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资源
(共13487
份)
用时:32ms
-
1目的对采购活动进行控制,以确保采购产品符合确定的质量要求。对供方进行选择和评价,以确保供方具有满足要求的能力和产品。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有关的产品与服务的采购。3职责和权限3.1工程服务部、产品研.
-
TG-P401文件控制程序1 .目的对质量体系文件和技术资料进行控制,确保规定的场合所使用的文件现行有效。2 .范围适用于对本公司质量管理管控管控体系文件和技术资料(包括外来资料)的编制、修订、批准、.
-
医疗质量自直报告模板9篇众所周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我们的平时工作生活中,都需要进行报告。编写报告,可以为下阶段的工作确立合理的目标和方向。也许你正在收集整理报告吧!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医.
-
医疗质量管理方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平安,依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方法。其次条本方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第三条国家.
-
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要点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是指在诊疗活动中对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严格遵守的一系列制度。根据医疗质量管理办法,医疗质量安全核心制度共18.
-
修京商要康二家素二年Ajl十幺目编制目的本要求为确定供应商与义X之间关系的原则性文件,是作为每一个XX供应商所必须遵守的。为保证产品具有稳定的质量,本要求阐明了在产品开发初期至批量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供应.
-
安岳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19年三季度医疗质量与质量控制持续改进记录时间:2019-10-21地点:医生办公室主持人:安涛主讲人:安涛、曹静记录人:伍萍会议内容(后附会议照片及讨论资料):一、亮点.
-
安岳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22年一季度医疗质量与质量控制持续改进记录时间:2022-4-25地点:医生办公室主持人:安涛主讲人:安涛、曹静记录人:伍萍会议内容(后附会议照片及讨论资料):一、亮点(.
-
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质量管理,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保障医疗安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以及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医疗质量管理工作。第三条国家.
-
供应商质量要求目的本要求为确定供应商与XX之间关系的原则性文件,是作为每一个XX供应商所必须遵守的。为保证产品具有稳定的质量,本要求阐明了在产品开发初期至批量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供应商必须开展并完成的各项.
-
医疗机构水污染物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督查标准督查单位:督查时间:督查人员:机构类别:规模(编制床位数):陪检人员:项目检查内容检查方式存在问题整改建议监督制度1.建立医院污水管理领导小组,设立专门部门.
-
安岳县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2020年三季度医疗质量与质量控制持续改进记录时间:202(三)9-21地点:医生办公室主持人:安涛主讲人:安涛、廖加宁记录人:邓小莉会议内容(后附会议照片及讨论资料):一、.
-
供应商质量要求目的本要求为确定供应商与XX之间关系的原则性文件,是作为每一个XX供应商所必须遵守的。为保证产品具有稳定的质量,本要求阐明了在产品开发初期至批量生产的整个过程中供应商必须开展并完成的各项.
-
医疗机构护理相关医疗设备管理检查表单项目要求督查方法评分次级评分分扣值设备管理符合护理相关仪器设备管理制度(30分)1.医疗设备有清单、有维护标识、有清洁维护记录、有操作规程。41.病区医疗设备没有清.
-
*机械(广州)有限公司文件编号*-QM-16A质量管理手册文件版本2016-A-0制定部门文控中心编制审核受文部门所有部门目录目录I引言I前言II0.1总则II0.2质量管理原则II0.3过程方法II.
-
医疗机构院感控制管理检查表单院感控制管理检查表单项目要求督查方法评分次级评分扣分值无菌操作无菌操作规范,保证无菌物品及区域不被污染(20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51.护士无菌操作不规范52.操作.
-
潜在供应商评估指南评估范A-Management管理管控B-TechnologyandDevelopment技术与开发C-Quality质量D一Production生产E-Engineering(Pr.
-
医疗机构院感控制管理检查表单项目要求督查方法评分次级评分扣分值对应制度无菌操作无菌操作规范,保证无菌物品及区域不被污染(20分)1.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范。51.护士无菌操作不规范52.操作时需戴口罩,.
-
M耀M口脚修京商要康热拿功设束购部目的本要求为确定供应商与南京XXX之间关系的原则性文件,是作为每一个南京XXX供应商所必须遵守的。为保证产品具有稳定的质量,本要求阐明了在产品开发初期至批量生产的整个.
-
医疗机构医疗质量安全核心指标运行监测医疗质量过程监控需要信息技术的支撑,仅凭各级管理人员抽查远远不够,不能起到早期识别、预警、控制的作用。常用的各级管理者抽查的方法,更多是偶然发现的问题,并不能反映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