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压中医方剂(一)三草汤【辨证】肝郁化火上炎。【治法】清肝泻火,行血通经,缓急解痉。【方名】三草汤。【组成】夏枯草10克,龙胆草3克,益母草10克,白芍10克,甘草6克。【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
-
高血压与中西医治疗那些事现在,有许多人一听说自己的血压升高,就担心,紧张,以为自己患上了高血压。其实,血压升高并不等于高血压病。血压的升高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短暂的,在我们运动以后,情绪激动时,吃咸.
-
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中西医结合疗法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不仅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还可能对肾脏、眼睛等多个器官造成损害。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西医结合疗法在预防和控制高血压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
-
这些中药能降压,高血压治疗中西医联合或更有优势高血压疾病是指定义为体循环动脉血压收缩压数值N140mmHg以及舒张压指标N90mmHg的慢性综合征,血压指标升高本身并无太大的影响,但是因血压指标升高后.
-
高血压的中医诊治方法,高血压形成的原因病多生于寒,仲景之所以著书名为伤寒论,他所重视的也就是这个“寒”字。而治病之法,也需以祛寒为主。寒邪自外而入,邪之来路也即邪之去路,所以治诸寒证需重视培养阳气以祛.
-
高血压病中医诊疗指南高血压(hypertension)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原因不明者,称之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高血压患者的95%以上;在不.
-
高血压该怎么治?中西医结合来帮你西川自贡643000高血压已经越来越多地变成了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因为人们对这方面的关注不够,他们对一些疾病征兆选择了忽视,导致了他们患病而不自知。因此,在今天,我.
-
高血压的中医健康指导内容高血压的中医健康指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生气,以减少肝气郁结和阴血暗耗。在饮食上,应减少高盐、高油食物的摄入,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以及五谷杂粮.
-
高血压中医治疗科普知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多发的慢性疾病,它的发病率很高,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实践也证实了中药对高血压有很好的疗效,但其具体的药理作用机制还有待进一步探索。中药的降.
-
高血压原来用中西医这样调理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高发疾病,发病率比较高,并且它还可能引起患者肾脏、脑部、心脏等器官发生病变,并发性比较强,因此它的致残率与致死率也相对较高。一般来说,治疗高血压主要以药物为.
-
高血压中医干预方案中医古文献中无高血压病的名称,但有关高血压病症状的记载,散见于眩晕、头痛、肝阳、“肝风”、“中风”等论述中。如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病源候论说:“肝气胜为血有余.
-
降压方穴位贴敷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效果目的押估降压方穴位贴敷治疗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11月收治的120例肝阳上亢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
-
入院记录姓名.*(*职业:退休性别:女性入院时间:2014年02月28日11:00时年龄:69岁记录时间:2014年02月28日11:00时民族:汉族发病节气:雨水婚姻状况:已婚病史陈述者:患者本人出.
-
脑出血的中医治疗进展【摘要】脑出血是危害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中医药在脑出血的治疗中极具潜力与优势,尤其在配合西医治疗时,对降低患者病死率及致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近年.
-
老人患有高血压,如何进行中西医治疗高血压是临床上很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高发病率也不断上升,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高血压还会引起心脑血管疾病,与很多危险因素共同存在。长时间受高血压疾病.
-
重点中心乡镇卫生院建设参考标准中医医疗技术目录技术类别技术名称针刺类技术名针技术、头针技术、耳针技术、腹针技术、眼针技术、手针技术、腕踝针技术、皮内针技术、火针技术、皮肤针(梅花针)技术、芒针技术、维.
-
脑出血患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指南脑出血是一种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生常伴随着急性神经系统损伤和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带来严重威胁。中西医结合治疗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将中医和西医的理论与实践相.
-
老年高血压的中西医治疗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多发于肥胖者、长期酗酒者以及中老年人,其中,老年人群中高血压的患病率已高达半数,严重影响着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到生命安全。起初,人们都以为老.
-
痛风性关节炎的中西医分期施治张政(成都风湿医院,四川成都610031)摘要:在痛风诊疗过程中,应摒弃“痛风的特点是急性发作,治疗的措施是抗炎镇痛”的固定思维,必须充分认识到痛风的4个阶段:高尿酸血症、.
-
泡脚治疗高血压病,8个偏方据实选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升高,尤其是舒张压升高为特点的全身性慢性血管疾病,以头痛头晕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是慢性疾病,治疗过程比较长,临床上多以中西医结合治疗,采用小剂量多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