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安全事故案例范文2023-2023年度六篇.docx
-
资源ID:1697318
资源大小:14.22KB
全文页数:6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5金币
快捷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
2023年安全事故案例范文2023-2023年度六篇.docx
2023年安全事故案例范文2023-2023年度六篇这样才能真正提高我们员工的安全认知能力,才能真正认识到安全管理的严肃性。只有境界提高了,才会真正重视起来,才会将安全真正放到生命至上的高度去研究、去管理、去落实,去履职履责。四、要做好各种隐患排查,防患于未然。要把无事当有事,无中生有。排查隐患重要的是要细致,要整治,不采取细致全面的方法、手段就可能对问题视而不见,就可能对发现的问题解决不彻底。我们安全管理是动态的,是24小时不间断的,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问题可能又出现了,一定要建立隐患排查的长效机制,去彻底治理解决安全隐患。五、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各有重点。公司、分厂、班组、岗位各有各的重点,自己分管范围的安全工作重点自己最清楚,这就要求大家对各自管理重点要重视起来,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办好,保证重点部位管控到位,确保实现全面安全监管,切断事故发生的链条。安全不是一个人的本!全员有责。血的教训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为了避免惨痛教训的再次发生,杜绝重大安全事故,大家一定要把安全放在首位,从思想上重视,在行动中落实,安全工作才能管控到位。要真正做到“不伤害自己,不伤害他人,不被他人伤害,保护他人不受伤害”的四不伤害。我们要时刻牢记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只有人人都来重视安全,时时刻刻关注安全,严琳认真抓好安全,公司安全工作才能真正做好。【篇五】2023年安全事故案例建筑施工一直是事故多发行业,多年来由高处坠落、坍塌、物体打击、机械伤害、触电“五大伤害”事故所造成死亡人员数量一直占死亡总数的90%左右,其中物体打击造成的人员伤亡数量一直高居笫2位(2023年占全部事故死亡人数的15.91%)o物体打击事故是指由失控物体的重力或惯性力引起的伤害事故。多为落下物、飞来物、崩块等引起的伤害。在建筑施工中,一般由砖石、工具等从高处落下,或打桩、锤击造成碎物飞溅等原因所导致的。下面,小编给大家盘点一下建筑施工现场近年来发生的几起典型的物体打击事故。O1.北京市昌平区恒均建材科技河北有限公司“12.22”物体打击事故2023年12月22日6时30分许,在北京市昌平区南口镇北京市南农水泥构件厂恒均建材科技河北有限公司钢筋加工区,丝索工站在钢筋垛上掀苫布过程中,发生一起物体打击事故,造成1人死亡。经调查认定,事故的原因是作业人员在钢筋垛码放严重超高且钢筋垛四周未加装防钢筋倾倒的安全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冒险爬到钢筋垛上作业,其冒险作业行为是该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02宁夏巨恒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11.09”物体打击事故2023年11月9日8时许,宁夏巨恒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在组织工人拆解放置在乌玛公路第A5标段K138+235.3现浇桥材料场的设备时(工程已于11月6日停工,该拆解行为属于宁夏巨恒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清场活动),发生一起事故。造成一人死亡、一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77万元。经调查认定,事故的原因是现场工人违反了宁夏巨恒通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贝雷梁拆解操作规程,且不听从劝阻,强行违章作业,是造成此次事故的发生。03北京市东城区隆福寺前街1号隆福广场整治拆除项目“8.29”物体打击事故2023年8月29日14时许,东城区隆福寺前街1号隆福广场整治拆除项目施工过程中,发生一起因高空坠物导致的物体打击事故,造成一名工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190余万元。经调查认定,事故的原因是作业工人未遵守隆福广场整治拆除工程非承重结构及装修拆除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违规进入垃圾清运通道(一层电梯井道内),直接导致物体打击事故发生;施工单位在拆除施工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施工方案,未对危险区域由专人监护并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未及时发现并消除事故隐患,也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04上海闵行区中春路9219号拆除建筑物项目“2023.1.17”物体打击事故2023年1月17日15时许,上海市闵行区中春路9219号上海国利汽车真皮饰件有限公司一工地内发生一起建筑物拆除作业过程中的被拆楼体掉落打击事故,致2名现场作业人员当场死亡。经调查认定,事故发生的原因是现场作业人员未严格按照公司施工方案进行施工,冒险作业,直接导致事故发生;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未安排专业、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对发现的安全障患问题消除、阻止不力,也间接导致了事故的发生。一桩桩痛心的事故,一条条鲜活的生命!每一起安全事故的背后,都是无数家庭的破灭,每一次血的教训,都是对安全责任血的警示。因此,在建筑施工作业过程中,如何预防物体打击事故的发生就显得尤为必要。在此,小编给大家总结一下建筑施工过程中预防物体打击事故发生的一些安全注意事项及要求。物体打击事故防范措施:1、交叉作业时,下层作业位置应处于上层作业的坠落半径之外,在坠落半径内时,必须设置安全防护棚或其他隔离措施。2、下列部位自建筑物施工至二层起,其上部应设置安全防护棚:(1)人员进出的通道(包括物料提升机、施工升降机的进出通道口);(2)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件的影响范围内的通行道路和集加工场地;(3)起重机的起重臂回转范围之内的通道。3、安全防护棚宜采用型钢和钢板搭设或采用双层木质板搭设,并应能承受高空坠物的冲击。防护棚的覆盖范围应大于上方施工可能坠落物体的影响范围。4、短边边长或直径小于或等于50OnMn的洞口,应采取封堵措施。5、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安全帽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安全帽GB2811的规定。6、高处作业现场所有可能坠落的物件均应预先撤除或固定。所存物料应堆放平稳,随身作业工具应装入工具袋,作业中的走道、通道板和登高用具,应清扫干净。作业人员传递物件应明示接稳信号,用力适当,不得抛梆。7、临边防护栏杆下部挡脚板下边距离底面的空隙不应大于IOmm。操作平台或脚手架作业层当冲压钢脚手板时,板面冲孔内切圆直径应小于25mmo8、悬挑式脚手架、附着升降脚手架底层应采取可靠封闭措施。9、人工挖孔桩孔口第一节护壁井圈顶面应高出地面不小于20OrnIn,孔口四周不得堆积弃渣、无关机具和其他杂物。挖孔作业人员的上方应设置护盖,吊弃渣斗不得装满,出渣时孔内作业人员应位于护羞下。吊运块状岩石前,孔内作业人员应出孔。10、临近边坡的作业面、通行道路。当上方边坡的地质条件较差,或采用爆破方法施工边坡土石方时,应在边坡上设置阻拦网、插打锚杆或俊盖钢丝网进行防护。11、拆除或拆卸作业应符合下列规定:(I)拆除或拆卸作业不得上下同时进行;作业区应设置警戒区域,并应由专人负责监护警戒;作业时下方不得有其他人员。(2)拆除工程中,拆卸下的物件及余料和废料均应及时清理运走,构配件应向下传递或用绳递下,不得任意乱置或向下丢弃,散碎材料应采用溜槽顺槽溜下。(3)物件拆除后,临时堆放处离堆放结构边沿不应小于1m,堆放高度不得超过1m,楼层边口、通道口、脚手架边缘等处,不得堆放任何拆下物件;12、施工现场人员不应在起重机覆盖范围内和有可能坠物的的地方逗留、休息。【篇六】2023年安全事故案例事故案例:某电力公司供电所在处理台区一处高低压共杆隐患,隐患点为IOkv高压引下线至刀闸处压线头端子打火,当时IOkv高压巳办理相应停电手续,现场电工张某在得知线路巳停电后即开始进行登杆作业,在登至电杆2/3处有低压线地方时,其头部触及400V低压线(而该低压线由另一IOkV线路变台引来),立时出现触电从高空坠落,造成双腿摔断。事故已然发生,伤者接受了痛苦的治疗,这次事故又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感受到它的无情和残酷,伤者的人生因此而改变,他今后的路不知该如何的走下去。通过事故的学习,我在为他感到惋惜和同情的同时不经在想,造成事故的原因是什么,我们该吸取什么教训,从而避免重蹈他的覆辙呢?从本次及历次事故来看,事故现象虽有不同,但导致事故都与当事人的主观因素有着较大联系:“违章、麻痹、不负责任此次事故主观上即当事人安全意识淡泊,麻痹大意所致;客观的原因诸如:工作负责人不负责、许可人许可随意,监护不到位,危险点分析不足等保证安全,首先就是要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这是保证安全的首要前提,如果我们的每一项工作都做到有章可循,有章可依的话,事故发生几率必然会大大诚小,如在一项具体工作中,工作前,认真进行危险点的分析,办理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开好班前会,将各项制度履行到位,也就是把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其次要提高思想意识,这是保证安全的根本。此事故中当事人的工作经验不可谓不丰富,技术水平不可谓不高,但还是出了问题,就是因为他思想上有了松懈,才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提高思想意识,即: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把“三不伤害”确实贯彻到工作当中,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使安全深入人心,平时工作提高警惕。另外,加强对规章制度及业务知识的学习,努力提高业务技能,这是安全的重要保证,安规、两票三制这些都是保障我们工作安全顺利开展的法宝,对此无论是管理者,还是我们员工自身都应自党的认真学习,掌握。业务知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没有它,我们工作就好比初生的孩子不会走路,雉免碰壁、摔倒。为了使我们的工作更得心应手,不致于盲人摸象,我们必须不断的学习,以适应变化更快的知识需求。还有就是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工作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人人为工作着想,为安全把关。总之,我们应该把各自好的想法落实下去,不应只流于形式,停留在口头上。2023年安全事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