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GXAS-桉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
资源ID:1093911
资源大小:802.44KB
全文页数:1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TGXAS-桉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规程编制说明.docx
团体标准桂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任务来源根据广西标准化协会关于下达2024年第一批团体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桂标协(2023)8号)文件精神,由广西林木种苗行业协会提出,广西八桂种苗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共同起草的团体标准桂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规程(项目编号:2024-0106)o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2021年10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印发修订后的国有林场管理办法的通知(林场规(2021)6号)提出:“鼓励国有林场建设速生丰产、珍贵树种和大径级用材林,增加木材储备,发挥国有林场在维护国家木材安全中的骨干作用。鼓励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融合发展,发挥国有林场生产和提供公益性种苗的主体作用。”2021年4月15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行文同意共建广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为扎实推进共建工作,特制定广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实施方案,提出了大力提升木材供给能力、大力发展木本油料产业、大力发展绿色富民产业、大力推进木竹加工提档、大力发展林化医药产业的五大重点任务。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广西林业科技创新支撑林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关于印发广西科学发展桂树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林生发202141号),通知的行动目标“创新推进原料林基地建设”,“适地适树科学发展工业原料林种植基地,优化树种、林龄结构,扩大乡土速生材种植比例,推动木材合理分级利用,增加木材有效供给。引导木材种植企业采取集约经营方式科学培育和采伐林木资源”,“采取措施维持校树林地肥力和生物多样性”,维护和改善林地生产条件,合理确定采伐周期,促进核树可持续经营,将“速丰林”变为“永丰林”。我国木材的年消耗量5亿m3,国内除生产木材2亿多m3以外,其余靠国外进口,木材依存度接近50。自2014年4月起,东北国有林区相继停止了商业性采伐,今后还要将所有的天然林全部保护起来,我国木材生产的重心历史性的转移到速生丰产林快速发展的华南地区。在区内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校树产业结构逐渐完善,主要产地为南宁、玉林、钦州、北海、贺州、贵港、崇左等地。2020年,我区核树木材产量为2850万立方米,木材产值为171亿元;2021年为3000万立方米,木材产值为180亿元;2022年为3200万立方米,木材产值为192亿元,不仅满足广西的木材需求,还为国家木材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持续推进,生态保护修复、国土绿化形势和任务都发生了深刻变化。面对新的形势和要求,结合当前全国苗木生产和使用现状,苗木品种及质量的要求将越来越高,轻基质育苗和温室容器育苗将被市场推崇。目前广西大概有600家生产核树轻基质组培苗的企业、集体。2020年,轻基质组培苗产量为21500万株,轻基质组培苗需求量23500万株;2021年,轻基质组培苗产量为22000万株,轻基质组培苗需求量24000万株;2022年,轻基质组培苗产量为24500万株,轻基质组培苗需求量24900万株。目前,核树轻基质组培育技术已在在国有东门林场等区直林场推广应用,每年统计组培苗培育成活率一般在80%-90%,造林成活率90%以上,大大提高了枝树苗木的效益,有利于未来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在全区的推广应用。通过制定团体标准桂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规程,以标准为抓手,对校树轻基质组培苗的苗圃准备、育苗轻基质准备、苗木培育、苗木出圃等技术要求做出了详细规定,为指导林场标准化地培育校树轻基质组培苗,从源头提高桂树轻基质组培苗苗木质量,规范广西桂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过程,为林业生产企事业单位和林农合理培育校树轻基质组培苗提供了技术支持,从而实现校树的永续保存和高效利用,也为广西校树树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对推动校树产业健康发展,促进林农增收,推动地方林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三、主要起草过程(一)成立标准编制工作组团体标准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规程项目任务下达后,广西八桂种苗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了标准编制工作组,制定了标准编写方案,明确任务职责,确定工作技术路线,开展标准研制工作,具体标准编制工作由广西八桂种苗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相关人员配合。(二)收集整理文献资料标准编制工作组收集了国内有关核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相关文献资料。具体列出如下:相关标准:LYT1770-2008核树无性系组培快繁技术规程DB46T488-2019校树组培苗DB35T992-2010枝树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DB51T2576-2019柳枝组织培养育苗技术规程论文:桂树轻基质育苗技术研究、浅谈校树组培苗加施微量元素肥的重要性、尾赤枝杆插育苗技术、尾巨枝无性系“DH3226”组培增殖培养基优化研究、添加保水剂的轻基质杯培育大花序校苗木的可行性探索、试析核树造林初期育苗病虫害防治策略、广西核树苗培育管理技术要点、2种轻型基质对枝树育苗的影响专利:一种尾巨枝DH32-28品种的组培快繁方法、一种尾巨DH32-29品种的组培快繁方法、一种尾巨校DH32T3品种的组培快繁方法荣誉:“东门尾巨校DH33-27”荣获2019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林产品及木制品展特等奖、东门尾巨校DH32-13荣获2019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林产品及木制品展银奖、东门尾巨校DH32-26荣获2019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林产品及木制品展银奖、东门尾巨校DH32-28荣获2019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林产品及木制品展银奖、“校树DH32-29"获2021年中国一东盟博览会林木展林木种苗金奖。公司苗木生产获得获得IS0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证书,是国家林业标准化示范企业、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广西五星级苗圃。(三)研讨确定标准主体内容标准编制工作组在对收集的资料进行整理研究后,标准编制工作组召开了标准编制会议,对标准的整体框架进行了研究,并对标准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经过研究,本文件界定了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圃地选择与育苗设施准备、轻基质及配制、苗木培育、苗木出圃的操作指示,描述了培育过程信息的追溯方法。本文件适用于核树轻基质组培苗的培育。(四)调研、形成文本草案、征求意见稿2023年9月TO月,标准起草工作小组进行了广泛实地调研工作,查阅了大量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研究成果进行系统总结。形成了标准的基本构架,对主要内容进行了讨论并对项目的工作进行了部署和安排。2023年12月,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之上,通过理清逻辑脉络,整合已有的参考资料中有关核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的内容指标,并结合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按照简化、统一等原则编制完成了团体标准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规程(草案)。2024年1月,标准编制工作组深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广西国有维都林场、广西国有六万林场等单位进行分组调研,并邀请具有代表性的单位、企业代表、合作社、种植户进行座谈讨论,根据意见进行多次讨论修改形成团体标准核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及编制说明。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的关系,与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协调情况(一)实用性原则本文件是在充分收集相关资料和文献,分析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现状及特点,调研校树轻基质组培苗人工林营建情况,在现有行业标准相关桂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的基础上,结合多年试验研究而总结起草的。符合当前桂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的要求,有利于行业的长远发展,有利于规范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和商品经济价值,推动桂树产业健康发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二)协调性原则本文件编写过程中注意了与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协调问题,在内容上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协调一致。(三)规范性原则本文件严格按照GB/TL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要求和规定编写本标准的内容,保证标准的编写质量。(四)前瞻性原则本文件在兼顾当前区内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现实情况的同时,根据当前广西区内核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无标准进行统一规范的现状,还考虑到了桂树种苗繁育及人工林发展需要,在标准中体现了个别特色性、前瞻性和先进性条款,作为对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规程的指导。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睑验证的论述团体标准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规程主要内容包括界定了桂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界定了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技术涉及的术语和定义,规定了苗圃准备、育苗轻基质准备、苗木培育、苗木出圃的操作指示,描述了培育过程信息的追溯方法;适用于枝树轻基质组培苗的培育。(一)术语和定义轻基质的术语和定义依据DB45T2484-2022闽楠轻基质容器大苗育苗技术规程等相关标准中对轻基质的定义结合核树组培苗基质配方经讨论修改得出。(二)苗圃营建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为直接将托盘摆放在苗床,故苗圃地环境要求只要求阳光充足、地势平坦、排灌和交通方便、周边无污染源的地块即可。苗床应清除杂草、石块,平整地面,铺设防草布。建设宽5m的苗床,长度根据苗圃面积和道路设置而定,每隔5m留宽20cm排水沟,以创造良好的土壤耕层构造和表面状态,协调水分、养分、空气,热量等因素,提高土壤肥力。床宽5cm,主要考虑到在每个苗床放3条两两并排的分级托的同时提高土地利用率,床长依苗圃面积和道路分布而定。苗床、苗圃图片见图1。图1苗床、苗圃图片目前,枝树常用容器有泥袋苗和轻基质苗。轻基质苗重量轻,根系舒展、不窝根,是泥袋苗重量的1/4,便于上山运输。轻基质杯是圆筒肠状容器,内装轻型育苗基质,外表包被一层薄的无纺布材料,再经切段机切出单个的单体容器,规格有3.5CnIX7cm、4.0cm×7cm>45cm8cm等,使用最多的是3.5CnIX7cm的轻基质杯,该规格苗木质量佳、成活率高、成本较低,满足上山造林需求。其他规格可定制生产,但成本稍高。轻基质配置、灌装、切割、摆放图片见图2。图2轻基质配置、灌装、切割、摆放图片基质配置主要依据广西八桂种苗高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东门林场的相关校树轻基质组培苗培育试验研究以及编制的文献2种轻型基质对桂树育苗的影响实际确定。轻基质苗木育苗技术较传统黄心土苗木育苗技术有了很大改进,苗木呈现出诸多优点:1.轻型基质苗木重量约为50克/株,而传统黄心土苗木重量约为200克/株,重量减少了150克/株左右,便于装运,极大地减少了用工量,更适宜山地造林。2.轻型基质保水性好,苗木根系发达,可快速恢复生长,且透水、透气性能好,病虫害少,造林成活率高,造林不受季节限制,可以常年造林。3.造林不用剥袋,苗木根系不受损坏。此外无纺布容器袋易清理,可降解,极大减少环境污染等。该技术在广东、海南、福建、江西、湖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也得到推广和发展,发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桂树轻基质的制备目前可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宜选择来源广、重量轻、成本较低;保湿、保肥、疏松、通透性好,含盐量低、具有一定的肥力的基质。(见表1)表1各轻基质配比组培苗成活率基质配比70d成活率椰糠50%、泥炭土20%、谷壳30%、过磷酸钙0.1%93%椰糠55%、泥炭±20%、谷壳25%89%椰糠35%、泥炭±20%、谷壳45%85%椰糠60%、泥炭土40%79%根据上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