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资源现场教学规范编制说明.docx
安徽省地方标准编制说明标准名称红色资源现场教学规范任务来源(项目计划号)2022-2-103第一起草单位(盖章)单位地址参与起草单位标准起草人(全部起草人,应与标准文本前言中起草人排序一致)序号姓名单位职务/职称电话编制情况1、编制过程简介2022年9月,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22年第二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皖市监函(2022)550号)文件,项目计划号:2022-2-103,批准编制红色资源现场教学规范。主要负责起草高度重视,为保证编制工作的顺利实施,组建地标编制小组,明确任务分工,做好前期谋划和实地调研准备,启动具体编写工作。(1)组建编制小组2022年9月,组织六安市红色拓展训练有限公司、滁州市小岗村旅游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等单位组建编制小组,召开两次编制工作计划会,讨论并制定了该指南编制的基本思路、内容框架和调研计划,明确了人员分工、时间安排、调研协调等问题,确保在技术环节、质量保证环节和沟通环节等方面全力满足项目实施与指南编制的各项需要。(2)资料收集与前期准备为更好得推进标准编制工作,编制小组一方面通过组织研讨,认真学习GB/TL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收集与本文件有关的政策文件;另一方面加强网上调研与信息共享,与省内具有同类项目编写经验的课题组及人员联系交流,学习借鉴编制地方标准文件的方法。同时,积极了解各地在开展红色资源现场教学的实际经验做法。(3)编制初稿2022年10月-12月,在开展资料搜集和调查的同时,编制小组开始编写标准初稿。2023年7月,编制小组完成第1版初稿。组织召开内部论证会,由参会专家及业务人员提出修改意见,最终形成初稿定稿。(4)内部专家评审2024年2月21日,召开内部专家评审会,对标准内容进行审核论证,由专家提出修改意见,并根据专家意见进行文稿修订,形成征求意见稿。2、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必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特别重视依托红色资源培训来解决党员干部队伍中的理想信念、党性教育等问题,要求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挥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全国各地各级党组织也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活动,越来越多的红色资源被挖掘开发出来,红色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快速增长,并开发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红色教育培训课程。红色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并且发挥了良好的宣传和教育作用。我省充分利用丰富而宝贵的红色资源,开展现场式、体验式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筑牢理想信念、锤炼党性品格,推动主题教育高质量开展一“一寸山河一寸血,一杯热土一杯魂。”红色资源,是践行初心使命的生动记录,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鲜活教材。安徽是一片有着光荣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红色资源丰厚而独特。主题教育中,安徽省注重用好红色资源,第一批参加单位就地就近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学习了解党史,传承红色基因,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推动主题教育取得实效。位于大别山腹地的金寨县,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红色教育现场教学是新形势下开展红色教育培训的重要形式,将培训课堂搬到鲜活的革命实践现场,将鲜活的实践现场变成培训课堂,让学员在改革和发展的前沿阵地接受红色教育,对于学员感悟现场背后的思想精髓和理论指导实践的成效,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纣自教育的实效性具有十分重要意义鲁义:通过M定本表总有利于指导总规|我省建设和开发了红色教育现场教学基地,大力开展了富有特色的红色教育现场教学课程,培养了一批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教师队伍。为了进一步引导红色教育现场教学规范化发展,保障现场教学质量,提升现场教学效果,对提升我省红色教育现场教学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本标准在制定时主要遵循以下原则:(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在相关法律法规约束与规范下开展标准编制。(2)做到科学先进与适度超前。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法可行基础上,具备一定前瞻性。(3)做到全局出发与配套协调。与现行相关办法、规程总体协调,共同服务全省大局。(4)做到规范性与适用性统一。按照安徽省地方标准制定程序和GB/T1.12020进行编写,保证了标准规范性;充分考虑各条款的设置,使标准的内容便于直接使用。本标准符合现行法律、法规要求,与强制性(国家、行业、地方)标准协调一致、无冲突和矛盾。4、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详细说明)(一)范围本文件确立了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的基本要求,并规定了教学要求和评价与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的组织实施。二、主要技术内容1、基本要求:明确了红色教育现场教学的组织机构的资质要求,应制定的教学机构、教学人员、教学场所等各项制度,明确了开展现场教学活动的人员配备、资质和专业能力要求,明确了教学场所的选择和要求。2、教学要求:从教学准备、现场授课和过程控制三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具体要求。教学准备方面提出了学员沟通、教学场所选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主题、备课工作、行走路线、上课教材和应急预案等要求;现场授课方面主要提出了课前介绍、教学方法、现场互动、主题讨论、教学点评、回顾深化等要求;过程控制方面主要提出了授课环节流畅、把握时间进度、管理现场秩序、应急处理、资料收集整理归档等要求。3、评价与改进:主要从评估方式、评估指标、评估总结和教学改进等方面提出了要求。5、标准中如果涉及专利,应有明确的知识产权说明6、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说明采标程度,以及国内外同类标准水平的对比情况7、重大分歧意见的处理经过和依据8、贯彻标准的要求和措施建议(包括组织措施、技术措施、过渡办法、实施日期等)组织措施:建议标准批准发布后,在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和省文旅厅的部署下,配合开展标准的宣贯培训工作,积极推动标准实施和应用。技术措施:通过标准的实施、监督、评价和改进活动,推动标准有效运用。过渡办法:由相关主管部门联合各级相关部门及全省范围内开展交流活动,并给予不少于1个月的过渡期。实施日期:建议标准批准发布后尽快推广实施。9、废止现行相关标准的建议10、其它应予说明的事项注:没有的请填写“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