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食用菌跳虫的调查方法与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ocx

    • 资源ID:1057716       资源大小:40.79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食用菌跳虫的调查方法与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ocx

    ICS 65.020B 16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2022食用菌跳虫的调查方法与综合防治技术规范Regulationforinvestigationandintegratedmanagementtechniquestothespringtailsinediblefungus(征求意见稿)2024 - XX -XX 发布2024-XX-XX实施陕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Z-刖三本标准依据GBTl.l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编写。本标准由陕西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农村厅归口。本规范的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起草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汉中市农业技术推广与培训中心、宝鸡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西乡县午子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陕西金西生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国人菌业科技产业园有限公司、宝鸡胜利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旬阳市国桦农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陕西中博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怡萍,袁向群,李鸣雷,杜双田,简红忠,韩根锁,魏义昌,黄震,陈磊,赵胜利,周智国、赵时荆。本标准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负责解释。本标准为首次发布。联系信息如下: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电话:029-87082809地址:陕西省杨凌区邰城路3号邮编:712100食用菌跳虫的调查方法与综合防治技术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食用菌跳虫调查和综合防治技术的术语和定义、调查方法与综合防治技术等。本规范适用于陕西省食用菌跳虫的调查与防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3-201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528食用菌菌种生产技术规程NY/T2375食用菌生产技术规范NY5010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DB37/T1533-2020食用菌生产投入品质量安全技术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国务院关于修改<农药管理条例的决定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食用菌ediblefungus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蕈菌(大型真菌),常见的食用菌有香菇、草菇、蘑菇、木耳、银耳、猴头、竹抽、松口蘑(松茸)、口蘑、红菇、灵芝、虫草、松露、白灵菇和牛肝菌等,少数属于子囊菌亚门,其中有羊肚菌、马鞍菌、块菌等。3.2跳虫springtail跳虫是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隶属六足亚门HeXapoda,弹尾纲(目)Collembola,密集时形似烟灰,又称烟灰虫。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北极小角棘跳OligaphoruraHrSi、通滨棘跳Thalassaphoruraencarpata角跳虫Folsomiafimetaria>黑角跳虫EntomobryaSaIlteri等,危害食用菌的近20种。可危害蘑菇、平菇、凤尾菇、草菇、香菇、黑木耳、银耳等食用菌的菌丝体和子实体,造成小洞,并携带、传播杂菌,常密集在菇床表面或阴暗潮湿处。跳虫的形态、危害与发生规律见附录A。3.3清水诱集watertrap利用跳虫喜水的特性从而诱集跳虫的方法。一般是将盛有清水的塑料盆放置在菇房,诱集跳虫跳入水中,调查跳虫数量。3.4土豆片诱集potatotp利用跳虫偏好土豆片的习性从而诱集跳虫的方法。3.5Tullgern法即干漏斗法,一种利用跳虫畏光和避热的特性将其从土壤中驱赶出来,从而收集到跳虫的方法。3.6防治指标preventioncontrolindicators跳虫的某一密度,在此密度下应采取控制措施,以防止跳虫密度达到经济损害允许水平。3.7生态调控ecologicalregulation即调整和改善食用菌生长环境,创造不利于跳虫生长或传播的条件,而有利于食用菌的生长的措施。3.8物理机械防治physicalandmechanicalcontrol利用各种物理因子、人工或器械防治跳虫的方法,包括诱杀、趋性利用、温湿度利用、阻隔分离及激光照射等新技术的应用。3.9诱杀防治trappingandkillingcontrol诱杀防治是利用跳虫的趋光性、趋化性和其他一些习性,通过一定的物理装置、化学毒剂或人工处理,将跳虫诱集并杀死的有效方法。3.10生物防治biologicalcontrol利用有益生物及其代谢产物防治跳虫的方法。不仅包括利用传统的有益昆虫(天敌热带吸螭和分吸蜗)、病原微生物和其他有益动物,而且包括辐射不育、人工合成激素及基因工程等新技术、新方法。3. 11植物源农药botanicalpesticide指利用植物所含的稳定的有效成分来生产的农药,植物源杀虫剂的有效成分包括生物碱、菇烯类和黄酮类等物质,如印楝素、蛇床子素、苦皮藤素、山苍子等。4. 12化学防治ChemiCaIeontrol用化学药剂如农药来防治食用菌虫害的方法,称为化学防治,施用方法有喷雾、浸种、拌种、毒饵、喷粉等。5. 13药剂熏蒸PeStiCidefUmigatiOn指用气态农药或用在常温下容易汽化的农药处理农产品、密闭空间或者土壤等的农药使用方法。熏蒸法只有采用熏蒸药剂才能实施,熏蒸药剂是指在所要求的温度和压力下能产生对有害生物致死的气体。熏蒸法要求有一个密闭的空间以把熏蒸药剂与外界隔开,防止药剂蒸汽逸散。6. 14安全间隔期preharvestinterval最后一次施药到作物收获前间隔的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农药残留可以降解到规定的安全残留标准,这个时间就叫安全间隔期。4食用菌跳虫调查方法6.1 清水诱集调查利用跳虫喜水的习性,将盛有清水的塑料盆5个放置在100n?的菇房,采用对角线法放置,诱集跳虫跳入水中,3天后调查跳虫数量。6.2 土豆片诱集调查将土豆洗净切厚片,放置在IoOm2的菇房中,采用对角线5点放置,3天后调查诱集到土豆片上的跳虫数量。7. 3Tullgern法调查在100n?的菇房土壤中,5点取样法,每点取155<15(X15(士壤,用100W的白炽灯为发热装置,在漏斗上方照射土壤,漏斗口与装有75%酒精的三角瓶相连,土壤样品放入筛网,加热启动,跳虫透过网目进入三角瓶,加热时间以出现焦味为标准,统计三角瓶内的跳虫数量。5跳虫防治指标在IOom2的菇房土壤中,清水诱集法,每个塑料盆中有20头时达到防治指标;土豆片诱集法,诱集到5头时达到防治指标;TUngern法,收集到20头时达到防治指标。6综合防治技术1.1 防治策略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控”的植保方针,优先采取土壤处理、生态调控、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在跳虫大发生时采用生物药剂或植物源药剂及高效低毒的化学药剂防控。1.2 防控措施6. 2.1土壤处理7. 2.1.1深翻曝晒种植前平整土地,深翻改土,通过曝晒即可杀害土壤跳虫。6.2.1.2药剂处理食用菌种植前30天使用药剂处理土壤。常用方法有:将药剂拌成毒土均匀撒施或喷施于地面,浅锄或犁入土中。撒施颗粒剂。常用药剂有5%辛硫磷颗粒剂等,用量为37.5kghm2土壤处理或随水流大水漫灌,或2250-3000mL/hn?兑水顺根定向浇灌,药剂使用方法参照附录B。6.2.1.3薄膜阻隔保护薄膜阻隔保护:跳虫易藏在土壤内,食用菌开始生长以后,从地下土壤侵入近地面的菇床,在地面上铺一层薄膜,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微孔防虫膜阻隔保护:微孔防虫膜可以有效阻止虫卵、若虫、成虫进入食用菌菇床内繁殖危害,微孔防虫膜覆盖栽培有很好的保温、保湿、透气作用。6.2.1.4高温炳土跳虫不耐高温,在地面铺上透明保温的无滴膜,让阳光直射到膜上,提高膜下土壤温度,当跳虫所在的土壤温度超过40,且持续3小时以上,防治效果较好。6.2.2生态调控6.2.2.1菇房选址菇房选取应在IoOm内无木材厂、水泥厂等易扬尘源头和垃圾场、禽畜养殖场、生活污水处理厂等病虫滋生地的场所。6.2.2.2菇棚卫生确保菇房(棚)周围50m范围内无水塘、无积水、无腐烂堆积物等食用菌跳虫滋生地;菇房周围用1%漂白粉每7d左右消寿1次;做好菇房(棚)日常清洁卫生工作,及时清除废弃物和腐烂物,有虫源的营养基料要及时运至离菇房(棚)500m外处理,及时清理菇房(棚)四周各种有机残体,撒生石灰粉杀灭跳虫,并保持干燥。菇房(棚)及四周要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确保空气流通无积水。环境清理符合NY/T5010的规定。6.2.2.3培养料处理高温灭菌可杀死跳虫及卵。采用生料或发酵料栽培食用菌,在培养料拌料时,加入4.3%高氟氯氟甲阿维乳油IOoo倍液,用药应符合NYT3932013的规定。6.2.2.4菌种选择菌种选用具有抗虫性、产量高等优良品种,同时选择活性高、萌发率高、菌丝好、纯度高的菌种。保证菌袋中无虫卵、若虫和成虫等。符合DB37/T1533-2020的规定。6.2.2.5操作规范严格按照无菌接种程序进行操作,菇房恒温,防止温差过大引起菌袋出现水汽、杂菌入侵污染。同时遮光培养,减少成虫产卵为害。操作符合NY/T528规范。6.2.2.6温湿度控制食用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4-26C,菇房气温控制在低于所培养食用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6C,袋内料温最高不应超过所培养食用菌的菌丝生长最适温度3o料温过高时,应采取遮阳网、通风、洒水等降温措施。菇房每天通风2-3次,每次30mine空气相对湿度75%,难以控制时应加强通风。出菇阶段,应根据栽培种类和品种的不同,适当调控菇房温度,使其低于该品种的出菇最适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0-95%o调节湿度选用清洁用水,注意通风换气。出菇期间,土层湿度以达到土粒捏的扁、搓得圆、不粘手、落地不散、水又不能漏进料内为标准。温湿度控制符合NY/T2375规范。6.2.3物理防治6.2.3.1诱杀防治蜂蜜诱杀:用40%辛硫磷400倍液加少量蜂蜜配成诱杀剂分装于盆或盘中,分散放在菇床上,跳虫闻到甜味会跳入盆中,此法安全无毒,同时还可以杀灭其它害虫。清水诱杀:利用跳虫喜水的习性,将盛清水的小盆放置在跳虫的四周,让其跳入水中集中消灭,连续几次,注意常换水。土豆片诱杀:用辛硫磷涂于土豆片上进行诱杀。6.2.3.2撒石灰在菇房地面撒一层生石灰,创造不利于跳虫生长的干燥环境。6.2.3.3高温爆棚种植前将棚室密封后利用太阳能或者人工加温等方法,使食用菌种植棚室温度达到55-60oC,持续1015d,杀灭土壤跳虫。6.2.4生物防控6.2.4.1捕食性天敌热带吸蛾Bdellatropica和分吸蛾(.Bdelladistinct是跳虫的有效捕食者。取食跳虫后仍然能正常发育和繁殖,应用价值更大。6.2.4.2植物源药剂施用出菇期,不能直接使用农药,利用新鲜桔子皮0.25-0.5kg切成碎片,用纱布包好榨取汁液,再加入0.5kg温水后用1:20的比例喷施2-3、次,有效率可达90%以上。也可喷洒苦楝制剂,按苦楝皮:水=1:31:5的比例配制,混匀后熬1.5小时即成原药,用时稀释1倍,随配随用。6.3化学药剂防控在无菇期,选择使用高效低毒的药剂对土壤进行处理,不得在出菇期向子实体上喷药。用药后应超过安全间隔期后,再放入菌袋,用药应符合GB4285和GB/T8321、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6例及国务院关于修改V农药管理条例的决定的规定,严禁施用国家明文禁止生产、销售

    注意事项

    本文(食用菌跳虫的调查方法与综合防治技术规范.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