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中国药典》藁本.docx

    • 资源ID:1086404       资源大小:42.61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中国药典》藁本.docx

    中国药典:藁本【拼音名】GoBn【英文名】RhizomaLigustici【别名】香藁本【来源】本品为伞形科藁本属植物藁本LigUStiCUnlsinenseOliv.或辽藁本LigUStiCUmjeholenseNakaietKitag.的干燥根茎及根。秋季茎叶枯萎或次春出苗时采挖,除去泥沙,晒干或烘干。【性状】藁本:根茎呈不规则结节状圆柱形,稍扭曲,有分枝,长3IoCn1,直径12cm。表面棕褐色或暗棕色,粗糙,有纵皱纹,上侧残留数个凹陷的圆形茎基,下侧有多数点状突起的根痕及残根。体轻,质较硬,易折断,断面黄色或黄白色,纤维状。气浓香,味辛、苦、微麻。辽藁木:较小,根茎呈不规则的团块状或柱状,有多数细长弯曲的根。【鉴别】取本品粉末1g,加乙醛10ml,冷浸1小时后,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浓缩至InIL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藁本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VlB)试验,吸取上述两种溶液各1口1,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酸(6090)-丙酮(95:5)为展开剂,展开,展距IOCnb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主斑点。【炮制】除去杂质,洗净,润透,切厚片,晒干。【性味】辛,温。【归经】归膀胱经。【功能主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用于风寒感冒,巅顶疼痛,风湿肢节痹痛。【用法用量】39g。【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蛀。【备注】(1)本品辛温辛散,善达头之巅顶,有止痛作用,故适用于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巅顶头痛、偏头痛,常与川芽、白芷等配伍应用。此外,对于风寒湿邪所引起的风湿痹痛、肢节疼痛,常与苍Jit、羌活等配伍应用。【摘录】中国药典页首*辞典:藁本【出处】本经【拼音名】GoBn【别名】藁菱(山海经),鬼卿、地新(本经),山茴、蔚香(广雅),微茎(别录),藁板(山东中药)。【来源】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火藁本的根茎及根.春、秋采挖根茎及根,除去茎叶及泥土,晒干或烘干。【原形态】藁本,又名:山园荽(救荒本草)。多年生草本。茎直立,中空,表面有纵直沟纹。叶互生;基生叶三角形,长815厘米,2回羽状全裂,最终裂片34对,卵形,上面叶脉上有乳头状突起,边缘具不整齐的羽状深裂,先端渐尖;叶柄长920厘米;茎上部的叶具扩展叶鞘。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羽状细裂,远较伞梗为短;伞梗1620个或更多;小伞形花序有花多数,小伞梗纤细,长不超过1厘米:小总苞线形或狭披针形,较小伞梗为短;花小,无花萼;花瓣5,白色,椭圆形至倒卵形,中央有短尖突起,向内折卷;雄蕊5,花丝细软,弯曲,花药椭圆形,2室,纵裂;花柱2,细软而反折,子房卵形,下位,2室。双悬果广卵形,无毛,分果具5条果棱,棱槽中各有3个油管,合生面有5个油管。花期78月,果期910月。野生于向阳山坡草丛中或润湿的水滩边。分布河南、陕西、甘肃、江西、湖北、湖南、四川、山东、云南等地。辽藁本,又名:家藁本、水藁本。多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根茎短。茎直立,通常单一,中空,表面具纵棱,常带紫色。基生叶在花期时雕落;茎生叶互生,在下部和中部的叶有长柄;叶片全形为广三角形,通常为3回3出羽状全裂,最终裂片卵形或广卵形,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近圆形,边缘有少数缺刻状牙齿,上面绿色,沿脉有细微的乳头突起,下面灰绿色;茎上部的叶较小,叶柄鞘状,2回3出羽状全裂。复伞形花序顶生;总苞片少数,早落;伞梗619个;小总苞片锥形,10枚左右,花梗20左右;萼齿不明显;花瓣5,白色,椭圆形;雄蕊5,较花瓣长,花药黑紫色;子房下位,花柱呈压扁的圆锥形。双悬果椭圆形,分果具5条果棱,果棱具狭翅,背棱棱槽中有油管1个,侧棱棱槽中有油管12个,合生面有油管24个。花期79月。果期910月。生于山地林缘,以及多石砾的山坡林下。分布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山西等地。火藁本形态与辽藁本相似,但根较粗大。叶为34回3出羽状细裂,裂片线形。无总苞或有12枚总苞,白色,披针形,比伞梗短,花药绛红色。果实油管在背棱上有1个,侧棱上有2个,接合面上2个。分布东北地区。【性状】藁本又名:西芽藁本。为植物藁木的干燥根茎及根。根茎呈不规则的结节状圆柱形,有分枝,稍弯曲,多横向生长,长38厘米,直径0.73厘米。外皮棕褐色或棕黑色,皱缩有沟,纹。上侧具有数个较长的茎基残留,茎基中空有洞,表面具纵直沟纹。下侧着生多数支根和须根(商品多已除去),支根直径约15亳米,上有纵沟纹及点状突起的须根残痕,外皮易剥落。质硬易折断,断面淡黄色或黄白色。气芳香,味苦而辛。以身干、整齐、香气浓者为佳。主产湖北、湖南、四川。此外,陕西、山东等地亦产。北藁本为植物辽藁本及火藁本的干燥根茎和根。根茎呈不规则的柱状或圆块状,常分歧,纵向及横向生长均有,长约1.56厘米,径0.51.5厘米;顶端有残留茎基,有时下陷呈空洞状;表面灰棕色至暗棕色,粗糙,密生细长弯曲的根,有突起的节及根痕。质轻,易折断,断面略呈纤维状,黄白色至浅棕色,可见散生的棕色分泌腔,中央有髓。根长约1510厘米,径约25亳米。表面有纵皱及横纹,并有须根痕,外皮易剥离;较难折断,断面中央无髓。气特异而芳香,味苦辛。以身子、整齐、香气浓者为佳。主产河北、辽宁。吉林、内蒙古等地亦产。【化学成份】藁本含挥发油,其中主要成分是3-丁基苯SL蛇床酷内酯.辽藁本根含挥发油1.5%。泽芹鲜草含挥发油0.4%。【药理作用】在试管内,1530%藁本煎液对多种常见致病性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炮制】除去残茎,拣净杂质,洗净,润透后切片晒干。【性味】辛,温。本经:辛,温。药性论:微温。”本草正:“味甘辛,性温。【归经】入膀胱经。珍珠囊:足太阳膀胱、手太阳小肠经。木草求真:入膀胱,兼入奇督。【功能主治】散风寒湿邪。治风寒头痛,巅顶痛,寒湿腹痛,泄泻,疝痼,疥癣。本经:”主妇人疝想,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别录:辟雾露润泽;疗风邪弹曳,金疮。”药性论:"治恶风流入腰,痛冷,能化小便,通血,去头风鼾疱。日华子本草:治病疾,并皮肤疵肝、酒髓、粉刺。医学启源:治头痛,胸痛,齿痛。李杲:治头面及遍身皮肤风湿。王好古:"治督脉为病,脊强而厥。”纲目:治痈疽,排脓内塞。本草正:疗风湿泄泻,风痫雾露瘴疫。本草再新:治风湿痛痒,头风目肿,泄泻疟痢。”【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3钱。外用:煎水洗或研末调涂。【注意】血虚头痛忌服。本草经集注:恶闾茹。药性论:畏青箱子。”本草经疏:温病头痛,发热口渴或骨疼,及伤寒发于春夏,阳证头痛,产后血虚火炎头痛,皆不宜服。【附方】治寒邪郁于足太阳经,头痛及巅顶痛:藁本、川茸、细辛、葱头。煎服。(广济方)治一切风偏正头痛,鼻塞脑闷,大解伤寒及头风,遍身疮癣,手足顽麻:川茸、细辛、白芷、甘草、藁本各等分。为末,每药四两,入燃了石膏末一斤,水和为丸,每一两作八丸。每服一丸,食后薄荷茶嚼下。(普济方白龙丸)治胃痉挛、腹痛:藁本五钱,苍术三钱,水煎服。(新疆中草药手册)治疥癣:藁木煎汤浴之,及用浣衣。(小儿卫生总微论方)干洗头屑:藁本、白芷等分。为末,夜掺发内,明早梳之,垢自去。(便民图篡)治鼻上面上赤:藁本研细末,先以皂角水擦动赤处,拭干,以冷水或蜜水调涂,干再用。(鸡峰普济方藁本散)【各家论述】张元素:藁本,乃太阳经风药,其气雄壮,寒气郁于本经头痛必用之药,巅顶痛,非此不能治。与木香同用,治雾露之清邪中于上焦;与白芷同作面脂,既治风,又治湿,亦各从其类也。本草汇言:藁本,升阳而发散风湿,上通巅顶,下达肠胃之药也。其气辛香雄烈,能清上焦之邪,辟雾露之气,故治风头痛,寒气犯脑以连齿痛。又能利下焦之湿,消阴隙之气,故兼治妇人阴中作痛,腹中急疾,疝痕淋带,及老人风客于胃,久利不止。大抵辛温升散,祛风寒湿气于巨阳之经为专功,若利下寒湿之证,必兼下行之药为善。本经逢原:今人只知藁本为治颠顶头脑之药,而本经治妇人疝狼,腹中急,阴中寒等证,皆大阳经寒湿为病,亦属客邪内犯之侯,故用藁本去风除湿,则中外之疾皆痊,岂特除风头痛而已哉。本草求真:藁本,书言能治胃风泄泻,又治粉刺酒髓,亦是风干太阳,连累而及,治则与之俱治,岂但治风头痛而已哉。或谓其性颇有类于可鳄,皆能以治头痛,然一主于肝胆,虽行头目,而不及于巅顶,一主太阳及督,虽其上下皆通,而不兼及肝胆之为异耳本草正义:藁本味辛气温,上行升散,专主太阳太阴之寒风寒湿,而能疏达厥阴郁滞,功用与细辛、川芳、羌活近似。本经主妇人疝瘤、阴中寒、肿痛、腹中急,皆清阳不振,厥阴之气郁室不伸为病,温以和之,升以举之,解结除寒,斯急痛可巳,疝瘤可除。而阴虚内热、肝络结滞之疝瘦急痛,非其治也。别录谓辟雾露润泽者,温升助阳,能胜寒湿,此即仲景所谓清邪中上之病,亦即经言阳中雾露之气也。又谓疗风邪岬曳,则风寒袭络,而经掣不仁,步履无力之症,庶几近之,亦有阴虚无力,痿蹙不用,而肢体岬曳者,则更非风药所可妄试。【临床应用】治疗神经性皮炎,用50%藁本注射液于病损处皮下注射。一般每个病损每周注射2次,每次510毫升;如病损较多,或范围较大,可每日轮流注射,以便每周内每个病损均能注射2次。每次注射后的晚间,局部可用热敷,避免形成硬结。经治139例,观察14个月,痊愈(皮疹全部消退,不痒)46例,显效(皮疹2/3以上消退,无明显痒感)44例,有效(皮疹部分消退,仍有一定痒感)47例,无效2例。有效率为98.5%(其中6例曾并用少量0.5%氢化可的松乳剂)。一般在注射24次后痒感减退,逐渐好转;病损较小者810次可痊愈,最多达20次。在治程中一般无明显副作用,个别有过敏现象,或出现尊麻疹样皮疹;有的注射部位发生肿胀疼痛,可对症处理。发生过敏者应停药。【备注】某些地区作藁本入药的尚有下列几种:云南产的黄藁本为同属植物滇藁本的根。新疆所产藁本为伞形科植物新疆藁本的根。江苏产的山藁本(又名:土藁本)为伞形科植物泽芹或骨缘当归的全草。【摘录】*辞典页首中华本草:藁本【出处】出自神农本草经O1 .别录:藁本实,主风流四肢。2 .陶弘景:藁本俗中留用可穷根须,其形气乃相类,而桐君药录说草穷苗似藁本,论说花实皆不同,所生处又异,今东山别有藁本,形气甚相似,惟长大耳。3.本草图经:藁本,今西川、河东州郡及兖州、杭州有之。叶似白英,香又似苇劳,但草劳似水芹而大,菱本叶细耳。根上苗下似禾霹,故以名之。五月有白花,七、八月结子,根紫色。【拼音名】GoBn【英文名】LigusticumsinenseOliv.ChineseLigusticum,JeholLigusticum,ChineseLigusticumRhizomeJeholLigusticumRhizome【别名】藁爱、鬼卿、地新、山茴、蔚香、微茎、藁板【来源】药材基源:为伞形科植物藁本和辽藁本的根茎和根。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1.LigusticumsinenseOliv.2.Ligusticumjeholense(NakaietKitag.)NakaietKitag.CniiumjeholenseNakaietKitag.采收和储藏:栽种2年即可收获。在9-10月倒苗后,挖取地下部分,去掉泥土及残茎,晒

    注意事项

    本文(《中国药典》藁本.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