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电子资源
(共9508
份)
用时:24ms
-
世嘉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设计(论文)题目:2FSK调制解调电路的设计(锁相环NE564)专业:通信技术班级:通技07-1学号:0710207086姓名:李宗盛指导老师:杨柳游岩松00.
-
内蒙古科技高校本科生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题目:2X350MW火力发电厂厂用电设计学生姓名:叶斌学号:0705130113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班级:电气077班指导老师:李洁(教授)摘要本文将.
-
一、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目的驾驭2FSK相干解调的原理;娴熟驾驭相关软件的应用,懂得利用相关软件进行仿真设计。设计要求依据2FSK相干解调的原理,利用matlab编写程序,要求在设计中要加入模拟噪声信号.
-
通信原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2FSK传输系统仿真与性能分析院系:专业: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班级:姓名:学号:联系方式:指导老师:报告成果:2015年12月30日课程设计题目与要求2FSK传输系统仿真与性能.
-
绘模具图阅历绘模具图阅历绘模具结构图一、当把成品图调进模图时,成品图必需乘缩水。(模具尺寸=产品尺寸X缩水)必需把成品图MIRROR(镜射)一次,即模圈里的成品图是反像的(成品是完全对称的除外)在前模.
-
通信中的同步技术总结报告题目:2FSK锁相环调频解调的SimUlink仿真系别:二系二队专业:通信工程姓名:肖维丽时间:2010.6.1摘要同步问题是进行数字通信的前提和基础,同步性能的好坏干脆影响着.
-
数字信号处理课程设计报告题目:2FSK信号的频谱分析及解调的实现专业:一信息与计算科学学号:组长:指导老师:成绩:2010年1月8日2FSK信号的频谱分析及解调的实现1、课程设计目的及分组综合运用数字.
-
Simulink是Mathworks公司推出的基于Matlab平台的闻名仿真环境,Simulink作为一种专业和功能强大且操作简洁的仿真工具,目前已被越来越多的工程技术人员所青睐,它搭建的积木式建仿照.
-
clearall;closeall;f=300;t=2*(0:0.001:1-0.01)f;x=t;singal=sin(2*pi*f*x)+l;%U率PCM编码%a=singal;n=8;%u率非线.
-
2DPSK调制与解调的数字通信系统软件仿真一、试验内容1、设计系统整体框图及数学模型;2、产生离散二进制信源,进行信道编码(汉明码),产生2DPSK信号;3、加入信道噪声(高斯白噪声);4、2DPSK.
-
KCAy?聚聚涤奈聚崇豪徭柒聚2013级学生通信系统通信系统仿真课程设计报告书2ASK相干解调器和非相干解调器课题名称(包络检波法)设计姓名廖永丰学号131240134学院通信与电子工程学院专业通信工.
-
.2FSK调制原理:1、2FSK信号的产生:2FSK是利用数字基带信号限制在波的频率来传送信息。例如,1码用频率fl来传输,O码用频率f2来传输,而其振幅和初始相位不变。故其表示式为式中,假设码元的初.
-
摘要在现代通信技术中,因为基于数字信号的数据传输优于模拟信号的传输,所以数字信号的传输显得越来越重要。虽然近距离时我们可以利用数字基带信号干脆传输,但是进行远距离传输时必需将基带信号调制到高频处。为了.
-
2DPSK的调制和解调(键控调制相干解调)2FSK系统及其性能估计2FSK系统的键控非相干解调1、试验目的:(1)了解2FSK系统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和特点;(2)分别从时域、频域视角观测2FSK系统.
-
2ASK的调制与解调一、试脸目的1,加深理解2ASK调制与解调原理。2 .学会运用SystemView仿真软件搭建2ASK调制与解调仿真电路。3 .通过仿真结果视察2ASK的波形及其功率谱密度。二、仿.
-
2ASK非相干解调器(包络检波法)设计摘要现代通信系统要求通信距离远、通信容量大、传输质量好。作为其关键技术之一的调制解调技术始终是人们探讨的一个重要方向。从最早的模拟调幅调频技术的日臻完善,到现在数.
-
期数:29栏目:行业资讯编辑:孙兴P数:4字数:48591、网上装修游击队扎驻点保障性规范性值得推敲随着信息触角的延长,人们印象中公路边、建材市场旁边等待招揽生意的施工队伍渐渐起先在网上“安营扎寨”。.
-
建筑与室内设计教学大纲一、理论教学1 .室内设计的含义发展和基本观点2 .室内设计的内容,分类和方法步骤3 .空间构成4 .内部空间的处理5 .空间类型6 .室内空间构图7 .室内装修材料与色调8 .
-
大地院线的上升动力【前言】从2002年院线制开始至今,全国电影银幕数从1500块增长到即将突破12000块,年度票房从9.5亿增长到即将突破180亿元,年度观影人次从不足3000万增长到即将突破5亿,.
-
深圳中铁二局工程有限公司关于公布机电设备管理方法的通知公司各单位:为加强公司机械设备综合管理,提高生产技术装备水平,保证机械设备正常有效运转,特制定本方法。旨在对设备进行系统管理,建立一个完整的管理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