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趣谈带钩文化.docx

    • 资源ID:1055121       资源大小:16.72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趣谈带钩文化.docx

    趣谈©钩文化摘要:带钩既是实用品,又是装饰物。人们在使用把玩过程中,赋予了带钩许多文化内涵。如:服饰文化、礼仪文化、铭文文化、巫术文化、成语文化、收藏文化等。这些带钩文化给我们增添了知识和乐趣。关键词:带钩文化趣谈现代考古发现表明,我国古人使用带钩的历史,起码可以上溯到五千年以前。而其中最具说服力的,就是在良渚地区发现的玉制带钩。从形制上看,是扎系腰带之用。古时的带钩就像现在的皮带卡。带钩的用料有金、银、铜、铁、玉等材质,其制作有铸造、雕刻、镶嵌、金银错、鎏金等工艺。由于高档带钩用料的贵重性和工艺的复杂性,古人在长期佩戴把玩过程中,赋予了带钩许多文化内涵。本文试从带钩的服饰文化、礼仪文化、铭文文化等方面做一介绍。一、带钩服饰文化带钩的使用起源服饰装束的便捷。带钩与服饰的进化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商周时期普遍在上衣外面系带,带有两条,一为丝带,一为革带,有时革带在里,丝带在外,用于系饰饰物,二者并行。古人用带钩束带,带钩入孔的主导方向是由右向左,左手执带,右手执钩,将钩首挂入带孔。带钩有束带和佩挂两种用途,束系革带的带钩一般都用长钩,有一定的弧度;用于佩挂的带钩造型都比较小,多是水禽形和琵琶形。随着考古资料的充实,逐步提出了“佩器钩、佩物钩、襟钩、剑钩、衣钩”的概念。这也为小型带钩的用途找到了理论依据。古畤有方领的直裾长衣,因方领处有一伸出的衣片,为了避免衣片下垂敞胸露怀,古人可能在右肩钉一个扣或者环,在右襟上缀一带钩,用带钩和右肩部的扣或环连接,那些超小型的带钩推测应作为襟钩或纽扣使用。佩挂用钩常用作钩挂武器和其它器物,考古证实的有剑、刀、削、弩。战国秦汉时期的小带钩发现很多,这与当时盛行佩剑之风不无关系。古时无衣袋,常另佩小囊盛放随身杂物,佩挂用钩有时与铜镜、铜印、铜币一起出土,当为钩挂此类物品所用。二、带钩礼仪文化带钩既是使用品又是装饰物。随着制作工艺和审美情趣的不断提高,部分高档精品带钩成为礼品、陈设品、奢侈品。举例如下:1、带钩成为一种贵重礼品。据史记列传匈奴列传记载:汉孝文皇帝为搞好与匈奴的关系,在赠给单于礼单上一件黄金带钩位在其中。“黄金装饰的衣带一件,黄金带钩一件,绣花绸十匹,锦缎三十匹nO古时达官贵人、亲朋好友之间互赠带钩,用来联络感情、发展友谊。2、战国湖北江陵望山1号楚墓出土有一件特大长牌形带钩,长46.2厘米、宽6.5厘米、厚0.5厘米,钩体嵌金丝和金片为凤鸟纹,钩首为龙头形,用金丝金片作龙眼龙眉,是名副其实的钩中之王。这枚带钩显然不是使用品,估计是置于案几上的陈设品。3、淮南子说林训I记“满堂之坐,视钩各异,与环带一也”。在当时就是身份地位和时尚的象征。三、带钩铭文文化带钩上的铭文是用金银错工艺或直接铸刻在钩体上的。这些铭文有表示纪年款的,如江苏丹阳东汉墓出土的带钩自铭:“永元十三年五月丙午日钩”,有表示吉祥语的,如北京延庆军都山东周山戎墓中出土一件错金银鸟兽状带钩,带钩底部错金银“丙午钩,君高迁”六字铭文。有表示爱情信物的,近期国宝档案就介绍一件带钩:如扬州江陵王墓出土的合符带钩就铸有铭文:相思勿忘(大意是)。有些带钩还有辟邪铭文,如:山东临淄齐国历史博物馆藏的一件,神人抱鱼带钩,背面有银丝镶嵌的铭文“丙午钩口含珠手抱鱼”九字。四、带钩巫术文化大量考古和人类学的材料向我们表明,在远古时代巫术观念和活动曾渗透到人类生产生活以及艺术创作的各个方面。借助想象的超自然力量,通过绘画雕刻、符号等在心理上去战胜对方。因而在那时制作的一些带钩上,也体现了巫术文化思想,所以人们喜欢佩戴那些凶禽猛兽形、骷髅形、神人形带钩借威壮胆、驱鬼降妖以示避邪。先秦时代人们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所以要插艾叶、喝雄黄酒、配香囊,用于驱邪辟邪。而在这一日铸镜造钩(丙午钩),也都有辟邪的用意,实际也是寄托了一种平安的期冀。唐冶泽先生由研究云阳县旧县坪神人食鱼带钩入手,认为相关的几件类似带钩上的神人都是鸣面、鸟喙、双翅,两手抱鱼,文字也都相差不多。这个神人属于形象凶恶者,都具有镇邪驱魔的用意。3亦可在汉史中见到“诏令赐邓遵金蚩尤辟兵钩一”。这样的记载,知道当时的古人,不仅视蚩尤为神,而且还将他的形象铸在了带钩上,并认为佩戴这种钩可以避兵护体。五、带钩成语文化带钩的文化意义远超出它的使用价值。古代围绕带钩的成语典故不胜枚举。如:庄子知北游“于物无视也,非钩无察也。”比喻劝人专心致志做事:升庵诗话(明杨慎)“孔子辞廉邱,终不盗带钩。”赞扬了孔子对待取舍的高行态度;魏文帝曹丕与王朗书“不爱江汉之珠,而爱巴蜀之钩。此言难得之贵宝,不若易有之贱物。”将贵与贱对比,将难得与易得之物对比,在他看来与其追求很难得的宝物,不如求取容易得到的实用之物。“管仲射钩,桓公以霸。"(史记晋世家)带钩还涉及到中国历史上的一件大事:春秋时齐桓公不诛射杀自己的管仲,反拜为相,富国强兵,如果不是那枚小小的带钩,人们很难想像齐国乃至春秋的历史会被改写。六、带钩收藏文化收而鉴者福,藏而赏者寿。不管收藏也好,古玩经营也好,我认为都是一个知识积累和自身修养提高的过程,只有将真品把玩出感情的人,才是最具鉴定权威的人。搞收藏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买所谓藏家的东西,也要擦亮眼睛,藏家也有)®品。2、不要用检漏的心态买东西。“只要东西好贵了还能贵”(中国艺术品藏家及古董商张宗宪先生说)。3、“不用买多,但要买好”(世界著名文化艺术品经纪人、伦敦古董商埃斯肯纳兹说)。4、收藏一要眼力,二要财力,三要迫力。收藏也讲缘分,是你的东西,转八圈也跑不了,不是你的东西转眼就不见了。收藏之前,拥有财富最快乐,收藏之后拥有真精稀藏品最快乐。收藏是一种充满酸甜苦辣味道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搞收藏要逐步达到愉悦心情、提高素养、增长知识、积累财富的境界。参考文献:1收藏界2015年第四期。2鲁迅全集吕超墓出土吴郡郑要镜考3唐冶泽重庆三峡库区新出土神人手抱鱼带钩考中原文物2008年1期

    注意事项

    本文(趣谈带钩文化.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