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章制度资源
(共56357
份)
用时:36ms
-
生产技术部副部长安全生产责任制1协助部长开展口常工作,部长不在时行使部长权利。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于安全。2负责收集、统计、分析生产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或上报领导解.
-
生产车间管理制度一、总则1.为了确保生产秩序,保证生产车间各项工作顺利开展,营造良好的环境,促进本厂发展,结合本厂生产车间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o2.本制度实用于车间全体人员,具体包括车间管理人员及作.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与处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严格事故管理,遵循事故“四不放过”的原则,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员工生命和公司财产安全,促进公司生产经营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企业职工.
-
生产设施安全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使各类生产设施(含安全设施)按照安全标准化的要求运行,实现安全生产,保证公司正常运营,特制定本制度。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设施(含安全设施)建设、使用、维护、.
-
生产技术部调度班长安全生产责任制1及时传达、贯彻、执行上级领导有关安全生产指示。2在保证安全前提下保证公用工程的平衡。3加强F1.常循环检查,发现不安全因素时,要果断正确处理,立即报告主管领导并通知有.
-
1、目的为规范用电,防止电气伤害及电气火险事故发生,保障公司员工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安全用电管理。3、定义3.1 电气作业:指对电气设备进行安装、调试、运行操作、维护.
-
甘肃省会计管理条例(2015年11月27日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2022年9月23日甘肃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会计机构和.
-
班组长安全生产职责1、全面负责本班(组)的安全生产工作,特别要注意制止违章作业。2、在安排班(组)工作时,必须执行“五同时的原则。3、负责组织新职工的班组级“三级”教育工作。4、组织好岗位的安全检查,.
-
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第一章目的为营造整洁、舒适的办公环境、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规范办公环境卫生管理制度,特制定本规定。第二章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各部门办公区域、仓库、档案室及公司所有办公场所的环境卫生.
-
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圉为保证生产设施的拆除和报废过程的安全,确保企业安全生产,特制定本制度。本制度适应于公司内所有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二、嫡制依据依据安全生产法、G危险化学品安全.
-
特殊疾病病假规定模板一、出具门诊病假证明原则上不超过7天,以下疾病根据病情调整:1 .高血压病:舒张压超过(11OmmHg)或收缩压超过(180mmHg),药物未能理想控制者休7T5天。2 .四肢深I.
-
甘肃省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规定(2008年11月28日甘肃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通过2015年11月27日甘肃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修.
-
环保管理员岗位职责1 .贯彻执行国家和上级及所在地方政府颁发的各项环境保护和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及方针、政策和标准,拟定环境保护工作计划、总结,并督促检查其实施,经常向领导汇报环保工作情况.2 .经常深.
-
附件1矿山安全生产举报奖励实施细则(修订征求意见稿)第一条为进一步加强对矿山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监督,鼓励举报矿山重大隐患和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及时发现并消除矿山重大隐患,制止和惩处矿山违法行为,依据中华.
-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规定第一条为切实加强和规范对公司特种作业人员的管理,提高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基本技能,预防和减少事故发生,促进公司安全生产,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保证特种作业人员100%持证上岗。根据安.
-
特殊工种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电工安全操作规程3二、焊工安全操作规程4三、塔吊工和起重工安全操作规程5四、桥式起重机(天车)司机安全操作规程7五、热处理工安全技术操作通则8六、机械木工通用安全操作规程9.
-
生产技术部部长安全生产责任制1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必须服从于安全。2负贲生产车间工艺纪律的考核,并如实记录。3督促车问及时修订操作规程,并参与审核。4负责危险化学品泄漏等紧急.
-
特种作业管理办法1范0B1.1 本标准规定了运营分公司特种作业入毋的培训、考核、持证上岗和发审等工作要求.1.2 本标准适用于运营分公司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工作。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
-
物资部管理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第1条学习执行国家和行业有关标准、规范及规定,制订修订公司的物资管理办法并检查落实;贯彻执行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有关规定。第2条供施工生产使用的设备和材料,在购入时必须有.
-
相关方安全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全面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加强对相关方的安全管理,预防和减少各类事故发生,实现生产安全,特制订本办法。第二条实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第三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