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孕产妇死亡评审制度1 .建立市、县两级死亡评审组织。评审组织由卫生主管部门认定,分别由市、县妇幼保健机构牵头,辖区内妇产科、儿科、内科、传染病科、外科、流行病科等学科临床与保健专家或学科带头人组成。2.
-
妇科检查1 .仪器条件探头频率3.03.5MHz,使用电子线阵、扇型扫描、电子凸阵等探头。2 .检查方法(1)经腹壁检查法:膀胱适度充盈,探头在耻骨上扫查子宫及双侧附件,进行横切、纵切扫查。疑有腹水时.
-
妇科护理常规1 .入院一般常规工作,按第一章常规处理。2 .阴道出血者应注意出血量及排出物性质,必要时保留阴垫及排出物备查。3,腹部及外阴、阴道术前患者应常规冲洗阴道(1:5000吠喃西林液)46次(.
-
妇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1患者入院,护士热情接待,详细介绍主管医生、主管护士、病室环境、住院规则,初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2根据病情安置床位,以便观察及护理,通知主管医师。3入院后每周测量体重一次,每日测.
-
妇科阴道分泌物检查1.阴道滴虫a悬滴法:用棉签蘸取阴道后弯窿分泌物少许,放入1ml生理盐水试管内即刻送检,亦可滴12滴生理盐水于玻片上,将少许白带直接置入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摇匀后立即镜检。滴虫在显微镜.
-
妇科职责一、提供妇女常规健康体检与管理。二、开展生殖道感染/性传播疾病的筛查、诊断与治疗。三、开展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四、提供妇女不孕症的治疗。五、提供常见妇科内分泌疾病诊断与治疗。六.
-
妇科子宫肌瘤护理常规1、非手术期护理:执行妇科一般护理常规。协助医师做血常规及凝血机制检查。密切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如有感染者按医嘱给予抗生素治疗。注意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并保留会阴垫,估计出血量。给予静.
-
妇科广泛性子宫全切除术【术前准备】1 .核对病理切片和临床分期。2 .了解心、肺、肝、肾等器官功能和血压情况,高血压患者检查眼底及血脂;癌肿位于宫颈前唇范围较大者,作膀胱镜检查;癌肿位于宫颈后唇范围较.
-
委托代建的FEPC与授权开发的ABO,怎么选?很多单位问到,委托代建和授权开发,这两种方式怎么进行选择?哪一个合规性更好?更有优越性?先给答案:叫什么名字都无所谓,关键是解决合规利用土地收入和按期付款.
-
妇科阴道灌洗术【用品】无菌吊洗桶,约1m长橡皮管,阴道灌洗头,灌洗液,长锻子,弯盘,大棉球,窥阴器,水温计。【方法与步骤】1.患者取膀胱截石位或仰卧床上,双腿屈曲,臀下垫便盆,或仰卧于灌洗床。2.灌洗.
-
妊娠合并贫血护理常规1、做好孕妇的心理护理,减少恐惧焦虑心情。2、根据病人贫血的程度,轻症患者可下床活动,重症患者应绝对卧床休息。3、孕期加强营养,鼓励进食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铁剂的食物,并注意食物.
-
妇科基础体温测定【适应证】1 .反映排卵时间,指导避孕和受孕。2 .反映有无黄体形成,黄体的发育和退化是否正常,辅助功血症的分类。3 .对习惯性流产患者,可帮助诊断早孕及判定妊娠预后。【方法】1 .每.
-
妇科工作制度1、就诊病员先挂号,按先后顺序就诊,老年病员可优先就诊,急诊病人随到随诊。2、热情接待病人,耐心解答问题,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仔细检查,合理应用辅助检查,力求正确诊断,科学合理治疗。3、危重.
-
妇科阴道后弯窿穿刺术【用品】常规妇科检查器械,子宫颈钳,12号穿刺针头,510ml注射器及试管。【适应证】1 .明确子宫直肠陷凹内积液性质。2 .对盆腔内实性肿物可穿刺活检,从吸出物中查找癌细胞协助诊.
-
妇科子宫脱垂护理常规1、术前护理:手术前适当休息,避免增加腹压,有呼吸系统疾病及时治疗。合并宫颈溃疡者,用L5000高镒酸钾溶液坐浴,每日2次,待溃疡面愈合后方可手术。根据手术方式,执行妇科阴式或腹部.
-
妇科子宫探针检查【用品】常规妇科检查器械,子宫探针,子宫颈钳。【适应证】1 .宫腔内操作前探测子宫腔的深度、方向、屈度。2 .子宫发育不良者,探查子宫腔的长度和宫体与宫颈的比例。3 .了解盆腔肿物与子.
-
妇幼健康信息报告制度一、院妇幼健康信息科负责院内妇幼健康信息的收集、整理、上报工作。二、医院内部与妇女、儿童的出生、死亡、出生缺陷有关的科室(妇产科、儿科、新生儿科、急诊室、病案室、内科、外科等)要建.
-
妇幼健康信息逐级上报制度1、发生在村级的孕产妇死亡、围产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村医要及时登记并上报死亡线索至乡卫生院,由乡卫生院登记,并组织人员完成初步调查工作,填写围产儿及儿童死亡报告卡、孕产妇死亡.
-
妇科一般腹部手术【术前准备】1 .术前准备同普通外科手术前一般常规。2 .备皮范围上起乳根,下至耻骨联合、会阴部(包括阴毛),两侧至腋中线及大腿前面上l3o除急症外,一般手术可在手术前Id进行皮肤准备.
-
妇幼健康信息管理工作制度1、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切实提高对做好妇幼健康信息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妇幼健康信息系统建设列入当地卫生计生发展规划和目标管理的内容,从政策、经费、人员等各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