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商周小国史——滕国.docx

    • 资源ID:1031833       资源大小:287.95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商周小国史——滕国.docx

    商周小国史滕国原创2023-10-0503:21历史长河边的磨坊#古籍里的历史#滕国为周文王十四子错叔绣的封国,为侯爵。周武王代商后,错叔绣被封于今河南卫辉,建立滕国。成康之际,滕国迁封于今山东滕州,与鲁国为壤。其后越国灭吴,势力北上,灭亡滕国,后越国内乱滕国复国,不久后被宋国灭亡。滕国是姬姓封国,从初封到被宋灭亡,共历三十一世,因国小力微,正史基本不记载,顶多是多提几句,好在春秋战国名士多,滕国国君滕文公与孟子有交集,就进了孟子滕文公中。滕国的分封滕国初封之君为“错叔绣”,之所以称“错叔绣”而不称“滕叔绣”是因为他的初邑在错地,但“错”地具体在那,现在无法确实,不过以常理度之,叔绣的错邑应该在周文王时期分封的,在周朝初始之地。又根据周朝“灭一国,继一国”的传统,在分封滕国前,一定会先灭亡此地已存在的“古滕国”,然后继认“滕氏”与其领民,成为新滕国。而古滕国很有可能就是黄帝时期封国,国语;“凡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苟、僖、姑、像、衣是也。”民国年间的滕县志记载:“黄帝有二十四子,赐土得姓者十四。其第十子封于滕”。这里的“滕”最初就在卫国内,比如左传言;“卫之遗民男女七百有三十人,益之以共,滕之民为五千人,立戴公以庐于曹。”因卫国是西周大国,其领土基本包括原商朝王畿,进入东周,卫国内部出现问题,卫国国人不愿意为卫国所战,结果卫国被狄人攻灭。卫国遗民出逃,加之从共邑,滕邑逃出大量的人,共立卫戴公于曹邑。这里面的“共邑”就是卫国领地,郑国郑庄公的弟弟共叔段“政变”失败后,逃往卫国的共邑,所以史称“共叔段”,而滕邑同样也是卫国的。所以“古滕国”与滕国的初封之地应该在现河南,而不是山东。迁封之后的滕国周成王、周康王之际,滕国向东迁徙,也就是现山东滕州一带。关于滕国再迁的原因,很可能是“三监之乱”后,周公再次进行了大的分封(调整),一些姬姓诸侯国或东迁至山东一带,压制与商朝关系很好的东夷族,如齐国与鲁国;另一些姬姓诸侯或北封,如晋国;或南封,如应国。而作为叛乱之源的商王畿内,则全部交给了卫国。中山州寿,备诙系元历史上河边义渠春秋初输诸侯国J ,西周时期,在强大的周王室羽翼之下,滕国维持着生存。自西周灭亡,东周王室力量衰退,滕国想生存下去,只能选择屈从依附强大的诸侯国,比如同为姬姓的鲁国。所以在春秋时代,几乎历代滕君都要朝鲁。不过正史只记载片语,比如左传载;“七年春,滕侯卒。不书名,未同盟也。”连滕侯的名称也不写,可见滕国地位有多轻。另外就是鲁隐公十一年(公元前712年)发生滕侯、薛侯争位次之事。十一年春,滕侯、薛侯来朝,争长。薛侯日:“我先封。”滕侯日:“我,周之卜正也。薛,庶姓也,我不可以后之。”公使羽父请于薛侯,日:“君与滕君,辱在寡人。周谚有之日:'山有木,工则度之;宾有礼,主则择之。'周之宗盟,异姓为后。寡人若朝于薛,不敢与诸任齿。君若辱观寡人,则愿以滕君为请。”薛侯许之,乃长滕侯。说的是滕侯、薛侯朝鲁,二君争行礼之先后位置,结果因为滕国是姬姓之国,薛国是异姓之国,鲁国决定滕侯在前,薛侯在后。故事虽是小事,但可见鲁国对滕国确实有足够照顾。滕国除了跟从鲁国外,还与周边小国关系不错,比如小国中战斗力极强的郑国,春秋早期的邢伯御戎鼎铭云;“都伯御戎作滕姬宝鼎,子子孙孙永宝用。”可知,滕都二国曾为婚姻之国。越国灭滕越王勾践灭吴,吞并吴国后,并北上争霸,迁都于琅珊,滕国就成为越国的邻居。于是古本竹书纪年云;“于粤子朱句三十四年灭滕”,越王朱句(勾)三十四年即公元前414年。后越国发生内乱,古本竹书纪年;“(越王)翳三十三年迁于吴,三十六年七月,太子诸咎弑其君翳,十月粤杀诸咎。粤滑,吴人立孚错枝为君。明年,大夫寺区定粤乱,立初无余之。十二年,寺区弟忠弑其君莽安,次无颛立。无颛八年薨,是为菱蝎卯。”简单翻译;太子诸咎杀之其父越王翳,越王翳弟弟粤(也称豫)杀诸咎,然后粤逃出国,吴人立错枝为君。越国大夫寺区平定豫乱,又立无余为君。越王无余之十二年(前351年),赵大夫寺区弟忠(一作思)杀其君无余之,立无颛。无颛八年又死。当然,越国具体事件可能更复杂,各方均有一说,谁也说服不了谁。不过,越国衰退确实是实事,如此滕国就迎来复国。滕文公与孟子复国后的滕国历史,史料缺乏,只在孟子一书中有滕定公、滕文公父子的记录,特别是滕文公与孟子互动非常多。如公元前326年,姬弘(滕文公)作为世子出使楚国,途中遇到正在游说宋国的孟子,二人相谈甚欢,姬弘对孟子印象十分好。且姬弘自楚国返回后,又见了孟子一面。公元前325年,滕定公死亡,世子姬弘继位是为滕文公,滕文公执政后,就礼聘孟子来滕国一一“孟子之滕,馆于上宫”。滕文公聘孟子来滕国,核心目的就是为了“改革”,因为有亡国之痛,滕文公自然想更有作为。于是孟子*滕文公上就有“滕文公问'为国'"一章,作为儒家的孟子说法也很简单,“民事不可缓也民之为道也:有恒产者有恒心,无恒产者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另外滕文公还向孟子问外交方针。滕文公问日:“滕,小国也,间于齐、楚。事齐乎?事楚乎?”孟子对日:“是谋非吾所能及也。无已,则有一焉:凿斯池也,筑斯城也,与民守之,效死而民弗去,则是可为也。滕文公问孟子;“滕国是小国,是应该投靠齐国,还是楚国?”孟子说;“这个问题不是我的能力能解决的。如果一定要说,我的方法是把护城河挖深,把城墙筑牢,与百姓一道来保卫它,百姓宁愿死,也不离去,这样,还是可以试一试的。”滕文公也照着孟子的话在做,所以滕国在这一时期被称为“善国”,“强为善国,卓然于泗上十二诸侯之上”。滕国结局滕文公对滕国做的努力,并没起多大作用,因为滕国太小了。公元前286年,宋康王请人占卜,结果是“吉,小而生巨,必霸天下”,宋康王大喜,起兵灭滕。随着宋国四面出击,得罪多国。公元前286年,齐、楚、魏攻打宋国,并瓜分宋国土地,而滕地也跟着入齐。公元前284年,五国联军攻齐,滕地又归楚国所有。所以滕国灭国有宋说,齐说与楚说。再往后,“滕”字就留在山东,而“滕”中最有名的莫过于“滕王阁”。因李渊之子李元婴被封于滕王,食邑为山东滕县(今滕州),但这位滕王荒淫无耻,被调往它地,终在洪州(南昌)为都督时,修建了一座高阁,洪州官员称之为“滕王阁”。

    注意事项

    本文(商周小国史——滕国.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