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规划设计.docx
-
资源ID:1096715
资源大小:163.44K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完整版(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规划设计.docx
完整版(2023年)智慧医院信息化规划设计目录L项目建设背景42、建设目标53、建设内容193.1、 经济Wl里部分193.2、 门急诊挂号收费系统203.3、 出入院管理系统213.3.1、 现金账户管理系统233.3.2、 票据管理系统233.3.3、 财务与经济核算系统233.3.4、 就诊卡管理系统253.3.5、 临床诊疗部分253.3.6、 门诊医生工作站263.3.7、 病区医生工作站283.3.8、 病区护士工作站323.4、 药品管理部分343.4.1、 药库管理系统343.4.2、 门急诊药房管理系统363.5、 便民服务部分413.6、 门诊自助挂号系统413.7、 门诊自助收费系统413.8、 智能排队呼叫系统413.9、 多媒体自助查询系统423.10、 医一卡通系统423.11、 医技管理部分433.11.1、 实验室管理系统433.11.2、 医技管理系统463.11.3、 手术麻醉系统473.11.4、 防保管理系统493.12、 电子病历系统503.12.1、 门诊电子病历503.12.2、 住院电子病历523.13、 临床工作流573.13.1、 检查工作流573.13.2、 检验工作流583.13.3、 治疗工作流603.13.4、 体检管理系统623.13.5、 合管理与统计分析633.14、 院长综合查询与分析系统633.15、 导医台管壬统644、建设规划清单661.建设背景根据项目背景自行编写2、建设目标本次数字化医院系统建设的总体目标,将在总结原有的系统软件优点的基础上,根据医院管理流程和未来医院的发展模式,结合医院多年来对医院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成果,利用现代IT技术对医疗活动各阶段中产生的数据进行采集、存储、处理、提取、传输,汇总,以医院的成本核算为核心,以电子病历为发展目标,以病人为中心加工成各种信息,逐步实现全成本核算、全电子病历、全面医疗质量管理、全办公自动化的数字化医院。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围绕以电子化病历为发展目标的病人信息主线,通过门诊/住院医生工作站、电子病历、手术麻醉管理、医学图象存储与传输系统等临床管理系统的使用,从病人挂号建立病人的医疗档案号,录入病人建本信息,到门诊医生的S.O.A.P记录,入院登记、住院医嘱、护理、病程记录,实现病人医疗健康信息的的动态采集、存储、授权共享。逐步建立病人完整的电子病历。围绕以经济核算为核心的费用信息主线,通过病人就诊过程中发生的分布在各个业务系统中的费用信息的采集,结合人事薪资管理、药品管理,材料器械管理,固定资产管理,设备管理等人事物流信息形成以经济核算为核心的医院全成本核算系统,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切实体现以病人为中心的思想,从简化就医流程,方便病人就医的思路出发,营建病人呼叫系统、自动挂号系统、自动收费系统、预约系统、网上医疗、电子付费等系统。建立医院内部信息交换平台,实现内部办公信息,人力资源信息,后勤管理信息,财务信息,医疗信息等信息流的交换与共享。建立外部信息共享平台,通过Internet,医院网站、政府专网等与卫生局、医保部门、商业保险机构、社区、疾病控制中心等机构,、城乡居民等实现医疗信息的共享与交换。建立医疗质量控制体系,用信息化来规范病案病历、病程记录、护理记录、各类检验、检查报告等医疗文档的书写,通过计算机软件对医疗过程每一步的控制,规范医疗工作流程,及时发现和控制医疗错误,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避免医疗纠纷,提高医院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为医院的绩效考核和二次分配提供详细的数据和灵活有效的核算工具。建立客户服务体系,推动医院改变服务模式,促进医院的市场化进程。智能化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从技术层面上来说可以分为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三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实施:2.1 数字化阶段医院各类信息数字化的实现是以建筑设施信息系统、HIS系统以及PACS系统的建立为前提的。因此,在数字化阶段必须首先建立BISsHlS及PACS基础平台,利用数字信息技术,将医院建筑内各类设施运行信息、临床医疗业务信息以及院务管理信息进行数字化采集,并转移到计算机平台上进行作业,逐步完成各类设施运行、院务管理、临床业务信息的数据积累。具体表现为宠时匕、无币化、磁片化”、礴七。本阶段务必实现全部数字化和部分信息化。无纸化通过医院已经构建的建筑设施信息系统和HlS系统、PACS系统等,将各类医疗业务操作由有纸化转为无纸化,实现挂号、诊断、检查/检验、开方、计费、配药、发药等各个环节数字化作业,提高效率,将HIS.LIS、PACS的应用深入到临床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的应用将院务行政管理以往的纸上公文流转等工作转移到计算机网络上,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提高医院的管理水平。无币化通过基于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一卡通结算系统,将院内工作人员的消费以及病员消费等原来以币易物的消费结算方式转变成为电子化、数字化的结算方式。通过在出入院结算处、食堂、医院小超市等位置设置的Pc)S机,工作人员和病员可以享受刷卡消费、查询等功能。无胶片化大多数医院已经建立了PACS系统,但是目前大多数的医疗影像系统还是自成体系、不开放的系统,大多数医疗影像只在检查室与诊断室之间进行数字传输。应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医疗影像纳入到一个综合的存储与管理中心,利用高效的信息检索技术通过网络实现医疗影像在整个医院内的按需流转,以实现手术室、护士站、诊疗室等各种有影像支援的场所都可以灵活地获取各类医学影像,并可以通过外部网络与远程医疗系统相结合。无线化任可一种有线形式的网络,由于在使用过程中必须连接在线路上,都有不可避免的死角和盲区,限制了网络应用的移动性和灵活性。为提高医院信息化系统的覆盖范围,提高应用的便利性,有必要将无线网络作为医院有线局域网的补充,能有效地克服了有线网络的弊端。如在住院部的每个病区设置12个无线AP,即能够实现病区内无线网络的无盲区覆盖,医生在查房过程中可利用无线PDA或无线平板电脑随时随地进行生命体征数据与医护数据的查询;同时还可直接录入根据病员的实际情况开出的医嘱,利用无线网络实时进入到护士站的医嘱系统,避免了医生现场记录书面诊断一回办公室录入计算机一通过网络传输到HIS系统一病区护士通过计算机打印医嘱一根据医嘱采取措施的整个繁琐过程,使得整个过程更加高效、快速。除无线临床外,床边护理、呼叫通信、护理监控、WLAN手机等应用,皆可借助无线网络来避免通讯的死角和盲区。相对于有线方式,无线应用的好处就在于,在医院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持续建设中,不需要发生基础设施的改变就能实现功能的扩展。但无线设备的选择必须考虑医护人员的易用性、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以及避免对医疗设备的干扰。此外,RFID等无线技术在医院的应用,使得药物配送和病人标识码识别更加便捷与可靠,将会大大提高医护人员工作的便利性以及为病人服务的及时性,使医护人员能有更多的精力关注病人,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2 信息化阶段在全部实现数字化的基础上,利用系统集成的方法,将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多媒体信息技术与建筑设施运行信息、临床医疗业务信息、院务管理信息等有机地结合,通过对适用者的信息服务,使这些现代化技术与医院建筑有机组合,并整合各类资源库与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做到各项信息资源共享,充分利用各类医疗数据和管理数据并加以整理分析,为医疗决策和管理决策提供依据。当前,迫切需要开发的就有如下几种应用。电子病历电子病历不是纸质病历的简单电子化。实现电子病历不仅可记录纸质病历的全部内容,还应包括CT、MRI、X射线、超声、心电图和手术麻醉等影像图片、声像动态以及神经电生理信号等,使医护人员在阅读病历时更加直观和全面,保证了医疗信息的完整性。电子病历实质上是整个医院以病人为中心的计算机信息化,其意义绝不仅限于病历本身的管理。通过各医院之间电子病历格式、语言等标准的统一,可以实现电子病历的共享,将大大有利于医疗行业整体水平的提升,这也是未来智能化医院信息系统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一体化医护工作站目前医院中医生工作站、护士工作站、PACS工作站以及超声图文报告系统、内窥镜图文报告系统、心电图信息系统、手术麻醉系统等临床信息系统彼此独立。就某一个病人而言,主治医生要了解掌握上述信息,需要在各系统重复选择该病人的相关信息;而且对该病人是否做某项检查必须到相应的系统才能进行查询,给工作带来极大不便。针对上述缺陷,我们在国内率先提出了一体化医护工作站模式。该模式仅用一套系统,即可方便、快捷、准确的将患者的病历资料(含手术麻醉)、各种影像资料、检查、检验资料通过一个界面即可实现快速浏览、书写等功能,极大提高工作效率。下图为系统实物图。该系统具有如下功能特点:)电子病历系统的使用将彻底杜绝医生全文复制他人病历、患者既往住院病历;不能超时补记病历;对所有医疗信息修改过程将留有可准确查找的记(含电子签名)。0)为医、护操作者在一个界面上,提供了可查询、浏览、书写各种医护文书、特护记录、辅诊检查资料的快捷方式。且界面以直观方式显示患者当前各生命体症(体温、脉搏、血压、呼吸)、检查检验、医嘱等患者重要的观察指标,并能以时间方式查询此前任意上述指标的情况、相互关系和趋势。MTtlj<joj>j>>j024时闯打a水分平衡:11.)该系统为各级医、护、管理人员提供了标准化的操作界面,各类使用者仅需掌握统一的一种标准化操作方法,就能熟练运用该系统完成各自的业务工作,第22页使系统的使用和培训简便。4)通过应用无线网络技术和移动医护工作站(笔记本电脑、PDA),医护人员可在病人房间完成医嘱下达、执行、病程书写、检验申请、记特护记录等医护工作站所能够完成的全部功能。此功能一是使执行特医特护的人员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更改执行医嘱、记特护记录、开检验申请等不需再回到固定医护工作站完成;二是使各级人员在查房时下达的各类医嘱能够做到及时传输和执行,避免了目前查房结束后,再集中修改医嘱所带来的治疗滞后;三是使护士在病人床旁采集体温、脉搏、血压、出入量等基础观察数据,实现实时录入,避免了全部巡视病人后再集中录入所带来的不便。)确保合理安全用药。在医生下达用药医嘱时,可以为其提供药品使用说明的查询。我们集成国家药典或药物说明书规定的药物配伍禁忌、药物相互不良作用等数据,使医生在下达医嘱时避免用药错误;防止同一患者使用不同药名但成分相同的同类药物,确保用药安全合理。针对门诊病人该系统具有自动审查处方功能,可有效防止同一患者就诊不同专科时,各科医生对同种(同类)药物重复开方或开出作用完全相反的药物等行为,可有效地防止同类药物过量使用、避免药品浪费和发生药物不良反应。0)自动生成患者查体报告,并能实施疾病预警提醒。充分利用该系统的高度信息集成的优势,根据检查项目及时间段的要求,对某一病人在一个体检年度内已完成的检查项目(门诊或住院)自动提取并生成体检报告表。对在设定时间段内尚未完成的规定项目或需复查的指标,系统自动向分管体检工作的人员报告,由该员联系病人在规定时间内补充完善。该系统的实施可将每年需集中大量人力、物力完成的体检工作分散到病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