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患者出入观察室工作流程一、急诊患者根据病情需要留观时,带好必需的单据到观察室登记台进行登记,必要时由医师或护理员护送。门诊患者必须由首诊医师送至观察室,并在病历上写明留观情况,与观察室值班医师交班,护.
-
患者人工剥离胎盘诊疗技术及护理1.概述人工剥离胎盘术是指胎儿娩出后,术者用手剥离胎盘并取出滞留于宫腔内胎盘的手术。2 .适应证(1)胎儿娩出后,胎盘部分剥离引起子宫大量出血。(2)胎儿娩出后30min.
-
扁桃体恶性肿瘤病人的护理难点及对策【概述】扁桃体恶性肿瘤为口咽部常见恶性肿瘤,发病原因尚不清楚。鳞癌最为常见,其次为恶性淋巴瘤。扁桃体恶性肿瘤好发于5070岁,病人常有嗜烟酒习惯。如果发生于较年轻的非.
-
L醐l患者、家属掌握出院后的有关健康教育知识及复诊时间。R5评估(1)患者出院后健康护理需要:介绍家庭照顾者或社区护理机构。(2)满足健康教育方面患者/家庭成员的知识需求:用药方法、药物副作用及观察处.
-
急诊科护士抢救医嘱执行流程抢救室医嘱分为抢救时的口头医嘱和常规治疗医嘱两种。一、常规医嘱的执行依照急诊输液处方核对处理流程执行。二、口头医嘱的执行要求如下。1 .非抢救时口头医嘱不执行。2 .抢救时如.
-
阑尾切除术一、术前准备:1、器械准备:阑尾器械包、剖腹单、基础敷料包、手术衣、盆、持物钳、灯把手2、一次性物品10丝线、2-0丝线、3-0丝线、阑尾针、手套、吸引器连接管、吸引器头、电刀手柄、伤口敷料.
-
成人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考试题一、判断题1 .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腔护理吸引负压应控制在80-120mmHg0对错2 .吸引时按需进行口鼻、气道、声门下吸引。对(正确答案)错3 .应.
-
慢性阻塞性肺患者的护理1.概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具有气流受限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肺部疾病,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呈进行性发展。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及肺气肿密切相关。肺气肿是指肺部远端的气室到末端的.
-
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原则及护理健康教育问答一、住院治疗期间病人通常需要做哪些检查1 .血培养血培养查见病原体是诊断本病的最直接的证据,而且还可以随访菌血症是否持续。病原体从赘生物不断地播散到血中,且是.
-
心血管内科N2N3层级护士呼吸机使用理论考核试题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0分)1 .呼吸机潮气量参数设置OoA.46mlkgB.68mlkgC. 8-1OmlZkgD. 7-9mlkg2.一般情况.
-
急救护理考试试题一、单选题(2x30)1 .急救护理学起源()A.18世纪中叶B.19世纪中叶C.20世纪初D.20世纪中叶E.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2 .急救护理范畴包括()A.院前急救B.急诊科救护C.
-
成年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团体标准培训考核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5分)1.什么叫压力性尿失禁?OA.腹压突然增加时,如打喷嚏、咳嗽或运动,出现尿液自尿道外口漏出。B.腹压突然增加时,如打喷嚏、咳.
-
急性肾衰竭诊疗技术及护理急性肾衰竭是由于各种病因引起的短时间内(数小时或数天)肾功能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肌酎(Cr)和尿素氮(BUN)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及全身各系统并发.
-
患者发生压疮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1、首先应对患者的全身情况,对易发生压疮的高危人群(昏迷、瘫痪者;老年人;肥胖者;身体瘦弱、营养不良者;水肿患者;石膏固定患者;疼痛患者;大小便失禁患者;发热患.
-
急性支气管炎疾患护理计划单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住院日期:出院日期:标准住院日:7-10天时间住院第12天住院3-5期间出院前13天出院日护理计划口入院宣教:.
-
L鄙出对各种原因引起的休克、昏迷、心力衰竭、呼吸困难、创伤意外引起呼吸心跳停止的患者进行抢救。2操作和序l评估(1)观察脸色青紫,呼唤患者,拍打脸颊,压迫人中或眶上神经,观察瞳孔。(2)摸颈动脉,先摸.
-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护理1 .概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急性肺损伤的严重阶段,两者为同一疾病过程的两个阶段。ALi和(或)ARDS是由心源性以外的各种肺内、外致病因素导致的急性、进行性呼吸衰竭;AR.
-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急性有机磷杀虫药中毒马中富:急诊医学有机磷农药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一类农药,种类繁多,以有机磷酸酯类化合物应用最多。其具有大蒜样特殊气味,为油状液体,遇碱性物.
-
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护理一、概述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具有较强的传染性。大多数由病毒引起,少数由细菌所致。急性气管一支气管炎是气管一支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性疾病。感染是最主要.
-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护理1.概述慢性支气管炎简称慢支,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以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连续2年或2年以上,排除具有咳嗽、咳痰、喘息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