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知识普及、意义斗争与思想实验-——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科普叙述.docx

    • 资源ID:1050930       资源大小:35.17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知识普及、意义斗争与思想实验-——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科普叙述.docx

    知识普及、意义斗争与思想实验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科普叙述KnowledgePopularization,SignificanceContestandThoughtExperiment:PopularScienceNarrationinContemporaryChineseScienceFiction作者:陈舒劭作者简介:陈舒劭,文学博士,福建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中国现代文学馆客座研究员。原文出处:东南学术(福州)2020年第20206期第174T81页内容提要:科学想象与科普叙述相结合是中国科幻小说的重要传统。21世纪以来,主流科幻小说中的科普色彩日趋淡薄。在科普的严谨性与科幻的想象力的冲突框架中,“科普需要怎样的科幻”或者“科幻应该怎样科普”的问题应得到重新思考。当代科学的发展要求科幻小说叙述更应重视意义的斗争而非知识的流传。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科普叙述应重新激活启蒙的勇气,通过“思想实验”将科学知识传播、认同观念探寻和思维方式更新有效地融为一体,提升科幻小说中科普叙述的境界。期刊名称:中国现代、当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21年03期关键词:科幻小说/科普叙述/意义斗争/思想实验中图分类号:120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569(2020)06-0174-08"最好的时代”一对中国科幻文学前景的这份乐观判断,已经得到了出版数据和文化现象的有力支持。刘慈欣三体和郝景芳北京折叠先后获得“雨果奖",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流浪地球在网络中被誉为科幻电影元年的标杆作品,因此,再用“儿童文学”之类的标签固定科幻小说显然不要。在科幻小说迅速发展的同时,科学普及的话题也急剧升温。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需要更多的知识普及,在科技创新及其应用日益渗入日常生活的趋势中,科普工作受到了高度的重视。然而,同样分享着科学的发展、同步升温的科幻和科普,彼此间却似乎失去了热络的互动。评论界承认,当前的科幻更像是在有意地疏远科普。"以逻辑哲理、技术景观等人文视角为出发点,已成为当下不少科幻小说家探讨科幻中的科学的思考模式。我们很难看到把科普作为创作主动机的科幻小说。"科幻小说主流脱离科普背景成了21世纪中国科普创作的新特点。可是,历史检索所呈现的却截然相反。"我国的科学幻想小说,从它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是在科学普及这面光辉的旗帜下涌现出来的。"科幻小说是科学普及的胎儿,由时势所接生。在风雨如磐的晚清,科学技术承载着拯救家国的希望,而小说又是启民智、新人心的利器,自然接过了普及科学知识以强国救亡的任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师法苏联科幻文学的中国科幻小说,也围绕着科技理想主义的主轴发展。"苏联科学幻想读物中的优秀作品反映了苏联人民对于科学、对于世界的知识的渴望,表明了现代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为建设共产主义的人民服务的。"将现代化的科学想象和服务于新中国建设的知识普及相融汇,成为当时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的主流诉求。1956年中共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后,郑文光火星建设者、迟书昌割掉鼻子的大象、童恩正古峡迷雾、肖建亨布克的奇遇等“十七年"间的科幻小说,呈现出在科学性的叙事框架和知识细节的基础上兼顾文学性的努力。新时期的启幕带来了许多新鲜的观念和术语,文学思潮的变化剧烈且迅速。可在科幻文学这条路径上,文学幻想与科学普及的联盟仍没有松动的迹象。叶永烈小灵通漫游未来洋溢着新时期特有的积极进取和昂扬向上,对未来世界的全景式科技展现充满着乐观精神,创造了文学科普读物的畅销盛况。童恩正珊瑚岛上的死光将光学技术的军事研发与爱国主义观念宣扬相结合,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被拍摄成科幻电影。王晓达的波虽然增添了丰富的情感表现,但亲情、爱情、同学情、师生情还是服务于爱国知识分子运用波的原理最终擒获间谍的主线。刘兴诗美洲来的哥伦布调动了洋流、考古等诸多学科的知识,揭示了西方殖民合法性论调之下掩藏着的血腥征服史。科学技术想象与知识普及手拉手的和谐场景,从清末延续到了20世纪80年代。刘慈欣不无动情地回顾了这段科普与科幻携手同行的历史:"有两个诞生于清末民初的孩子,至今仍未长大。他们一起走过民国的腥风血雨,一起在新中国的20世纪50年代和80年代创造了不大不小的辉煌。但在80年代中期,他们看到外面的世界中,自己的同类都是特立独行,就开始互相嫌弃对方,认为对方降低了自己的品位,最终分道扬辘."文学曾经记录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济大潮汹涌澎湃所造成的冲击。人到中年里的医院院长赵天辉,面对因长年超负荷工作而突然倒下的眼科大夫陆文婷时只能无奈地感叹道:"拿手术刀的不如拿剃头刀的。"在这种背景下,科学普及的工作自然陷入了困境。此时的科幻创作所面临的,还多了一重意识形态的影响。科幻、科普就此相揖别。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我们有很多科幻小说家,尤其是年轻的T弋,已经能写很优秀很好看的故事了,但在他们的小说中,却很难再看到普及科学的意识了”。即使是在科幻与科普都成为文化热点的情况下,科幻也似乎无意重温昔日的科普激情。今天的读者在遇到问题时,是找十万个为什么这样的科普工具书,还是打开手机上的搜索引擎呢?科普,尤其是以科幻这种文艺形式出现的科普,真的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吗?当前文化语境中,科普是否还需要科幻?答案并不复杂。2019年中国科幻大会上,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中科院院士怀进鹏表态:"当下的中国十分需要借助科幻一一科学幻想的强大影响力,来激发青少年的科学兴趣,让未来科学星空群星闪耀。"既然科幻与科普有着深厚的传统友谊,科普的发展又形势大好,那么这个问题完全可以转化为"科普需要怎样的科幻",或者"科幻应该怎样科普".科普就是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这是为大众所熟知和接受的基本定义。在西方,"科学家"和"普及"作为术语的现代使用出现在19世纪前半叶。QI)在中国当代科幻小说所置身的语境中,科普"源自俄文11ory/只UH只HayMHbix3HaHMM,意为popularizationofscientificknowledge(科学知识的普及化)。1950年全国科普协会成立,这个词开始在中国大陆通行在西方国家,类似的词汇是p。PUlarSCienCe(通俗科学),泛指学术论文以外的科学艺文。俄文概念下的科普,和西方概念下的通俗科学,意义不尽相同,但皆有科学传播的意涵”。(12)传播科学知识并使其为专业工作者之外的人群所了解,科普的任务并不难以理解。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向科学进军"的热潮中,承担科学普及任务是科幻小说的荣光。用文学的艺术方式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寄托着作家对国家建设的美好憧憬,这也似乎不是什么难题。相对于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自然科学知识要稳固的多。那么,交给文学的任务似乎就是装饰。"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浸淫脑筋,不生厌倦",(13)让科学知识的受众"不生厌倦"就是科幻小说的功绩。肩负着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普及科学知识重任的科幻小说创作者们,很快发现困难比预想的更大。科学技术的知识、原理和逻辑不像小姑娘一样好打扮,它们严肃、木讷、不肯配合。那个时期的中国科幻受苏联的影响很深,"苏联科学幻想小说家认为,科学幻想作品必须以严肃的态度对待文学的质量".苏联著名科幻作家叶菲列莫夫高度强调了科学的客观真理性:"科学的错误和不准确性不仅在科学幻想作品中,就是在一般的文学作品中也不能容忍。与此相同的是现实主义从开始就不允许虚构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细节和在作品中歪曲真象。同样,在科学幻想作品中,也不允许有对各种科学事件的愚昧无知和错误,这在科学幻想小说中犹如说写字不要犯拼写法错误一样。"(14)强调科幻小说必须尊重科学的真理性以免堕入巫术和幻觉世界的观点,始终影响着中国当代科幻的科普叙述。科幻小说"被优孟之衣冠”而让科学知识融入文学表述的道理看似简单:"科学小说中的科学成分乃是科学幻想,也即科学的逻辑推理的构思,它必须同整本小说的文学构思相结合这种结合,不是相加或杂交,而是有机的综合与重叠,是真实与幻想的综合重叠。"(15)问题是怎么"有机",怎么"综合"?肯定科幻和科普相互成就,”在新中国的20世纪50年代?口80年代创造了不大不小的辉煌"的同时,也要看到20世纪50-60年代的科幻小说创作者们对自己的科普性叙述不满意。郑文光坦承,"文学的功能和科学的内容,这两者的有机结合是不容易做到的",自己的从地球到火星太阳探险记等作品都无法完全摆脱"把科学知识塞进一个小说框架的毛病"。(16)科幻作家肖建亨感慨:"无论哪一篇作品,总逃脱不了这么一关:白发苍苍的老教授,或带着眼镜的年青的工程师,或者是T立无事不晓、无事不知的老爷爷给孩子们上起课来了。于是,误会一一然后谜底终于揭开;奇遇一然后来个参观;或者干脆就是一个从头到尾的参观记一个毫无知识的小傻瓜,或是一位对样样都表示好奇的记者,和一个无事不晓的老教授一问一答地讲起科学来了。参观记、误会法、揭开谜底的办法,就成了我们大家都想躲开,但却无法躲开的创作套子。"Q7)童恩正的意见与肖建亨无二:"现在某些科学幻想小说,似乎已经将情节化成了一个简单的三段式,即第一,提出一个悬念;第二,一个新闻记者(或无知的当事人,或求知欲望很强的小孩,视情况而定)追求答案,遇到一些更古怪的事物,激起更强的好奇心;第三,科学家爷爷(或教授、工程师,视情况而定)解释原委,于是疑团冰释,误会顿消。”Q8)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幻和科普看似拥有共同的表述基础,但二者的叙事目的大相径庭甚至南辕北辙。科普叙述的前提是科技知识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顾均正和平之梦的初版为突显其想象的科学性,甚至不惜在文字叙述中插入图表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这当然让传统的文学叙事尴尬不已。"科普的原则就是我这里有正确的知识,科普对象那里缺乏它们。所以我把正确知识灌输给他们。无论科普创作怎么变化,怎么趣味化,这个基本原则不可能变。"(19)可科幻叙述往往正想在既有的科技确定性上实现突破,它喜欢的是未成事实的可能性甚至是不确定性,不太在意这种想象是否正确。科普的“确凿无疑"和科幻的"无中生有"难以共商大事,方程式和想象也无法琴瑟和鸣。然而,这还不是科幻小说中科普叙述最困难的地方。尽管科幻的科普叙述面临着诸多困难,以至于部分研究者提议将两者分开,使科幻从科普的任务中解脱出来。(20)可更严峻的问题在于,"如何普"的问题没能解决,"科普"所"普"的究竟是什么也存疑。科普的常规理解,就是使客观正确的科学技术知识在大众中得以普及,现在这个知识传递链条的每个环节似乎都不那么确定。即使假设科幻小说承担科普的叙述问题得到解决,为何科幻小说的科普一定"普"的是科学技术?即便照抄方程式,就能保证科普叙述的正确?怎么认定科学技术知识的普及一定秉持客观?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从事科学知识普及,与“向科学进军”的时代背景密切相关,但并不能就此断言,科幻小说中的“科普"甚至"科普"本身,就只是在普及科学技术知识,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史也说明了这一点。中国科幻小说诞生于近代危机中的中国,已经决定了看似客观的自然科学知识普及必然与特定的价值观念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小说是为了让科学更为便捷地为大众所接受,而为大众所接受,又是为了启民智,"获一斑之智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21)进而救亡图存。伊藤虎丸曾指出鲁迅“没把近代科学只是当成个别知识,而是把它们当做新思想或新伦理来接受的近代科学决不仅仅是关于自然和社会的个别知识,近代科学的背后,还蕴藏着造就近代科学的人对于社会和自然的崭新的主体性精神态度"。(22)科学技术知识的原理和逻辑的确不因人的意志而改变,但离开人与社会,它随即失去意义。活跃于20世纪50-60年代的科幻和科普作家,在科技普及总是与特定的观念相结

    注意事项

    本文(知识普及、意义斗争与思想实验-——中国当代科幻小说中的科普叙述.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