利毕幕。作为上一年国家工作总结,也是新一年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怀抱文化底蕴、远瞻国际视野、立足国内国情,制定出六大发展目标、十大具体任务,以“务实”为核心关键词,制定一系列具体的举措和实施方案,展示出发展的信心决心,体现了大国的担当意志。通过认真聆听和研读政府工作报告,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感触。一、立足实情促发展,谋篇布局开创新征程一是创新引领,发展优质生产力。与去年政府工作报告将实施扩大内需战略放在新一年工作部署的第一条不同,今年的工作部署中,”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成为首要任务,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充分发挥创新主导作用,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提高全要素生产率,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促进社会生产力实现新的跃升。”这当然不意味着提振内需不再是核心问题,而是对于拉动内需的动力,我们要告别单纯的政策刺激依赖性,转向依靠生产力的变革、生产关系调整带来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内生性地增强经济发展的韧性和弹性,以新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稳步推动百姓收入的增长、提高民生福祉,以新业态、新模式拓展新兴消费空间,切实解决让老百姓“有钱花”、“敢花钱”和“有地方花钱”的消费堵点。二是“优化”房地产政策,以制度建设为主。今年有关房地产的内容都集中于有关化解风险的任务中“。在房地产短期风险处置方面,重心仍然是房企的资金需求,但对象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优质头部房企”放宽至“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与中央工作会议相关内容基本一致。在“健全风险防控长效机制“方面,则明确提出了要“适应新型城镇化发展趋势和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变化”的要求,"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完善相关基础性制度有关保障性住房、刚需及改善性需求方面的内容也列入上述长效机制板块,而且与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有明显调整。对保障房,从2023年初的“加强”“体系建设”、2023年尾的“加快”“推进建设”,调整为“加大”“供给”;对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也从2023年初的“支持”调整为“满足”,并以“多样化”来形容改善性住房需求。这可能意味有关政策力度会明显加大,具体措施也会有明显分层、更有针对性。三是发挥比较优势,促进城乡融合发展。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点工作。2023年政府工作任务中没有提到城乡融合,有关区域发展的内容也比较少,但在当年的中央经济会议上已将其单独列为重点之一。这项任务其实意在释放我国经济发展洼地所蕴藏的增长潜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不仅能在全国层面稳定总需求,也有利于发挥地区比较优势,特别是提升东北和中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也有利于优化生产力布局。三、务实笃行鼓干劲,劲风扬帆再起航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内容丰富,亮点频出,从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26万亿元到城镇新增就业1244万人等多项数据显示中国经济正在回升向好。面对新的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明确、符合客观实际的工作目标,体现了政府对中国经济的坚定信心,也增强了企业、社会和老百姓的信心。一是延续维稳的决心。2024年经济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与去年基本保持一致。特别是GDP这一核心“指挥棒”,即使是在2023年GDP实现增长5.2%的基础上,依然保持了与去年设定一致的目标,体现了从政策预期管理端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从而稳定市场预期、强化市场信心的决心。是对于中国未来发展从“有信心”到“有把握”的方向判断,释放出对于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更为积极的预期信号。同时,在2023年GDP超额实现增速目标的基础上,依然将今年的目标稳妥设定在5%左右,体现出国家层面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双轮驱动”的决心,符合政策工具的可承受力和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为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以及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预留了充足的空间。二是把握务实的核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了诸多具体数字,如单位GDP能耗,去年没有给具体降低的数字目标,今年量化为“下降2.5%”;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明确提出“上调20元”。还有各界关注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的具体部署,明确表示“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今年先发行1万亿元”。粗略估算,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大概不超过17000,篇幅减少,但关于新一年工作的部署却从去年的8条上升为10条,对社会经济各方的关切给予了充分的回应。再有是单位GDP能耗,去年政府工作报告没有给具体降低的数字目标,今年则对这一指标量化为“下降2.5%”,向"十四五规划”提出的“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13.5%”目标实现更近一步,是综合考虑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弹性变化趋势作出的稳中求进的判断,以更为刚性的量化约束,展示了中国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决心和态度。三是坚持为民的恒心。首先是新增就业,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对这一指标的表述是“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左右”,今年将“左右”调整为“以上”。从“左右”到“以上”,更高的目标设定,符合当前依然以稳信心、强预期为核心工作的客观要求,特别是在预计今年高校毕业生超过1170万人的背景下,体现出国家稳就业工作的更大决心和力度。预计在政策面上,今年找工作的年轻人将获得来自国家更大的就业支持力度。其次是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表述是“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增长同步”,去年的这一表述为“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从“基本同步”到“同步”,体现了增加居民收入政策导向的显著增强,尤其是在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和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等方面,预计今年保障力度将有较大幅度提升。城乡二元结构与区域差距是我国长期存在的问题,相关政策一直在致力于缩小差距、平衡发展。随着高速公路和高铁持续向“血管”末梢推进,货物和人员流通成本和时间不断压缩,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加快推进,城乡之间的融合、区域间协调发展的难度已经大大降低。2023年,我国乡村、县域居民消费明显好于城市,西部、东北和中部在投资、消费、出口方面的增长速度总体表现也不错,不少地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新目标激励人心,新征程催人奋进。作为新征程上的新青年,我们看到党和国家过去一年取得的光辉成绩和面向未来擘画的光明蓝图,更加深感青年党员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国际形势风云变幻的时代渡口,中国道路、中国智慧不仅仅在解决中国问题,也在思考世界命题、时代命题,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文明与进步给出新的答案,这为新一代青年开辟了全新的知识来源和理论舞台,让我们更有思考研究、自我革命的紧迫感。展望未来,我们将努力提升专业素养,刻苦钻研时代之问,坚定理论自信自强,努力用知识回应人民需求,用创新引领社会发展,以更加炽热的革命热情和更加务实的科学作风在新征程上做出更大的青春贡献。两会党课讲稿:2024年新闻发布吹风会解读两会工作报告3月5日上午,国务院总理李强代表国务院,向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并答记者问。一、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有三方面特点第一,报告上接天线、下接地气。所谓上接天线,是报告把准政治定位,全面贯彻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所谓“下接地气”,就是报告把准社会脉搏,充分反映了民心民意、回应了各方面,特别是基层、群众、企业的关切,各项政策和举措符合实际、贴近群众、贴近企业。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报告起草高度关注,通过各种方式提出了大量建议。其中,很多的新闻媒体、网络平台、微博、论坛等也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