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神经内科出血性疾病千万别误诊为脑梗死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

    • 资源ID:1045436       资源大小:68.29KB        全文页数:5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神经内科出血性疾病千万别误诊为脑梗死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

    神经内科出血性疾病千万别误诊为脑梗死病例分析专题报告病史概述73岁女性,因突发颈背部疼痛伴右侧肢体无力3h入当地医院。患者3h前睡眠中突然出现颈背部疼痛,伴右侧肢体灼热感,30min后出现右侧偏身无力,发病Ih后右侧上下肢完全不能运动,疼痛、灼热感消失,伴小便潴留,于当地医院急查头CT未见明显异常,初诊脑梗死,拟溶栓治疗,电话远程会诊考虑动脉夹层不排除,未行溶栓治疗,3d后转院。既往史: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10个月,规律服用阿司匹林肠溶片IOonlgqd、氯叱格雷75mgqd治疗。无外伤及服用抗凝药物病史。体格检查:体温36.5C,脉搏80次/分,呼吸18次/分,右上肢血压116/65mmHg,左上肢血压111/62mmHg,神志清楚,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肝脾不大,肋下未及。神经系统查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直径3mm。右上肢肌力0级,右下肢1级,左侧肢体肌力5级,双侧BabinSki征(+),右侧偏身无感觉异常。颈软,无抵抗,双侧Kernig征(一),双侧Bruzinski征(一)。辅助检查:血常规、电解质、凝血功能、肝肾功能、血肿瘤标志物均未见异常;空腹血糖8.39mmolL,糖化血红蛋白6.64%,总胆固醇6.39mmolL,低密度脂蛋白4.21mmol/Lo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期前收缩。入院头颅MRl平扫:未见明显异常。入院颈椎MRI平扫+增强扫描:颈26椎体水平硬膜囊后方见条带状长Tl短T2信号,同水平脊髓受压变细,内可见条片状稍长T2信号影(图1);同水平硬脊膜强化。腰椎穿刺:测压力70mmH20,脑脊液无色透明,红细胞计数2X1(6L,形态正常。图1入院后首次颈椎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注:颈26椎体水平硬膜囊后方见条带状长Tl短T2信号(红色箭头示),同水平脊髓受压变细,内条片状稍长T2信号影入院诊断:脊髓硬膜下出血脂代谢紊乱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诊疗经过:结合患者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结果,考虑诊断高颈段脊髓硬膜下出血,给予对症治疗,卧床休息,并将双抗改为单独应用氯叱格雷75mgqd继续治疗。发病13d后复查颈椎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病变较前有所缩小,脊髓受压水肿减轻,原脊髓后方血肿基本消失(图2)。出院后10个月电话随访,患者右侧肢体肌力有所恢复,但仍需借助拐杖行走,无感觉异常。图2复查颈椎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注:与入院时磁共振图像相比,脊髓受压水肿减轻,原脊髓后方血肿基本消失讨论脊髓血供丰富,侧支循环多,且高血压、动脉硬化较少累及脊髓血管,故脊髓血管病远较脑血管病少见,而其中出血性更少。脊髓硬膜下血肿与脊髓出血首发症状学上较难以区分,均多为剧烈神经根痛,随后出现运动或感觉及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相对于髓内出血更易出现偏侧肢体症状。本例患者疼痛时间持续较短,持续时间Ih左右,同时迅速出现肢体瘫痪等症状,无脊髓出血典型的感觉异常,查体无感觉平面,可能与患者出血较少及出血位于硬膜外有关。脊髓丘脑束走行于脊髓前内侧,而本例患者血肿位于脊髓后侧,未累及感觉传导通路,临床医师应注意与动脉夹层所致缺血性脑血管病相鉴别,以免误诊或漏诊。动脉夹层导致的脑梗死多由于颈部外伤或过度活动后引起疼痛,部分为自发性,是青年卒中的常见原因。本例患者早期出现不完全截瘫表现,是重要的鉴别要点。脊髓硬膜下血肿最常见的病因为外伤和脊髓血管畸形,少部分与腰椎穿刺术、针灸、血友病、XI因子缺乏症、高血压、心力衰竭、动脉粥样硬化、脊髓空洞症、脊髓外伤、脊髓蛛网膜炎和脊髓肿瘤有关,罕有报道与抗血小板聚集或抗凝治疗有关。本例病例报道患者为老年女性,规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10个月余,无脊髓血管畸形、外伤史等其他常见的脊髓硬膜下血肿原因,考虑为PCI术后长期服用双抗药物治疗导致。氯此格雷联合阿司匹林与阿司匹林单独治疗急性非致残性脑血管事件高危人群研究(CHANCE)的发表使得越来越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使用早期双抗治疗,但是目前临床上有双抗扩大化、长期化趋势。既往研究证实长期使用双抗治疗有增加出血性事件风险,因此在缺血性卒中患者的长期二级预防过程中,应该注意适合双抗治疗患者的出血风险,注意监测。

    注意事项

    本文(神经内科出血性疾病千万别误诊为脑梗死病例分析专题报告.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