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师/药师资格考试资源
(共2359
份)
用时:23ms
-
中药学第四单元中药的配伍与用药禁忌细目一中药的配伍要点一配伍的意义1 .增强药物作用,提高临床疗效2 .全面适应病情的需要3 .降低毒副反应要点二配伍的内容七情古人把单味药的应用和药物的配伍关系称之为.
-
肺系疾病-肺胀一、Al1、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控制心力衰竭利尿药的用法错误的是A、小剂量B、短疗程C、持续给药D、可用氢氯睡嗪E、联合使用排钾和保钾利尿剂2、下列各项,不属肺胀特点的是A、传染性B、病久累.
-
诊断学基础一第六单元影像诊断超声诊断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可清晰显示各种管腔结构,如心脏、大血管及外周血管及胆道等。对活动界面能动态实时显示,观察心内各结构的形态和活动及胎儿发育。检测实质性脏器的大小、形.
-
医学伦理学第二单元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与范畴一、Al1、患者有权获悉与自己疾病诊治相关的一切信息,并根据自己的利益做出选择体现的是患者道德权利中的哪一项A、自主权B、平等医疗权C、知情同意权D、保密和.
-
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专业实践能力(三)一、A21、某男,56岁,哮病十载,发作半月,经治略平,但仍感胸闷气短,动则喘甚,吸气不利,腰酸乏力,不耐劳累。或烦热颤红,口干,舌红少苔,脉细数;或畏寒肢冷.
-
学科重点学科三占流行性脑音SS膜炎细Sl性痢疾复习特点程念蛟多知识点多K易记易背易得分第一单元传染病学总论细目一传染病流行过程与特征要点一传染病的流行过程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要点二传染病的特征1 .
-
中药学第十三单元理气药一、Al1、既能行气止痛,又能杀虫疗癣的药物是A、川楝子B、木香C、佛手D、沉香E、香附2、香附、乌药、木香共同的功效是A、降逆止呃B、疏肝解郁C、行气止痛D、行气导滞E、消肿散.
-
中药学第二单元中药炮制一、Al1、炮制的目的A、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B、干燥药材,利于贮藏C、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D、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E、以上都是2、下列各项中,哪项.
-
金匮要略第九单元黄疸病篇一、Al1、下列属于茵陈五苓散证候表现的是A、全身发黄B、食少脱痞C、身重便清D、小便不利E、以上都是2、金匮要略中,治疗黄疸湿重于热证的代表方剂为A、茵陈蒿汤B、茵陈五苓散C.
-
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基础知识(二)一、Al1、按照五行生克乘侮关系,“脾病传肾”的发生机制是A、相生B、相克C、相乘D、相侮E、母病及子2、八纲分阴阳,阴证包括A、寒证、实证、虚证B、热证、实证、.
-
传染病学一一第三单元医院感染细目消毒与隔离要点一消毒i原体“藉哒切断传播途径,阻止和控制消毒是用物理或化学方法消灭停留在丕同的传播媒介物上传染的发生。消毒种类:疫源地消揖和预防性消毒。消毒方法分为高效.
-
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专业知识(三)一、Al1、咳嗽之痰湿蕴肺证,咳嗽何时加重A、早晨B、白天C、午后D、黄昏E、夜间2、慢性支气管炎早期最可能发生的肺功能改变是A、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降低.
-
医学伦理学第六单元医德修养与评价一、Al1、人们在长期社会生活中形成的稳定的、习以为常的行为倾向和行为规范属于哪种医德评价方式A、社会舆论B、内心信念C、传统习俗D、科学观点E、客观舆论2、下列医德评.
-
中药学第八单元泻下药一、Al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大黄功效的是A、泻下攻积B、清热泻火C、凉血解毒D、逐瘀通经E、软坚散结2、有关大黄的使用注意事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妇女月经期忌用B、妇女怀孕期忌.
-
诊断学基础第一单元症状学一、Al1、以下属于抽搐的病史及发病年龄的问诊内容的是A、出生史B、发育史C、颅脑疾病史D、长期服药史E、以上都是2、抽搐的病因中,属于全身非感染性疾病的是A、败血症B、狂犬病.
-
伤寒论第五单元少阴病辨证论治一、Al1、伤寒论中体现“治未病”预防治疗学思想的证治是A、真武汤证B、四逆散证C、四逆汤证D、小柴胡汤证E、桂枝汤证2、真武汤治疗A、阳郁厥逆B、少阴阴虚火旺,心肾不交C.
-
中医基础理论第五单元病因一、Al1、下列哪项不是六淫共同的致病特点外感性B、相兼性C、转化性D、季节性E、传染性2、六淫是指A、六种毒气B、风寒暑湿燥火C、六种外感病邪的统称D、六气E、六气的太过和不.
-
中药学第二单元中药炮制炮制,古时又称“炮炙”、“修事”、“修治”1.炮制目的2.常用炮制方法要点一炮制目的1.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拣药物,区分等级。2.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4.矫味、矫臭,便于服.
-
2020年中医内科主治-基础知识(一)一、Al1、下列属于按照五行相生规律确定的治法是A、滋水涵木B、抑木扶土C、培土制水D、佐金平木E、泻南补北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五行之“土”的是A、五脏之脾B、.
-
第五单元肾系病证细目一水肿水肿是体内水液潴留,泛滥肌肤,表现以头面、眼睑、四肢、腹背,甚至全身浮肿为特征的一类病证。要点一概述本病在内经中称为“水”,并根据不同症状分为“风水”、“石水”、“涌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