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练习(含解析).docx
-
资源ID:1118038
资源大小:46.84KB
全文页数:1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练习(含解析).docx
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练习一、单选题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70多年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世界范围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这些现象表明当今世界A.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B.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C.世界多极化已经形成D.社会信息化促进文化多样化2 .出于对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尤其是金融治理体系改革进展缓慢的不满,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成立了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金砖应急储备机制以及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这一行为反映出()A.传统金融治理体系走向崩溃B.新兴市场国家在国际金融中影响力提高C.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初步建立D.新兴市场国家是国际金融体系的主导者3 .自1992年起一些美国高官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非洲不是任一个国家的“禁猎地”,所有国家都应该能够进行自由而公平的竞争;美国开始派非裔官员赴非参加高级别的地区峰会,驻非洲国家的大使也开始在当地推销美国的企业和商品。美国的这些举动()A.体现了国际关系的民主化B.源于霸权主义政策的需要C.强化了资本主义殖民体系D.反映了世界多极化的趋势4 .”团结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唯有相互支持、团结合作才是战胜危机的人间正道”。进入2020年以来,面对疫情挑战,习近平主席在各种双多边场合反复提到“团结”一词,号召各国团结合作、共克时艰。这一中国外交高频词的出现A.彰显各国联系日益紧密B.说明世界局势并不太平C.体现了大国责任与担当D.展示了中国文化的魅力5 .冷战结束后,北约五次东扩,从1997年到2020年有捷克、匈牙利、波兰、立陶宛等14个东欧国家加入北约,据此可知()全球安全战略得到完善局部地区冲突加剧旧格局遗留的矛盾凸显苏东剧变影响深远A.B.C.D.6 .“一带一路”倡议与绝大多数国家的发展战略及规划对接,与俄罗斯“大欧亚伙伴关系”倡议、哈萨克斯坦“光明之路”新经济政策、土耳其“中间走廊”计戈J、蒙古国“草原之路”计划等地区发展计划和倡议对接。据此可知,“一带一路”倡议()A.顺应了亚洲区域经济集团化的发展趋势B.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实践C.有利于构建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D.体现了中国在全球治理体系的责任担当7 .西方和其他文明在人权观念上的差异,以及西方实现其目标的有限能力,在1993年6月的维也纳联合国世界人权大会上被明确地解释出来。欧洲和北美国家形成一方,有大约50个非西方国家组成的集团形成另一方,处于这两个集团之间的是除古巴以外的拉丁美洲国家,它们经常支持西方;还有非洲和东正教国家,它们有时支持西方,但更经常的是持反对西方的立场。这种状况的出现说明()A.人类命运共同体导致文明呈现多样性B.和谐共生的多样文明有利于世界稳定C.多极化趋势有效解决了文明间的冲突D.合作与结盟有利于国际关系的民主化8 .自俄乌冲突以来,全球谷物、植物油、化肥、天然气等大宗商品供需出现失衡,价格暴涨,严重扰乱了全球粮食市场和能源贸易。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债务已增至50年来新高,占全球经济总体86%的143个经济体增速也出现明显下降。这从侧面反映出当今世界()A.经济全球化的总体趋势在放缓B.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困难C.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D.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潮流9 .据联合国统计,全球近四分之一的温室气体排放来自交通运输,交通运输成为全球空气和碳污染排放的最大来源之一。为改变这一状况,可再生能源驱动的电动汽车、可持续航空旅行、零排放的船舶,提倡步行或自行车出行等方案在一些国家相继出台。这表明()A.全球化进程中加强合作的必要性B.全球化影响世界经济的发展C.创新与可持续发展具有的合理性D.交通方式革命有利于全球化10 .世界经济在美国“9.11”事件的影响下急剧下滑,世界银行预测200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从2000年的3.8%降为1.3%。说明()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B.发展是和平的保障C.和平与发展是相互对立,相互排斥D.和平与发展是先后相继,因果相承11 .下表I所示为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进出口贸易额统计(单位:亿美元),它反映了2000年2006年2010年2011年2012年2013年中国对中亚出口额7.752.3165.3185.8213232.3中国对中亚进口额10.535135.8210.2246.4270.3A.中国对外进出口贸易额呈上升趋势B.新型区域合作模式彰显活力C.世界银行主导的金融合作效果良好D.多边贸易稳定世界经济秩序12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主席先后同柬埔寨首相、蒙古国总统会谈会见,同俄罗斯等外国领导人通电话,向韩国等国家的领导人致电慰问,分享防疫、抗疫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这主要说明当前我国A.疫情防控处于世界领先水平B.注重发展与周边国家的关系C.医疗体制改革取得重大成就D.积极应对重大卫生突发事件13 .2016年,诺奖获得者经济学家斯蒂格利茨直言:“对于新自由主义经济思潮的共识已经终结,在西方过去30年来一直处于统治地位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已奄奄一息。”该言论主要基于()A.资本主义阵营的竞争对手被削弱B.经济危机对资本主义的沉重打击C.公平的世界经济新秩序已经建立D.国际贸易自由化法则被各国否定14 .面对新的世界形势变化,中国勇于承担大国责任,积极介入地区和多边事务,不断进行经验积累和形式创新。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推出“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新机制和平台,积极推动和引领金砖国家、上合组织等全球和区域机制建设,打造全球伙伴关系网络。这些举措反映出中国()A.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的建设B.构建起新型的睦邻友好合作关系C.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已基本实现D.主动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外交15 .据报道,截至2017年底,全球有6850万人因战争、暴力冲突与迫害被迫逃离家园。这一数字相当于泰国的总人口,比前一年增加近300万人,比10年前增加50%。以全球人口比例计算,每110人中就有1人被迫沦为难民。下列联合国为难民做出的努力,依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成立联合国难民署确定“世界难民日”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公约通过关于难民地位的议定书A.B.C.®®D.®®16 .2022年I月I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正式生效。老挝、新加坡、泰国、越南等6个东盟成员国和中国、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4个非东盟成员国正式开始实施该协定,这标志着全球最大的自由贸易区启动运行。下列对RCEP的认识,错误的是()A.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B.是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产物C.有利于亚太地区的繁荣与稳定D.标志着世界贸易逐步走向规范化二、材料分析题17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日内瓦公约是1864年至1949年在瑞士日内瓦缔结的关于保护平民和战争受难者的一系列国际公约的总称,1977年6月10日,各国又在日内瓦签订了1949年日内瓦公约附加议定书,这部文件根据联合国宪章和1970年联合国国际法原则宣言的精神,把其适用范围扩大到反对殖民统治、外国占领和种族主义政权的武装冲突,肯定其合法性;附加条款还重申“在任何武装冲突中冲突各方选择作战方法和手段的权利不是无限禁止使用属于引起过分伤害和不必要痛苦性质的武器、投射物及作战方法;禁止使用对自然环境引起广泛、长期而严重损害的作战方法和手段;在研究、发展、取得和采用新的武器及作战方法或手段时,缔约国有义务考虑它们是否为本议定书或战争法规所禁止”。议定书还是第一个把关于保护战争受难者的战争法规的适用范围扩大到非国际性武装冲突(即内战)的国际条约,而另一方面为了防止他国援引本议定书干涉缔约国的内政,议定书规定“本议定书的任何规定均不应援引作为基于任何理由而直接或间接干涉武装冲突发生地的缔约一方的内部或外部事务的根据”。到2007年,已有194个国家成为日内瓦公约的缔约国。盛红生嫂变的战争法请回答:(1)根据材料,概括1949年日内瓦公约附加议定书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49年日内瓦公约附加议定书颁布的背景。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之后的近千年中,古代中国主要还是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与外部世界进行交往的。直到唐朝灭亡之后,随着中国经济文化中心的南移,以及亚洲内陆地区政治局势的持续动荡,海上丝绸之路的地位才不断凸显,最终取代了陆上丝绸之路而成为连接中国与世界的主要纽带。特别是16世纪之后,由于欧洲人既找到了绕过非洲进入印度洋的航线,又发现了绕过南美洲进入太平洋的航线,从而使海上丝绸之路扩展为环绕地球的航线,成为全球化的坚实基础。摘编自龚缨晏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材料二郑和下西洋之后,中国帆船逐渐从印度洋退出。进入16世纪以后,仍与中国有联系的海外国家,仅限于日本和菲律群岛、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群岛上的一些国家。而且,由于其中一部分国家已经被殖民者控制,因而彼此交往的内容也有所变化。摘编自陈高华、陈尚胜中国海外交通史材料三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沿边开放步伐,加快同周边国家和区域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建设,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新格局。其目的就是密切中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的关系,促进中国与这些国家的经贸合作。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沿路国家可以更加深入全面地认识一个改革开放30余年后的中国,可以更直接细致地感知和了解优秀的中华文明,进而接纳甚至吸收其优秀的成分。摘编自张勇略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国家发展战略意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古代丝绸之路的特征,并指出海上丝绸之路最终取代陆上丝绸之路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16世纪以来,中国帆船在远洋贸易中"退出''的历史背景。(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一带一路''发展倡议的积极意义。19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20世纪60年代以来,现代恐怖主义有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的严峻趋势。现盘点近年来几大恐怖袭击事件。1995年3月20日,日本奥姆真理教在东京地铁站对日本普通民众施放沙林毒气,造成超过十人死亡。5000多人受伤。“9.11”恐怖袭击事件:2001年9月11日发生在美国纽约和华盛顿的“911事件”,自杀式炸弹袭击者劫持民航客机撞向世贸中心和五角大楼,造成超过3000人死亡。中国昆明火车站'301”严重暴力恐怖袭击事件:2014年3月I日21时许,昆明火车站广场发生蒙面暴徒砍人事件。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该案是以阿不都热依木库尔班为首的暴力恐怖团伙所为。材料二恐怖主义是指任何人以任何手段非法故意致使:(1)人员死亡或人体受到严重伤害;或(2)包括公用场所、国家或政府设施、公共运输系统、基础设施在内的公共或私人财产或环境受到严重损害;或(3)本条第1款第2项所述财产、场所、设施或系统受到损害,造成或可能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根据行为的性质或背景,行为的目的是恐吓某地居民,或迫使某国政府或某国际组织实施或不实施某一行为。一联合国“反国际恐怖主义全面公约草案”2010年(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现代恐怖主义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现代恐怖主义产生的原因。三、论述题20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联合国主要人权公约在美国签署和批准的情况。号联合国主要国际人权公约公约通过时间及缔约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