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清代戏曲文献研究-——六位清代戏曲家生平考述.docx

    • 资源ID:1049053       资源大小:54.10KB        全文页数:1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清代戏曲文献研究-——六位清代戏曲家生平考述.docx

    清代戏曲文献研究六位清代戏曲家生平考述AnInvestigationintotheLifeofSixQingDramatistsintheQingDynasty作者:王汉民/李在超作者简介:王汉民(1964-),湖南新宁人,博士后,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元明清文学与戏曲文化;李在超(1986-),山东德州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戏剧戏曲学博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戏曲史。福州350007原文出处:江淮论坛(合肥)2018年第20183期第6-11页内容提要:翻检相关史料文献,对沈名菰、程景傅、黄金台、许燕珍、郑兆龙、林滋秀等六位清代曲家生平进行考述,可推知:沈名菰生于顺治五年(1648)前后,康熙二十九年(1690)中举,康熙五十二年(1713)谒选,康熙五十七年(1718)得攸县令,引见被斥,卒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或稍后;程景傅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卒于嘉庆八年(1803)、九年(1804)间;黄金台生于乾隆二年(173年前,乾隆十七年(1752)作灵台记填词;许燕珍生于乾隆三年(1738),卒于嘉庆七年(1802)后;郑兆龙生于乾隆七年(1742),卒于嘉庆九年(1804);林滋秀生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卒于道光十三年(1833)。期刊名称:中国古代、近代文学研究复印期号:2019年02期关键词:清代/六位曲家/生平事迹/考述标题注释: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全清戏曲整理编纂及文献研究”(U&Z0107)。主持人:朱万曙主持人语:2011年底,我申报的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清戏曲整理编纂及文献研究获准立项。项目立项以来,我在组织各方面专家开展整理工作的同时,也在不断围绕项目思考一些问题。我在全清戏曲整理编篡的理念(文艺研究2017年第7期)一文中专门列了“以整理推动研究,以研究提升整理质量”作为六个理念之一。认为,”和元明两代戏曲相比,清代戏曲剧本文献呈现出两个大的特点,一是数量大,二是类型复杂。因此,整理清代戏曲剧本文献面临需要研究的问题更多。例如作品归属问题、作家的生卒年问题、传奇和杂剧文体交互渗透问题,等等。上个世纪,邓长风的明清戏曲家考略及其续编、三编,以及柯愈春、张增元等学者都曾经挖掘了不少清代戏曲家和文献。但清代戏曲作家作品量众数多,还有许多戏曲家的生平没有考证清楚,有许多作品的版本也有待调查。"还指出,"另夕1方面,由于清代离我们时间较近,有很多戏曲家的别集仍然得到保存,这就为本课题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了条件。除了作品的研究之外,我们可以将戏曲家的戏曲作品和其别集结合起来,进行互证研究,厘清作家的生平,准确把握其戏曲创作的心态。”实际情况也是如此。近几年来,参与全清戏曲整理的诸多博士、硕士多以清代戏曲文献为论文选题,有的以某一位戏曲家为研究对象,有的以某些稀见作品或版本为研究对象,或大或小、或浅或深地取得了突破,深化了对清代戏曲的研究。江淮论坛杂志社大雅美意,在本期特设专栏,刊载一组项目组成员的研究论文,集中展示项目研究的成果。王汉民教授的六位清代戏曲家生平考述一文在陆萼庭、邓长风等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对沈名芳、程景傅、黄金台、许燕珍、郑兆龙、林滋秀等六位清代曲家的生平又多有发现,或补其缺漏,或正其讹误。朱雯博士的稀见清代传奇剧本灵台记叙论一文对藏于四川省图书馆、长期为学者所未获见的灵台记做了详细介绍和评论,认为作者用戏曲的形式写成了一部“心传”。富有趣味的是,王汉民教授的文章根据纪大奎双桂堂稿续稿中的传记资料,对邓长风关于灵台记作者为浙江平湖人黄金台的考证提出了新说,认为该剧的作者是江西临川人黄金台,纪大奎传记里说黄金台用作品"喻心学要旨”,与朱雯文章的观点也恰相呼应。石琰是清中叶比较重要的一位戏曲家,但学界对其生平一直未有清晰了解,王银洁博士的清代戏曲家石琰生平、家世与交游考一文通过石琰之孙石钧清素堂文集所收先大父恂斋公行略,较为全面地考订了他的生平、家世、交游等情况,有助于认识和理解其石恂斋传奇四种及二度梅传奇。清乾嘉之际麓籍剧作家孙馨祖尚未引起学界注意,黄胜江副研究员的清中叶文人曲家孙馨祖考略一文通过万载田心孙氏族谱、清代官员履历档案全编、万载县志、刑案汇览、*赋序等文献,对孙馨祖的生平、行实、著述做了详细稽考,有助于江右地域文化之整体研讨。我想,正需要通过这些对文献的挖掘、甄别、分析,全清戏曲的编纂才会保证质量,同时,也必将推动清代戏曲研究的深入。陆萼庭、邓长风等学者对清代戏曲家生平多有考证,对清代戏曲研究颇多贡献。本人在检阅清代文献时,亦发现一些清代戏曲家的生平史料,或对前人研究有所补益。这里将沈名前、程景傅、黄金台、许燕珍、郑兆龙、林滋秀六位曲家之生平略加考述,供研究者参考。一、沈名蔚曲海总目提要卷二二著录沈名芳凤鸾传传奇。沈名芳,阮元两浙情轩录卷六有小传:"沈名前,字碉芳,一字碉房,钱唐人,康熙庚午举人,著梵夹集。"口梵夹集今存清康熙刻本,八卷,复旦大学图书馆藏。卷首有查慎行、赵昱序,查慎行序中云沈名抽:"起孤生,绩学能文,弱冠有声场屋。既而家贫亲老,奔走四方,资馆俸以致养。年逾强仕,始举京兆秋试,五上春官不第。去作选人,久之得长沙攸县令,随以年老见斥,殁于京师。"2沈名前生卒年不详。梵夹集卷八有戊戌三月十七生日,英郎复奉余游城南,憩薄聿修草桥别野,和壁间诗幅韵诗,邓长风以为是集中唯一的自寿诗,因而推测“很可能是他七十岁生日所作假如此一推测不错,则沈名菰当生于1649年"。203事实上,此诗并不是梵夹集中唯一的自寿诗,卷八另有丁酉三月十七生日,英郎命车携壶椅,奉余游城南散怀,随所历得五绝句。梵夹集卷五有余十二岁时梦步月,广衢清旷非人间世。衢间石凤对峙,高可三丈,北望影影似有殿阙,东北隅丰碑整起,晶莹晃目而无字。常耿耿不去怀。今戊寅七月望后三日之夜,复梦如前,醒占二绝以纪异云:“荡荡天衢似镜光,当头团月照来凉。无人最好徘徊地,对立双高石凤凰。""一梦经怀四十年,重登旧境故依然。五云阁吏书碑手,或有前身未了缘。"戊寅,康熙三十七年(1698)0如果诗中的"四十年”是实指,则二绝句作于五十二岁前后,可推知沈名就生于顺治三年(1646)。沈名莎丁酉三月十七生日,英郎命车携壶植,奉余游城南散怀,随所历得五绝句诗作于康熙五十六年(1717),从中举到丁酉年二十八年,其诗中云”惆怅卅年凡五过",乃取其成数,估计"一梦经怀四十年”亦是成数。如果以丁酉三月十七为沈名前七十岁生日,则可知其生于1648年前后,与邓长风的推论相去不远,亦与纪梦诗相吻合。沈名菊,康熙二十九年(1690)庚午中举,后五次参加进土考试,均未中,不得已参与选官。其梵夹集卷六有丙戌榜前梦罗昭谏见过(自此遂绝意春官)二绝句,从诗题注可知沈名莉康熙四十五年(1706)丙戌后不再参加进士考试。但沈名前似并没有马上参与选官。其好友汤右曾怀清堂集卷十五有僧房阑寂,偶忆东坡"白发相望两故人”句,因念碉房甫至,悔余将归,隔越数百里不得见也。怅然各寄一首二诗,第一诗赠沈名莎,诗中注云:"碉房方谒选吏部。"4诗作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癸巳五月,可知沈名芳这一年才参与选官。章藻功思绮堂文集卷九有哭沈碉芳文,文中注云:"碉芳旅食京华二十余载,戊戌秋谒选得攸县令,引见时,以衰老去官。"5可知沈名弘谒选五年后才得官,引见被斥。邓长风推测沈名菰卒年”或即在戊戌当年",亦未确。汤右曾怀清堂集卷十八有大雪后一日九恒碉房同集寓斋感成一篇,诗作于戊戌(1718),稍前有小雪后八日宿聿修学土苑西新居,知大雪节令时沈名若仍与汤右曾等雅集赋诗。梵夹集卷八姜上均越两月补,引见亦斥,和其前见慰韵奉宽诗中有“烧灯过了河冰解,愿买归膛趁早春",可知己亥(1719)春天仍在世。梵夹集卷八有得攸县,引见被斥,归途马上口占留别同年宋鄢陵退吏被斥后同年姜上均有诗见慰,和答,时上均同选得蒲圻,病足未引见余被斥之攸县,以同门陈南垓补之,口占道喜多首诗提及谒选被斥之事。陈溥,字南咳,同治攸县志卷三十五职官有其任职记载:"陈溥,浙江天台进土,五十八年任。”怀清堂集卷十八树下一首作于己亥(1719)五月,诗后注:"四十年前屋主人为傅雨臣中丞,沈碉房大令尝假馆焉,余每往来谈宴于此。“从诗注来看,沈名菰似仍在世。赵昱序作于沈名芳卒后,署"康熙辛丑九月",沈名菰当卒于康熙五十八年(1719)0沈名蔚一生功名不顺,游幕为生。梵夹集卷八雁门关诗注"戊辰(1688)、己巳(1689)壬申Q692)、癸酉(1693)皆在岭南,岭上有莱阳童子书雁回人远四大字石碑",可知沈名前中举前后在岭南谋生。之后到过山西晋阳、江苏彭城、山东济南等地。沈名莎凤鸾传传奇,"演华登娶楼月迎、王弱青二美女为妻妾,故名凤鸾偌"。6梵夹集卷五有和友人诗:"廿年牢落旧缘稀,歌谱曾摹赐浴妃。曲项琵琶细腰鼓,都随残梦付依微(诗中道余华清赐浴乐府,故及)。“从诗注可知,沈名莎还著有华清赐浴。二、程景傅今乐考证"著录十国朝院本"著录程命三还妇篇传奇。程命三,名景傅,道光武进阳湖县合志卷二十六人物志有小传:"程景傅,字命三。年甫冠,即偕兄景伊游学于金桐轩先生之门。学日益进,屡试报罢。以贡授宣城训导,教士以敦行为本。年六十归田,徙宅为家祠,僦居他所。平生一以引导后学为己任,多士景从如云,掇名者以籍计。尤熟于乡邦掌故,修票邑乘,咸资考订。性好吟咏,年逾八旬,犹偕汤铭书、汪萍洲、杨靖叔为四老同甲会,优游乡里,称人瑞云。著有自怡诗集、霖岩杂著,皆刊行。"卷三十三艺文志著录其还妇篇传奇。庄一拂古典戏曲存目汇考卷十二误以"程景传"出目。口1397柯愈春清人诗文集总目提要认为程景傅"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卒年不详"。8赵怀玉亦有生斋集诗卷八有程广文文景傅七十诗,编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癸卯9;赵翼瓯北集卷三十六有寿程霖岩丈八十诗,编年乾隆五十八年(1793)癸丑,均可推知其生于康熙五十三年(1714)。程景傅的卒年亦可据赵怀玉、赵翼等人诗文大致考定。赵翼瓯北集卷四十二有挽汪屏周诗,诗中云:"吾乡四老人,近年失其二。(程霖岩、汤蓉溪、杨静叔与君同甲午生,皆八旬以外,有四老人会)杨汤今已故,惟君寿而康”10诗编年庚申,即嘉庆五年(1800),可知程景傅仍在世,年八十七。赵怀玉亦有生斋集文集卷四有息养斋诗序,序中云:"乾隆壬寅癸卯间,里中六人共举吟社,太守蒋君辛仲先生其一也,其五人则程学博命三、庄文学勉余、大令蜚英、进土皋直及余而已。自余闻风入社,时有增加,而此六人未尝更易。每浜旬必一举,拈题赋诗,征经史作新令,往往流连达旦。惜乎仅及二年而止。乙巳,余自京师归,光景已不可复得。癸亥奉先君子讳旋里,诸君则相继殂谢。方君之殁也,怀玉犹在丧中,未能以一言志悼,耿耿至今。"从赵怀玉"癸亥奉先君子讳旋里,诸君则相继殂谢"语来看,程景傅当卒于嘉庆八年(1803)癸亥或之后不久,享年九十以上。程景傅一生科举不顺,晚年以原生官安徽宣城训导。光绪宣城县志卷十一官师有其任职记载:"程景傅,阳湖人,康生,乾隆四十年任."其后任顾梁,"金匮人,岁贡,乾隆四十六年任,卒官"。口1清顾宗泰月满楼诗文集诗集卷二十有程霖岩广文自宣城寄见怀之什,次韵却报诗口2,此诗编年乙未(1775),可知程景傅正在宣城任上。乾隆四十年(1775),程景傅62岁,道光武进阳湖合志云其“年六十归田”,估计是约数。程景傅自宣城训导归里后,乾隆四十七年(1782)前后,与蒋辛仲、庄勉余、庄蜚英等人结诗社。七十岁后,

    注意事项

    本文(清代戏曲文献研究-——六位清代戏曲家生平考述.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