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方病和慢性病防控技能培训班测评题1、地方性甲状腺肿按肿大情况可以分为1、2、3度。判断题对错2、各级基层医疗机构应对辖区内确诊的甲状腺疾病、氟骨症患者每年进行1次医学随访,提供健康咨询、宣传教育、免.
-
国产自研特殊光技术在消化道早癌诊疗的应用进展2024聚谱成像技术(SpectralFocusedImaging,SFI)和光电复合染色成像技术(VersatileIntelligentStaining.
-
一、腺样体肥大【概述】腺样体也称咽扁桃体,位于鼻咽顶后壁中线处,为咽淋巴环内环的组成部分。在正常生理情况下,67岁发育至最大,青春期后逐渐萎缩,在成人则基本消失。若腺样体增生肥大,且引起相应症状者,称.
-
呼吸衰竭患者的护理呼吸衰竭(respiratoryfailure)简称呼衰,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障碍,不能进行有效的气体交换,导致机体缺氧伴(或不伴)二氧化碳潴留,从而产生一系列.
-
急性呼吸衰竭诊疗要点1、判断病因:是否为慢性呼吸衰竭急性加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2、建立通畅的气道A:头后仰托起下颌,清除气道分泌物,建立人工气道气管插管或切开B:鼓励咳嗽,体位引流,吸痰,祛.
-
周围神经疾病患者的护理一、三叉神经痛三叉神经痛是一种原因未明的三叉神经分布区内闪电样反复发作、难以忍耐的阵发性剧痛,历时短暂,数秒钟至2分钟,而不伴三叉神经功能破坏的症状。(一)一般护理保持室内光线柔.
-
哪些情况下,可以使用一些替代方法来代替长期使用导尿管?预防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的基本策略包括“可以在合适的情况下,选择性地对一些患者使用一些替代方法来代替长期使用导尿管”。常见的替代方法有.
-
咳嗽、咳痰护理常规1.评估患者咳嗽情况,咳痰的难易程度,痰液的颜色、量、性质和气味等。2.促进有效排痰,常用胸部物理疗法:1)深呼吸和有效咳嗽,指导患者掌握有效咳嗽的正确方法:患者尽可能采取坐卧位,先.
-
周围静脉输液法操作并发症一、发热反应(一)发生原因发热反应为静脉输液法最常见的并发症,引起输液发热反应有多方面的原因,常因输入致热物质(致热原、死菌、游离的菌体蛋白或药物成分不纯),输入液体消毒或保管.
-
医院颅内高压危象的应急预案1 .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时立即通知医生。2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使用脱水剂,常用20.
-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体征的护理一、咳嗽与咳痰咳嗽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射动作,借咳嗽可排出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和异物。咳痰是借咳嗽将呼吸道黏膜的分泌物或肺泡的渗出物排出体外的动作。咳嗽、咳痰是呼吸系统疾病最常见.
-
医院胸腔穿刺术后突发血气胸的应急预案1.立即置患者于半卧位,嘱患者卧床休息,禁食,禁饮水,通知医生,同时迅速与家属联系。2 .保持呼吸道通畅,吸氧24Lmin3 .协助医生做好手术或胸腔闭式引流准备,.
-
口鼻吸痰并发症及处理规范考核试题1.进行口腔吸痰时插入的深度是OA.8-12cmB.15-20cmC.IO-15cmD.24-26cm2 .进行鼻腔吸痰时插入的深度是()A.15-20cmB.10-2.
-
医院脑疝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因急性颅内高压引起的脑组织外溢。(二)目的在发生脑疝时降低颅内压保护脑细胞,(三)抢救步骤1.病情判断:患者突然出现剧烈头痛、烦躁不安、频繁呕吐、昏迷不醒、疝侧瞳孔.
-
口腔科拔下的牙齿可以让患者带走吗?有些患者在口腔诊所或医院拔牙后,希望能将牙齿带走留做纪念,这个请求会让医生很为难。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明确指出: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
-
员工宿舍安全“十不准”1.不准无关人员随意进入宿舍;2 .不准使用、储存易燃易爆物品;3 .不准在公共区域随意吸烟,不准卧床吸烟;4 .不准在电气、充电设备未断电的情况下离开宿舍;5 .不准私拉乱接电.
-
医院肺癌大咯血的应急预案(一)使患者倒置或头低脚高位,轻叩击其背部,用开器取出义齿,把舌拖出,及时用手或吸引器,去除口腔、咽喉血块,并请旁边的人员帮助呼叫医生。(二)给患者持续低、中流量吸氧。(三)迅.
-
吸痰法操作并发症一、低氧血症(一)发生原因1 .吸痰过程中供氧中断,导致缺氧或低氧血症。2 .吸痰时负压抽吸将肺内富氧气体吸出,从吸痰管周围卷入的气体是氧浓度较低的空气,导致吸入氧浓度降低。3 .吸痰.
-
医院营养科结肠造影试验膳食膳食特点减少膳食纤维和脂肪的摄入量,减少肠道内食物残渣,为结肠X线检查做肠道准备适用对象膳食原则因各种原因需要做结肠造影检查的患者检查前12天,进食少油少渣半流质。免用蔬菜、.
-
医院肝性脑病应急预案(一)适用范围适用于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病征。(二)目的去除肝性脑病病因,减轻症状,促进肝功能恢复,避免复发。(三)抢救步骤1.正确判断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