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毫针刺法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l1、有关针刺部位消毒的叙述错误的是A、用75%酒精棉球擦拭B、先用2%碘酊涂擦,稍干后,再用75%酒精棉球擦拭C、用戊二醛溶液擦拭D、从月俞穴部位的中心.
-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妇儿科病证的针灸治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l1、针灸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应取哪些经脉A、任脉、足太阴经B、任脉、足厥阴经C、任脉、足少阴经D、带脉、冲脉、任脉E、任脉、督脉、冲脉2、针.
-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治疗总论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l1、下列哪项不属于针灸选穴原则A、辨证选穴B、对症选穴C、近部取穴D、远部取穴E、上下取穴2、下列哪项属于近部选穴A、头痛取膈俞B、脱肛取百会C、咳嗽.
-
中西医结合药理学-有机磷酸酯类中毒与解救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l1、氯解磷定的作用,不正确的是A、使肌束颤动消失或明显减轻B、对中枢中毒症状疗效最明显C、不直接对抗体内积聚的Ach,需与阿托品合用D、.
-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特定穴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l1、下列五输穴中,属于本经子穴的是A、大都B、中渚C、行间D、解溪E、少府2、下列五输穴中,属于手太阴肺经之母经母穴的是A、太渊B、太冲C、太白D、太溪.
-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急症的针灸治疗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l1、因体质虚弱所致的虚性晕厥除主穴外,应选用A、气海、关元B、风池、肾俞C、合谷、太冲D、合谷、内关E、素髅、内关2、治疗心绞痛的主穴是A、内关.
-
中西医结合针灸学-任脉、胸穴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l1、气海穴的定位是前正中线上A、脐下0.5寸B、脐下1寸C、脐下1.5寸D、脐下2寸E、脐下2.5寸2、下列腌穴中,不属于任脉的胸穴是A、廉泉B、天.
-
中西医结合药理学-拟肾上腺素药讲义及练习【分类】a、B受体激动药:肾上腺素(AD),麻黄碱、多巴胺肾上腺素受体激动药-Q受体激动L B受体激动a1、a 2受体激动药:去甲肾上腺素(NA) a l受体/.
-
中西医结合组织医师-肝胆疾病-胁痛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l1、下列哪一项不是肝络失养胁痛的特点A、胁肋灼热疼痛B、悠悠不休C、遇劳加重D、舌红少苔E、头晕目眩2、下列哪一项不是瘀血阻络胁痛的特点A、胁.
-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温里剂课程讲义温里剂(2分)温里剂的适用范围温里剂的应用注意事项温中祛寒理中丸(伤寒论)【组成】人参干姜白术炙甘草(无茯苓)【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主治证候】(1)脾胃虚寒证。.
-
中西医结合药理学拟肾上腺素药练习题及答案解一、Al1、临床治疗各种休克早期,替代去甲肾上腺素的药物是A、阿拉明B、新斯的明C、丙胺太林D、双复磷E、哌替咤2、左甲肾上腺素的不良反应是A、局血糖B、脑溢.
-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祛湿剂课程讲义祛湿剂(2分)概述燥湿和胃平胃散(简要济众方)【组成药物】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生姜大枣)【功用】燥湿运脾,行气和胃。【主治证候】湿滞脾胃证。脱腹胀满,不思饮食,口淡无味,.
-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泻下剂课程讲义泻下剂(12分)泻下剂的适用范围泻下剂的应用注意事项寒下大承气汤(伤寒论)【组成】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功用】峻下热结。【主治证候】(1)阳明腑实证。大便不通,频转矢气,脱.
-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治燥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l1、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杏苏散的组成药物A、橘皮前胡夏壳芥苓 半枳荆茯 、 、 、 、 BCDE生姜桔梗防风甘草2、清燥救肺汤原方配伍用量最大的药物.
-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理血剂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Al1、黄土汤的组成药物中含有A、熟地黄人参干姜附子B、生地黄当归炮姜附子C、熟附子干姜黄茂人参D、干地黄阿胶附子黄苓E、熟地黄芍药附子干姜2、小蓟饮子的组.
-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总论讲义总论(1分)方剂与治法方剂与治法的关系:方剂与治法的关系可以概括为“方从法出常用治法:1 .汗法汗法主要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2 .和法通过和解或调和以祛邪愈病的一种治.
-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理血剂课程讲义理血剂(2分)概述理血剂主要适用于瘀血或出血病证。凡是瘀血阻滞或是血溢脉外,离经妄行者,均可用理血剂治疗。注意事项:1)必须辨清造成瘀血或出血的原因,分清标本缓急,做到.
-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解表剂课程讲义概述1 .适用范围适用于外感六淫之邪所致的表证。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初起。2 .应用注意事项辛温解表麻黄汤(伤寒论)【组成】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功用】发汗.
-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治燥剂课程讲义治燥剂(1-2分)概述适用范围:在治法上,外燥宜轻宣,内燥宜滋润。应用注意事项:轻宣外燥杏苏散(温病条辨)【组成药物】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生姜橘皮杏仁大枣【功用.
-
中西医结合方剂学-清热剂课程讲义清热剂(3-5分)概述适用范围:应用注意事项:病势拒药时,适当使用“反佐”法。清气分热白虎汤(伤寒论)【组成】石膏知母炙甘草粳米【功用】清热生津。【主治证候】气分热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