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度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监测统计报告继第二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结束后,按照国家、省州的要求,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以下简称“新两规”)从2016年起启动实施。县政府制定下发了*县妇女发展规划(.
-
市妇幼保健院关于2021-2025年发展规划为加快我院改革与发展步伐,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院管理,狠抓医疗保健质量,确保医疗安全,加速人才培养和引进,抢抓机遇,加强妇幼健康能力建设,不断提高服.
-
妇幼保健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为了提高我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其他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的应对能力,从而达到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突.
-
妇幼保健院视频监控系统管理制度为加强我院视频监控系统的管理,保证设备正常运作与信息、隐私安全,确保视频监控系统有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工作秩序,特制定本制度。一、监控室管理制度L坚持对系统设备进行日常维护和.
-
妇幼保健院病历质量控制与评价组织为进一步加强医院病案质量管理,健全病案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结合我院现状就病案管理作出如下规定:1、病案质量管理实施全程监控LI医院病案管理委员会:.
-
妇幼保健院病案保护及信息安全应急预案为保护病案及信息的安全,防止丢失、损毁、纂改、非法借阅、使用和患者隐私泄露,成立病案保护及信息安全应急领导小组,组成及职责如下:一、组成主任:XXX副主任:XXX委.
-
妇幼保健院外包业务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加强医院外包业务管理,规范业务外包行为,防范业务外包风险,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借鉴业内同行经验,制定本制度。2、业务外包,是指单位利用专业化分工优势,将日常经营.
-
妇幼保健院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制度1、本制度所称医疗技术,是指医务人员以诊断和治疗疾病为目的,对疾病作出判断和消除疾病、缓解病情、减轻痛苦、改善功能、延长生命、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采取的诊断、治疗措施。.
-
妇幼保健院重大事项管理制度为强化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严格贯彻执行会计法、医院会计制度、医院财务制度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充分发挥财务的核算、监督、参与经济决策职能,建立科学和规范的经济活动决策机制,特制订.
-
妇幼保健院用药错误和药品损害事件监测报告制度一、总则为进一步加强本院药事管理,规范药物合理使用,及时、有效控制药品风险,保障公众用药安全,避免医疗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针对医院全体医务人员。.
-
妇幼保健院检验须知及注意事项尊敬的各位患者:X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感谢您到我院就诊,为了让您更加了解检验流程、注意事项等,将检验须知告知如下:一、检验须知1、请您先到收费窗口或通过微信平台交费。2、抽血.
-
妇幼保健院妇幼健康保健工作自查报告一、妇女儿童保健管理(一)妇女保健1、增强孕产妇系统管理,持续提升服务水平。全县产妇3021人,活产3050人,系统管理2700人,系统管理率88.52%;产前检查3.
-
妇幼保健院医院医疗纠纷处理规定1、总纲1.1为正确处理医疗纠纷,保障医疗安全,履行岗位职责,根据侵权责任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院投诉管理办法(试行)和评审要求,结合我院实际,制定本试行规定。L2医疗.
-
妇幼保健院病历管理制度1、严格按照原卫生部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电子病历书写暂行办法、XX省病历书写基本规范(2010年版)等规定书写病历。2、基本要求2.1 病历是指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字、.
-
妇幼保健院药品质量管理制度1 .目的:按照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品监督管理办法(试行)等有关法律、法规。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提高医疗质量,保证患者用药安全、合理、有效。2 .范围:药剂科临床各.
-
妇幼保健院财务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财务行为和会计工作秩序,发挥财务在医院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中的作用,促进医院发展。依据会计法、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
-
妇幼保健院病案首页填写制度根据关于住院病案首页填写质量规范(暂行)和住院病案首页数据管理与质量控制指标的通知要求,结合医院情况,制定本规定。1、病案首页填写的基本要求1.1 客观、真实、准确、及时、规.
-
妇幼保健院病历管理规程一、住院病案管理规范L病案室工作流程:回收病历一整理、装订、登记一质量审核一ICDTO编码一计算机录入一上架、归档。2住院病案在各临床科室的收集和管理。1.1 病案在形成过程中,.
-
妇幼保健院医患沟通制度1.1沟通的时间1.1.1院前沟通门诊医师在接诊患者时,应根据患者的既往病史、现病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等对疾病作出初步诊断,并安排在门诊治疗,对符合入院指征的应收入院治疗。期间.
-
妇女儿童状况综合统计报表制度一、调查目的为全面、系统地反映我省妇女儿童的发展状况,为省委和省政府及时了解掌握妇女儿童的基本情况,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