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从梅兰芳对杨小楼的评价看戏曲表演美学体系问题-OnAestheticsofChineseOperas'PerformingfromMeiLanfang'sCommentofYang.docx

    • 资源ID:1000991       资源大小:46.11KB        全文页数:2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从梅兰芳对杨小楼的评价看戏曲表演美学体系问题-OnAestheticsofChineseOperas'PerformingfromMeiLanfang'sCommentofYang.docx

    从梅兰芳对杨小楼的评价看戏曲表演美学体系问题OnAestheticsofChinese0peras,PerformingfromMeiLanfang,sCommentofYangXiaolou作者:邹元江作者简介:邹元江,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原文出处: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京)2020年第20203期第62-75页内容提要:戏曲艺术的表演美学体系并不是某一个行当的个别演员的表演特性所能够涵盖的,它是由不同行当极其复杂化的程式表现的差异却具有“家族相似”性所生成的一种结构性、历时性的“谱系”。从梅兰芳对先后师从、合作的他最敬重的京昆表演艺术家的评价,可以看清梅兰芳心目中各主要行当的审美精神内核。不同行当的表演特性和共同的缘发根底性构成了我们认识中国京剧表演体系的审美维度。It,simpossibletodefinetheaestheticsystemoftraditionaloperas,performingbyoneindividual,sperformances.Actually,itisasystematicdiachronicgenealogygeneratedfromdifferentstylizationinpresentingvariousrolesandsimilaritiesofperforminginafamily-liketroupe.Therefore,thecommentsmadebyMeiLanfangondifferentBeijingOperaperformingartists,whomhehadlearnedfromandcooperatedwith,havemirroredMei,sopinionsontheessenceofperformingaestheticsintraditionalChineseoperas.Thus,thecharacteristicsinperformingdifferentrolesandthecommonoriginsofactingconstitutethedimensionsofunderstandingtheaestheticsystemoftraditionalChineseoperas.期刊名称:舞台艺术(戏曲、戏剧)复印期号:2020年06期关键词:梅兰芳/杨小楼/戏曲表演美学体系/MeiLanfang/YangXiaOIOU/theaestheticSyStemOfPerforIning标题注释:本文系笔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7BZX064)梅兰芳表演美学体系研究成果之一。中图分类号:J82文章标识码:A文章编号:IOo3-0549(2020)0:I-OO6214被誉为“日本京剧通"的i!听花在1920年出版的中国剧一书的“附录"剧目类别一览表后还有一个署名“听花散人志"的“附录",其中日:"中国自道光末叶至光绪初年约四十年间,京师名伶巨优棋罗星列,剧馆之多,歌舞之盛,为古代所不及,诚宇宙间之壮观,亦梨园极盛之时代也。京秦各剧所守种种规矩又多系昔时名优之贻范后世者,洵足为中国剧界之大功臣,后世优伶之真模范。似此苦心历究,岂可湮灭无闻?自应表彰其人物,发扬其功德,俾后世之演剧家、顾曲家有所向往,知所崇拜。道光末叶至民国三年约六十年间,色艺兼优大名鼎鼎之已故名伶六十四人。"京剧如老生程长庚、张二奎、余三胜、王九龄、杨月楼;青衣胡喜禄、王长寿、时小福、余紫云、常子和;小生徐小香、龙小生、沈砚香、潘福云、王桂官;花旦方松林、王长桂、张望儿、梅惠仙、万盏灯;武生汪年宝、俞润仙、黄月山、杨隆寿、任七十;老旦郝蓝田、周天德、老叫天、陈全子、梅竹轩;花脸大奎官、徐宝成、钱宝峰、穆凤山、何桂山;武旦龚翠兰、安敬芝、华四寿、一阵风、大福喜等四十人。l(P6)i±听花在该书第一章"最近之剧界,一节将民国元年(1912年)之后至该书民国九年(1920年)出版之前的名伶作了罗列:"名伶有谭鑫培(前年已故)、孙菊仙(今年七十九岁)、贾洪林、俞润仙(以上二人已故)、十三旦、郭宝臣、汪笑侬、金秀山(以上二人已故)、刘永春、德培如、李春来、龚云甫、三麻子、陈德霖、刘鸿声、朱素云、路三宝(去年物故)、崔灵芝、余玉琴、王瑶卿、田桂凤、小子和(今冯子和)、七盏灯(今毛韵珂)、杨小楼、时慧宝、王凤卿、梅兰芳等。"1(P36)作为一个外国人,i±听花所列的这个京剧已故名伶名单和在世的名伶名单或许还有可斟酌处,但他所提出的京师"梨园极盛之时代”的时段划分却是值得我们注意的。"道光末叶至光绪初年约四十年间"及"道光末叶至民国三年约六十年间"这就是我们一般所认为的京剧第一期的鼎盛时期,是以老生行的崛起为代表。京剧的第二期鼎盛时期显然在民国元年至民国二十年(1912-1931年)间,是以青衣旦行的走红为标志。张修子在民国初说:"三十年前后,剧界变迁之最大痕迹即须生与旦角之消长而已。自谭鑫培死后,梅兰芳应运而起,老生势力一落千丈,旦角竟执剧界之牛耳。一若老谭为老生结局之英雄,而梅兰芳为开辟剧界新局之骄儿。”2(PP33-34)齐如山在北平皮簧史第六章"自民国元年到十六年"中亦认为:"在此十六年中,皮黄已到最盛时期。"3(P145)具体标志就是在"七七事变"前后出现一批好脚,如陈德霖、龚云甫、王瑶卿、梅兰芳、于连泉、尚小云、荀慧生、程砚秋、徐碧云、王凤卿、余叔岩、时慧宝、王又宸、言菊朋、高庆奎、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尚和玉、杨4樱、俞振亭、李万春、张君秋、李世芳、毛世来、李少春等3(P151)约二三十人。正是从清道光末叶至民国十六年(1927年)这七十余年间两度的京剧名角辈出,使我们能够在这京剧的鼎盛期见到以老生、旦行为代表的各行当“贻范后世"的“种种规矩”中所透露出的审美真精神。而在梅兰芳看来,谭鑫培和杨无疑是这闪烁群星之中最明亮的两颗。梅兰芳曾说:”谭、杨的表演显示着中国戏曲表演体系。谭鑫培、杨小楼的名字就代表着中国戏曲。"4(P673)这个评价非常重要,因为这是作为顶尖级的表演艺术大师对他所崇拜的更高水平的艺术大师的判断,这就远比一般评论家、鉴赏家、票友的评价更具有权威性,也更切中所评价对象的审美精髓。从梅兰芳对先后师从、合作的他最敬重的京昆表演艺术家的评价,如对老生谭鑫培、余叔岩,武生杨小楼、茹莱卿,净角钱金福,丑角萧长华,青衣王瑶卿5(PP261-263)路三宝、三三P4(PP105-124)5(PP269-277),以及京昆艺术家乔蕙兰、陈德霖、李寿山、谢昆泉、陈嘉梁、丁兰菰、俞振飞、许伯遒、王楞仙等的评价,可以看清梅兰芳心目中各主要行当的审美精神内核。不同行当的表演特性和共同的缘发根底性构成了我们认识中国京剧表演体系的审美维度。限于篇幅,本文仅就梅兰芳对杨小楼的评价加以申论。梅兰芳在舞台生活四十年中谈得最多的是杨小楼。梅兰芳与杨小楼第一次同班合作是1916年冬他们共同应朱幼芬之邀参加桐馨社,这在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二集第五章"桐馨社"作了详谈。梅兰芳第二次与杨小楼合作是在1921年,二人商议合组一个班,取名崇林社(因"杨"字"梅"字都从"木",所以叫崇“林"社)。关于这次合作舞台生活四十年第三集用了第五(”与杨小楼合作时期”)、第六("霸王别姬的编演")两个章节来回忆杨,樱4(PP373383)4(PP638-677),可见梅兰芳对杨小楼的偏爱和敬重。杨小楼的艺术涉及中国戏曲艺术审美精神生成的一些核心问题领域。一是天赋才能。梅兰芳说:"杨老板的艺术,在我们戏剧界里的确可以算是一位出类拔萃、数一数二的典型人物。他在天赋上先就具有两种优美的条件:(一)他有一条好嗓子;(二)长得是个好个子。武生这一行,由于从小苦练武工的关系,他们的嗓子就大半受了影响,只有杨是例外。他的武工这么结实,还能够保持了一条又亮又脆的嗓子。而且有一种声如裂帛的炸音,是谁也学不了的。说句不客气的话,我到今天还没有听见第二个武生有这样脆而亮、外带炸音的嗓子呢。加上他的嘴里有劲,咬字准确而清楚,遇到剧情紧张的时候,凭他念的几句道白,就能把剧中人的满腔悲愤尽量表达出来。观众说他扮谁像谁,这里面虽然还有别的条件,但是他那条传神的嗓子,却占着很重要的分量。所以他不但能抓得住观众,就是跟他同台表演的演员,也会受到他那种声音和神态的陶铸,不得不振作起来。我们俩同场的机会不算少,我就有这种感觉。"4(PP374-3乃)作为一个戏曲演员,有一条天生的能歌唱的“好嗓子"无异于老天爷赏你一个金饭碗,它直接决定你在戏曲行能有多大的造化和成就。i±听花1920年出版中国剧一书时已在中国断断续续听了二十多年戏,他说:"中国戏剧之特色,戏剧以歌曲为主,优伶以喉咙为重。换言之,即中国戏剧以唱为主,他如做作(即科)说白(即白)等,概不重要。中剧既以唱曲为主故华人称赞优伶技艺之语中,或日嗓子好,或日嗓子高,或日喉咙大。脚色中凡专唱工者,最受欢迎,而所得之报酬亦丰。"(PP44-45)显然,这是一个外国人在清末民初二十多年观赏中国戏曲、与戏曲艺术家交流所获取的重要的心得。虽然1±听花对中国北方观众重听戏,南方观众重看戏很不以为然,认为"均属未得正鹄",但从三大老生到四大名旦均是以唱腔赢得了票房这恰恰说明当时以北京为中心的京剧的主要特点。而对一个本不以唱腔取胜的武生而言,杨嚷不仅武功出类拔萃,唱腔也好生了得,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当然,说杨小楼长得个好个头这既是其长,也可能是其短,也正是在这一点上凸显了他的超常才能。梅兰芳说:"扮武生的个子长得高大,是占便宜的。不过个子大了,也容易犯臃肿的毛病。个子太高了,必然腿长,到了台上只看见他那两条长腿在头里甩来甩去,那也是要不得的。杨老板的好处是扮相魁梧而手脚灵便,不论长靠短打,一招一式,全都边式好看。你瞧他的身段、动作并不太多,讲究要有脆劲,谁看了,都觉得痛快过瘾。所以他的成功,决不是偶然的事。"4(P375)二是家学师承。梅兰芳说杨小楼的艺术得力于杨隆寿、俞菊笙和他的父亲杨月楼的陶铸最多。”杨老板的短打学杨隆寿,长靠学俞菊笙。唯有这出长坂坡,家学渊源,是学他的父亲."4(P383)杨隆寿是梅兰芳的外祖父,是小荣椿科班的创办人。杨小楼从小就在小荣椿坐科,入手就学武生,梅兰芳的祖父给他开的蒙,第一出戏教的就是淮安府。杨月楼是程大老板(程长庚)的同乡,当年他随父亲从家乡安徽潜山来到北京在天桥打拳卖艺,一次被老生泰斗张二奎相中收为徒弟,先教武旦,后改文武生。文戏如打金枝牧羊圈武戏如恶虎村连环套贾家楼样样精通。唯对长坂坡一戏深自珍重,不肯轻易露演,一年只在岁末封台之前才唱一次。4(P379)(PP382-383)杨小楼的长坂坡显然既继承了其父的精髓,又有超越之处。梅兰芳说:"他演长坂坡,观众都称他是活赵云。到底赵云是个什么长相,有谁看见过吗?还不是说他的气派、声口、动作、表情,样样吻合剧中人的身份。台下看出了神,才把他当作理想中的真赵云的吗?”4(P375)对杨小楼影响最大的是与他父亲同堂学艺于张二奎的俞菊笙。梅兰芳说,杨4屐出了科"正赶上俞菊笙的极盛时代。他看到了俞的这种有创造性的艺术,不肯轻易放过,一面用心观摩,一面认真学习。结果就把俞老先生最擅长的靠把戏铁笼山挑滑车的技巧尽量吸收过来,丰富了他自己的艺术。"4(PP379-384)三是苦练绝活。盖叫天曾对梅兰芳说:"我年轻时在上海,当杨老板第一次到上海,我们武行都以为他就是好嗓子好扮相,可是腰腿功夫不见得比我强,要讲翻,大概比不过我。头一天打泡(炮)青石山,我的大马童,钱先生周仓,他们两人那一场【四边静】曲牌中的身段,那份好看是我想得到的,惊人的是和九尾狐打的那套,一绕

    注意事项

    本文(从梅兰芳对杨小楼的评价看戏曲表演美学体系问题-OnAestheticsofChineseOperas'PerformingfromMeiLanfang'sCommentofYang.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