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_T 55-2023 汽车座椅舒适性试验方法.docx
-
资源ID:1070666
资源大小:211.52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QC_T 55-2023 汽车座椅舒适性试验方法.docx
ICS 43.040.60CCST 261.B中华人民共和汽车行业标准QC/T552023代替QC/T551993汽车座椅舒适性试验方法2023-04-21 发布Vehicleseatcomforttestmethod2023-11-01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2023年第7号工业和信息化部批准工业用乙二胺四乙酸等586项行业标准(见附件1)。其中,化工行业32项、石化行业13项、黑色冶金行业9项、有色金属行业51项、机械行业71项、汽车行业43项、船舶行业8项、轻工行业141项、纺织行业35项、包装行业2项、电子行业16项、通信行业165项。批准水处理剂混凝性能的评价方法等53项行业标准外文版(见附件2)。其中,化工行业16项、有色金属行业4项、稀土行业3项、建材行业8项、机械行业7项、轻工行业2项、纺织行业3项、通信行业10项。现予公布。以上化工行业标准(含外文版)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石化行业标准由中国石化出版社出版,黑色冶金行业标准、有色金属行业标准(含外文版)及稀土行业标准外文版由冶金工业出版社出版,建材行业标准外文版由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出版,机械行业标准(含外文版)由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汽车行业标准及包装行业标准由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船舶行业标准由中国船舶工业综合技术经济研究院组织出版,轻工行业标准(含外文版)由中国轻工业出版社出版,纺织行业标准(含外文版)由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电子行业标准由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组织出版,通信行业标准(含外文版)由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通信行业工程建设标准由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附件:43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实施日期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二。二三年四月二H一日附件:43项汽车行业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和实施日期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被代替标准编号实施日期177QC/T11802023配电车2023-11-01178QC/T11812023汽车空调套管式回热换热器2023-11-011790C/T11822023汽车空调铝合金板式换热器2023-11-01180QC/T11832023汽车空气动力学术语和定义2023-11-01181QC/T1184202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装饰用保险杠2023-11-01182QC/T1185202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热喷涂修复工艺规范2023-11-01183QC/T1186202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涡轮增压器2023-11-01184QC/T11872023汽车安全带试验用假人2023-11-01185QC/T11882023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品技术规范铝合金车身覆盖件2023-11-01186QC/T5562023汽车制动器温度测量方法及热电偶安装要求QC/T55619992023-11-01187QC/T11892023乘用车用保险杠2023-11-01188QC/T542023洒水车QC/T5420062023-11-01189QC/T8492023舞台车QC/T84920112023-11-01190QC/T4572023救护车QC/T45720132023-11-01191QC/T9572023洗扫车QC/T95720132023-11-01192QC/T8482023拉臂式自装卸装置QC/T84820112023-11-01193QC/T7392023油田专用车辆通用技术条件QC/T73920052023-11-01194QC/T9112023电源车QC/T91120132023-11-01195QC/T10102023汽车离合器助力器QC/T101020152023-11-01196QC/T11902023汽车离合器分泵2023-11-01197QC/T10112023汽车离合器总泵QC/T101120152023-11-01198QC/T11912023乘用车转向器齿条2023-11-01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被代替标准编号实施日期199QC/T2672023汽车切削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QC/T26719992023-11-01200QC/T2682023汽车冷冲压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QC/T26819992023-11-01201QC/T2692023汽车铸造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QC/T26919992023-11-01202QC/T2702023汽车用立式锻压钢质模锻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QC/T27019992023-11-01203QC/T290172023汽车模制塑料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QC/T2901719912023-11-01204QC/T290872023汽车焊接加工零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OC/T2908719922023-11-01205QC/T7142023汽车车身金属覆盖件几何公差QC/T71420042023-11-01206OC/T2652023汽车零部件编号规则QC/T26520042023-11-01207QC/T11922023汽车用环境光传感器2023-11-01208QC/T290902023汽车用刮水电动机QC/T2909019922023-11-01209QC/T1067.42023汽车电线束和电气设备用连接器第4部分:设备连接器(插头)的型式和尺寸2023-11-01210QC/T1067.52023汽车电线束和电气设备用连接器第5部分:设备连接器(插座)的型式和尺寸2023-11-01211QC/T11932023汽车天线放大器2023-11-01212QC/T11942023汽车雨量传感器2023-11-01213QC/T11952023汽车用空气流量传感器2023-11-01214QC/T11962023车载冰箱2023-11-01215QC/T8202023汽车、摩托车仪表用步进电机QC/T82020092023-11-01216QC/T6562023汽车空调用空气调节装置总成QC/T65620002023-11-01217QC/T6652023汽车空调充注阀QC/T66520002023-11-0121SQC/T552023汽车座椅舒适性试验方法QC/T5519932023-11-01219QC/T11972023汽车气压制动系统用冷凝器性能要求及台架试验方法2023-11-01目次前言III1范围12规范性引用文件13术语及定义I4试样及加载板25静载试验36局部硬度67压力分布试验98主观评价试验IO9频响特性试验IO10随机振动试验1211冲击吸能试验1312试验分组和试验报告14附录A(资料性)座椅舒适性主观评估项目15前言本文件按照GB/TL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代替QC/T551993汽车座椅动态舒适性试验方法,与QC/T551993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局部硬度的试验方法(见第6章)增加了压力分布的试验方法(见第7章);增加了主观舒适性评价的试验方法(见第8章);增加了冲击吸能的试验方法(见第11章);更改了静载试验的加载和试验步骤(见第5章,1993年版的8.1),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延锋国际座椅系统有限公司、襄阳达安汽车检测中心有限公司、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长春富维安道拓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中国质量认证中心、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天津)有限公司、长春富晟汽车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浙江大学、东风李尔汽车座椅有限公司、一汽奔腾轿车有限公司、湖南大学、中机科(北京)车辆检测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汽车工程研究院、安闻汽车技术(天津)有限公司、武汉达安科技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晓凌、张尚娇、孙磊、杜北华、曲艳平、周威、石见白、金玉明、杜长江、袁辉、曲红阳、邱毅、张剑波、颜凌波、魏鹏、侯坤、陈英杰、丘伟栋、崔万良、张海涛、姚杰、秦丽蓬、刘慧忱。本文件及其所代替文件的历次版本发布情况为:1993年首次发布为QC/T551993;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汽车座椅舒适性试验方法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汽车座椅舒适性试验方法。本文件适用于Ml类车辆的座椅以及M2类和M3类的B级和III级车辆的座椅。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木(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4970汽车平顺性试验方法GB10000中国成年人人体尺寸GB/T291202012H点和R点确定程序3术语及定义GB/T29120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 1座椅舒适性seatcomfort在行车或驻车状态下,汽车座椅能够为驾乘人员提供驾乘体验的舒适程度。3.2静刚度staticstiffness物体在静载荷下抵抗变形的能力。3.3滞后损失率hysteresisratio静刚度试验中产品回弹时损失的功与压缩时所用功的比值。3.4局部硬度hardnessprofile座椅乘坐表面局部点在作用力下产生变形的情况。3.5咬合线biteline座椅座垫面和靠背面相交线。3.6压力分布pressuredistribution座椅乘坐表面在承重(乘坐)后所受压强的分布情况。3.7主观评估subjectiveevaluation通过乘员主观感知和统计测量,区分出不同舒适性等级的评估方法。4试样及加载板4.1 试样4.1.1 座椅试样应符合整车制造商设定的设计H点和躯干角度要求。4.1.2 1.2试验前,座椅应置于23C±2°C,相对湿度50%±5%的环境下12h以上。4.1.3 座椅试样所用部件(如发泡件、塑料部件等)的制成时间应超过96h。4.1.4 除非有特殊要求,在试验前应将座椅调整至制造商规定的位置。其他非标准调节功能,应设置在关闭状态或未开启状态。4.1.5 对于使用加载板的试验,宜将GB/T291202012中4.2.3规定的轻质平纹细布罩在座椅上。4.2 加载板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