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纯有、中性与他者:再论列维纳斯与布朗肖的文学观差异-ilya,theNeutralandtheOtherOntheDifferenceoftheThoughtofLiteratur.docx

    • 资源ID:1052193       资源大小:47.28KB        全文页数:2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纯有、中性与他者:再论列维纳斯与布朗肖的文学观差异-ilya,theNeutralandtheOtherOntheDifferenceoftheThoughtofLiteratur.docx

    纯有、中性与他者:再论列维纳斯与布朗肖的文学观差异ilya,theNeutralandtheOtherrOntheDifferenceoftheThoughtofLiteraturebetweenLevinasandBlanchot作者:王嘉军作者简介:王嘉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上海200062原文出处:学术研究(广州)2022年第20229期第167-176页内容提要:列维纳斯的“纯有"(ilya)概念与布朗肖的中性文学观具有高度亲缘性,然而二者之间也存在易被忽视的差异。纯有在列维纳斯思想中处于复杂而暧昧的位置:一方面,作为一种“前理解”的根本性差异,它是列维纳斯批判总体性哲学的基础;另一方面,由于它的匿名和中性,它也隔绝了伦理,从而又需要被超越。布朗肖尤为看重其“中性”特质,将纯有转化成“外部”“另一种夜”“不在场”等概念,并用这些概念来界定文学空间。这种分歧跟二人对于他者的不同理解有关。在列维纳斯那里,他人就是绝对的他者和绝对的外部性;而在布朗肖那里,他人已经是对于他者的界定和对于他异性的限制。在布朗肖看来,伦理学也是对自我和他者关系的限制,通过文学所构造的“无限对话”,可以将自我和他者置入一种双重扭曲且更为他异的关系中。以文学批评为视角,布朗肖的文学观与文学的公共性维度隔膜较大,借助对列维纳斯的“所说”和“第三方”等概念的重释,可以调和文学他异维度和公共维度的分野。期刊名称:外国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3年Ol期关键词:列维纳斯/布朗肖/纯有7中性/文学标题注释:本文系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和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曙光计划”资助项目“列维纳斯之后的西方伦理批评研究”(20SG25)、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华东师范大学引进人才启动费项目(2021ECNU-HLYT039)的阶段性成果。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7326(2022)09-0167-10法国思想家列维纳斯和布朗肖是一生挚友,他们的思想对话开辟了一条思考文学和哲学关系的独特路径。在本文中,笔者试图重思列维纳斯的“纯有”与布朗肖的“中性"之亲缘关系,并比较列维纳斯与布朗肖的文学观。纯有(iya)一词,在法语中的意思其实就是"有",相当于英语中的thereis/are,歹U维纳斯对该词的使用既契合其原意,又有特别的设定,为了凸显该词作为哲学概念的特殊性,我们将其翻译为纯有。所谓的纯有,意指的是只有"有"这一事实,却还未有任何具体的东西,按照列维纳斯的另一表述,这是"无实存者的实存"。在其中,只有实存本身实存着,而不是某个实存者实存着。其实,“纯有"就是列维纳斯对于"虚无”的描述,是一种“以有代无",但他告诫我们,所谓的虚无并非一无所有,我们无法想象虚无,如果能想象到,它也就不是虚无了。当我们想象虚无的时候,我们想象到的往往是一片混沌或一团烟雾,而这就是纯有的状态。由于这种“虚无性”和不可定义性,列维纳斯经常用匿名、中性、暧昧等概念来描述“纯有",它与布朗肖的"中性”思想及其对文学的理解有着错综复杂的关联。本文既是对笔者之前相关研究的深化,也可以被视为是对亚瑟库斯(ArthUrC。IS)和西蒙克里奇利(SimOnCritChIey)等学者有关这一问题研究的回应。库斯认为克里奇利在列维纳斯的纯有和布朗肖的书写经验之间的替换,错失了纯有涉及的核心问题主体性问题,并以此为进路,比较了列维纳斯和布朗肖对于纯有和主体性的不同论述。然而,库斯分析的真正落脚点实际上不是纯有,而是主体性。他将纯有归并入"悬搁"和"中立化”等现象学范畴中的还原式研究,虽然指出了列维纳斯和布朗肖在这一问题上与胡塞尔和海德格尔的关联,但也错失了纯有本身的歧义和复杂性。与之相比,本文更加认同克里奇利的研究路径,实际上,他的研究并不仅仅停留在对列维纳斯的纯有和布朗肖的书写经验进行替换,而是试图回答:纯有,作为一种晦涩和暖昧,为何一直在列维纳斯思想的各个阶段缠绕不休,阴魂不散。他的答案是:在列维纳斯的思想中,在他性(i拒浅)的他异性和纯有的他异性之间一直存有一种暧昧关系。在列维纳斯那里,"超越需要暧昧(ambiguity),以使得超越成为(to'be')超越"。也就是说,如果超越没有这种晦涩和暧昧,那么它就变成了某种确定性甚至同一性了。布朗肖在解读纯有时也曾说:"因为作为超越的颠倒,它也和超越没有什么区别."这一答案是富有启发性的,它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释为何列维纳斯在别样于存在中又重新论述"意义与纯有”的问题,并指出,在纯有中,"有着转变为无意义的意义”。在笔者看来,这是纯有最难以理解的时刻,而克里奇利至少给出一种解释。此外,我们也部分同意克里奇利对列维纳斯研究中"线性模式"的质疑,如克里斯西利(KriSSeaiey)所说,这一模式往往将“纯有的无人称性视为一种外部性,而这一外部性将被面容的伦理他异性所越过”。如果按照这一模式,我们确实很难解释,为何纯有会在别样于存在一书的最后现身。在那个部分,面容已经早就被讨论过了。基于克里奇利这一视角,我们可以推论,纯有主要包含了两层含义:第一层是早期思想中将纯有解释为"实存""不在场的在场”等概念,作为一种"前一存在“,它所对抗的是海德格尔的"esgibt"和"存在"等概念;第二层是晚期将纯有理解为一种"无意义的意义",一种根本的暧昧性和两可性。克里奇利甚至认为,"言说"(theSaying)和"所说"(theSaid)之间的暧昧都栖居于其中。这两种含义并不能截然分开,事实上它们一直是互相缠绕的,只不过列维纳斯在不同时期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不过,综观列维纳斯的伦理学诉求,纯有的他异性,在价值层级上,显然低于面容的显现、他性的他异性。哪怕纯有的暧昧确如克里奇利所说,使得他性的超越更加超越,它所起的也只是一种功能性的作用,如果超越不指向他人和至善,它很快就会被纯有的窸窣所吞没。也正是在这一点上,我们更不认同的是:克里奇利最终将列维纳斯那里纯有之他异性和他性之他异性的暧昧,导向了一种在善和恶之间的暧昧,并用布朗肖的“中性"来接管了这种暧昧。克里奇利把握到了列维纳斯和布朗肖之间的区别,但就如他所自陈的,他的解读是受布朗肖所启发的,他显然也离布朗肖更近,而离列维纳斯更远。本文试图围绕“纯有”和"中性",重新阐释列维纳斯和布朗肖文学观的共通与差异。一、纯有、中性与文学列维纳斯曾指出,虽然都指向"有"这一语义,但纯有与海德格尔的esgibt有着根本的区别。它也不同于海德格尔的"存在",二者明显构成了一种对立。在纯有中,还没有存在论差异,没有存在与存在者的分别,也没有此在和主体。在纯有中,实存者(存在者)还没有诞生,它只是一团晦暗无序的匿名实存。如果说海德格尔的存在已经导向一种对于主体性的诉求,纯有则正以其匿名性罢黜了主体性。所以,在哲学运思层面,纯有对于列维纳斯超越海德格尔存在论的努力是有积极意义的。不过,对于列维纳斯的哲学最终指向的伦理学来说,纯有却只是一种过渡,它所揭示的非人的中性(neutrality还不是伦理,甚至还有可能抹煞他者。对于列维纳斯而言,中性必须过渡到他者,因此,他自陈在其中后期著作中,"几乎不再就纯有本身而论纯有"。然而,其毕生的密友布朗肖却在这一概念中驻足了更长的时间。列维纳斯认为布朗肖经常使用的"中性"和"外部"等概念其实就相当于"纯有“,而它可能才是布朗肖小说的真正主题。他指出布朗肖的小说黑暗托马(ThomasI'ObSCUr)在开篇就对纯有进行了描绘。该作品出版于1941年,是布朗肖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在其中,布朗肖对题目中的“黑暗",对不可表象的匿名实存作出了深刻的描述,从而与列维纳斯对纯有的分析形成互证。在1941年写给布朗肖的书信中,列维纳斯也一直在将黑暗托马与自己刚出版不久的从存在到存在者联系在一起。(11)其实,布朗肖早在20世纪30年代的短篇小说最后之言中就提到了“纯有",在其中,纯有就是最后之言,它"依旧能够揭示这f远之地中的事物"。(12)不过,布朗肖本人却一直将纯有这一概念的提出归功于列维纳斯,直到1980年,他还如此回顾道:"纯有是列维纳斯最令人着迷的命题之一:但它也是列维纳斯的诱惑,因为作为超越的颠倒,它也和超越没有什么区别。它可以用存在的观念来描述,但是作为一种不存在的不可能性,是中性的持续坚持,是从不开始的匿名者在黑夜中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响声(匿名者从不开始,因此是无端的anarchic,因为它永远地逃避一个开端的规定),它是绝对者,是绝对的非规定。作为一种魔力,它把人们吸向一个不确定的外部,以一个我们无法简单地通过视之为欺骗性的(邪恶的精灵)来摆脱的他者的方式,无限地言说外部的真理或许,它是一份文学的礼物,但我们不知道它是否通过清醒来沉醉。"(13)在这里,布朗肖明确地将纯有的"专利权"归于列维纳斯,旋即将纯有与他所痴迷的"中性"和"外部”关联在了一起。Q4)他将纯有视为一份"文学的礼物",这份文学的礼物在其纲领性文章文学与死亡的权利中被称为"不在场的在场":"它不在世界之外,但它也不是世界本身:它是世界不存在前事物的在场,是世界消失后事物的坚守,是在万物消散后残余下来的东西的倔强,是在什么也不存在的时候出现的东西的迟滞。"(15)而这正是列维纳斯对纯有的定义。在时间与他者中,列维纳斯指出,纯有意味着"所有事物的不在场回归为一种在场:就像一个所有东西都沉没了的地方,就像一种空气的稠密,就像一种空无的满盈或沉默的窸窣。在所有物和存在者毁灭之后,只有一种无人称的实存之力场"。(16)而在从存在到存在者中,列维纳斯也是以纯有或"无世界的实存"来定义文学的,在“异域感"一节中,列维纳斯在论述现代诗歌和绘画的"去形式化"之后指出:"存在那非形式的攒动在这些形式的光亮背后一物质就是iya'的事实本身。"Q7)由此可见,列维纳斯和布朗肖都试图将纯有、中性与文学相勾连,二者这方面的观点也高度一致。不过,布朗肖经常用其他概念来指代纯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另一种夜”。(18)他区分了两种夜,第一种是可以提供接纳和庇护之夜,另一种则是"别样的"夜,它是不提供任何接纳和庇护,甚至不可接近的夜,是作为“外部”的夜,布朗肖的文学空间即定位于这另一种夜中。(19)二、中性与外部如上所述,列维纳斯和布朗肖对于纯有、中性和文学的阐释,共通之处颇多。不过,这并不代表布朗肖和列维纳斯的文学观全然一致。列维纳斯和布朗肖基本上都认同:基于文学的非一真理、反T划,及其与世界的脱离,文学也就与世界无涉,因此是一种对现实的悬置,一种中立和中性。不过在"中性是否是伦理的"这一问题上,我们却不能说二者完全一致。这一问题又可以被具体化为:中性是否通向他者?对于列维纳斯而言,中性可能遮蔽他者,使得为他者的绝对责任也淹没在其匿名的运作中,在其中,绝对的他者也即他人,并不居于最重要的位置。由于他者和伦理的阙如,它就没有真正迈向外部,走向超越。而对于布朗肖而言,中性本身就代表了一种原初的差异性和多元性,它本身就是外部和超越,就是对于任何"主权"的解除,他者和伦理恰恰容纳于这种差异与多元性之中。在1966年发表的女仆及其主人一论等待,遗忘一文中,列维纳斯隐晦地表达了自己与布朗肖的这种差异。列维纳斯认为布朗肖把哲学的语言和诗歌的语言对立了起来:哲学语言理性、清晰、同一,诗歌语言则破碎、暧昧、非同一。诗歌语言的意义不依赖于哲学语言一即任何其后的阐释而独立存在,因此,”等待,遗忘否认(布朗肖作为文学批评家所遵循的)不停说话的哲学的阐释语言,否认其作为一种终极语言的尊严”。(20)由此,小说中不连贯的话语所构成的诗歌语言,似乎打开一个逃离总体性宰制的缺口。它"做出示意,却不为任何东西而示意".(21)它抗拒阐释和哲学语言,也抗拒理性同一性,从而带来了某种超越的形态。不过,列罐

    注意事项

    本文(纯有、中性与他者:再论列维纳斯与布朗肖的文学观差异-ilya,theNeutralandtheOtherOntheDifferenceoftheThoughtofLiteratur.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