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度基层党建述职报告.docx
2022年度基层党建述职报告根据会议安排,现就本人2022年抓基层党建工作贲任情况报告如下:一、履职工作特色和亮点1 .坚守政治担当,以上率下履责齐抓。认真履行党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职责,组织召开党委会议26场次,第一时间传达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中央和省、市、县委基层党建部署要求,专题研究“四抓两整治”“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等工作,制定了党建重点任务清单推进“四抓两整治”任务清单,指导推动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严格执行党员领导干部基层党建联系点制度,8名党委班子成员定点包抓,10名中层部门负责人全员包抓,实现了10个党支部全部覆盖、精准督导。组织开展基层党建专项督查、观摩交流2轮次、现场推进会3场次,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用好通报、约谈等办法,有力促进了基层党建责任制落实。2 .对标攻坚提质,建强组织固本培元。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克服经费困难,坚持人、财、物向基层支部倾斜,深入实施“头雁”队伍育强培壮行动,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两委”班子成员提质拓能培训班3期,扎实组织开展农村冬季集中教育、党员冬训等活动,多层次开展研讨交流,做到党员教育全覆盖。圆满完成村“两委”换届工作,选配“双好双强”型党组织书记5名,实现了年龄、学历“一降一升”。全面推行党组织和党组织书记任期、年度承诺制,依托“*党建”常态开展线上调度督查,党内组织生活更具实效。将党员志愿服务、廉政教育纳入“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大力整治党员信教参教和涉黑涉恶问题,对*名党员常态化全覆盖摸排,持续加强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显著提升。3 .聚焦短板不足,固强补弱全面提升。针对上年度党建述职评议中指出的3个问题,专题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从压紧责任链条、支部达标创建、完善管理机制等方面制定9条整改措施,逐项推进整改,进一步补齐了基层党建工作短板。通过专项学习、研讨交流、读书班、参加专题组织生活会等多种方式高标准推动党员承诺事项办理358项,办理率达到100舟。结合建党IO1.周年,谋划确定5项庆祝活动,广泛开展“两优一先”评选表彰活动,核定颁发“光荣在党*年”纪念章老党员7名,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4 .突出融合互促,强化党建引领作用。坚持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全力以赴抓项目、抓招商、抓投资,三项经济指标和“三项奋进之笔”全部超额完成,深入实施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十乡百村千家万户”创建行动,土坯房建设示范点全面建成,全镇环境面貌焕然一新。整合村集体经济项目,5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全部达到5万元以上,2个村达到10万元以上。紧盯“生态*”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作用,积极培育壮大特色林果、文化涨游等富民产业,今年新增特色林果面积*亩,全镇特色林果面积稳定在*万亩,培育市场经营主体IO1.家,排名乡镇前列,实施“土地租赁+返聘务工”的劳务输转新模式,输转劳动力*人,实现劳务收入*万元,建成*村二期暨*文化园,成功举办*等系列活动,有效增加了群众收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严峻形势,高质量完成疫苗接种、隔离管控、三轮次核酸采样等重点任务,成立1个临时党支部,坚守*疫情监测点,累计检测*多车次*万人,坚决守好了*,镇党委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抗击新冠肺炎先进集体”,被省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问题:一是部分村党组织党建工作载体还不完善,党建与中心工作结合不紧密,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作用不明显;二是个别基层党支部标准化建设和党员管理上还有差距,个别农民党员纪律意识还有待提高;三是个别基层党组织党内政治生活还不够规范,实效性不强、流动党员参与率不高。存在问题原因分析:一是党建工作抓细抓长用心用力不够。对基层党组织对党建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方面缺乏研究和创新。特别是对农村人才培养这一类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用力不足。二是对党员教育管理的重视程度还是不够。注重“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党内组织生活的落实,放松了对实际效果、功能发挥的严格把关,组织生活出现被动应付、议题单一、只学不研等表面化、形式化的问题,党员在党性意识薄弱、思想认识不高等深层次的痼疾没有通过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得到有效根治。三是督查指导还不够深入。对党建工作面上抓得多,跟踪落实少,监督形式单一,基层党建督查考评机制还不完善,压力传导、追责问责还不够经常,个别基层党组织党建任务落得不细不实。三、下一步工作思路和主要措施1 .强化担当抓牢主业。持续用力推进“四抓两整治”和“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成果巩固,坚持“一切工作党建引领,一切困难党建破题”,以管好书记、建强队伍、做优阵地、解放思想为主要内容,对标抓好抓实村党组织建设。持续用力先锋引领效应释放,创新党建工作载体,积极培育党建品牌,通过开展对比交流、业绩观摩、典型培树等方式,多措并举提升支部引领发展的能力和水平。2 .从严管理建好队伍。把握组织生活学习教育、议事决策、志愿服务三个重点,在充分利用“*党建”信息化平台进行线上调度的基础上,通过学、说、研等方式,提高组织生活实效。突出抓好党组织书记党建业务培训和能力培养,年内举办村党组织书记和村“两委”班子成员培训班4场次,开展赴外观摩学习2场次以上,切实提升村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引领发展和谋划发展的能力。3 .服务中心强化引领。持续深入开展解放思想大讨论、“学优秀、树标杆、走前列”等活动,引导全镇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形成发展共识,凝聚发展合力。探索推行“党建+人才”工作模式,把抓好乡村人才供给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建立一支懂技术、会经营的产业人才队伍,使乡土人才在新兴产业发展和乡村振兴中发挥桥头堡和排头兵的作用。大胆实践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实现形式,通过项目支持、资金奖补等方式激励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力争2023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10万元以上村达到*个,15万元以上的村达到1个。4 .健全机制互促共融。抓好标准化建设,对照年度党建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抓实基础工作,强化机制创新,发挥党的政治优势,挖掘党建无穷潜力,牢固树立“抓党建促发展”的工作思路,将基层党建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形成党建与经济互促共进的良好局面。紧盯“生态西洞”目标,大力发展特色林果、文化旅游两大产业,强化社会治理,让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奋力开创党建工作新局面。某县在乡村振兴暨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交流会上的发言今年以来,我县紧盯“八个美丽”,做好“四篇文章”,做实“两项”行动,着力打造具有我县特色的2条乡村振兴示范带和4个县域门户。一、着力“带”,压实各方责任。县成立了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指挥长的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指挥部,制定县2024年乡村振兴示范带及和美乡村包抓贲任清单,压紧压实工作责任,形成了县级领导和包抓单位包村推进工作机制。24名县级包抓领导每周下沉包抓村2次以上,现场调度,推进落实。充分发挥行业优势,24家包抓单位在资金、项目、人员等方面倾力支持,186名干部下沉攻坚,协同推进。300余名乡村干部分工明确、重点突破,全身心投入示范带建设,掀起了推进示范带建设的热潮。二、聚焦“绿”,创建绿美乡村。县以示范带建设为纽带,推行“6W+1H”工作法(即:钱从哪里来、种植什么树、什么时间种、谁来种、种在什么区域、谁来管护,工作如何推进以及责任怎样落实),建立健全绿化管护长效机制,按照“村村万树绿美乡村”的要求,重点在村庄“五边四旁”植绿增绿。投资1400余万元,种植林木59万余株、花草6900余平方米,协同构建“林和居相依、林和人相融”的高品质乡村绿美示范带。同时,开展“最美庭院''最美菜园'+N示范户”评选活动,示范带内村庄创建“最美庭院”“最美菜园”及“小花园''"小果园”“小绿地”等示范户达到4(H以上,全力打造推窗见绿、出门见景、留住乡愁的乡村振兴示范带。三、突出“变”,增靓乡村颜值。县进一步健全完善示范带农村人居环境长效保洁机制,坚持推行周末全员大扫除,垃圾转运车辆定时走街串巷,收集户里垃圾,村级保洁员、公岗人员全天在岗、及时清理,彻底清除村庄环境卫生死角。切实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广泛发动群众全面参与、投工投劳,从“站着看”变为“携手干”,彻底整治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排乱倒等情况,示范带正在实现美丽蝶变。目前,“三清理”13384.81吨,“三拆除”1568处4.8万平方米,“三整治”2981处,示范带村庄颜值持续增靓。四、推动“融”,打造美丽产业。县持续推动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投资1亿余元持续做大做强水润玫香带苦水玫瑰和满城渔歌带娃鲫鱼、有机蔬菜等特色产业,注重产销对接,做深产业链条,做强都市有机农业,健全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助力群众稳定增收。充分发挥苦水国家非遗高高跷、太平鼓及“二月二”“四月八”等民俗节日,全面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用“工业锅”炒香“农业菜”,用“农业菜”吸引“文旅人”。积极打造全新农村产权交易中心,构建形成“一平台、双闭环、三位一体”农村产权交易体系,盘活资源资产,激活发展动能。今年一季度,完成土地流转3.97万亩,交易金额达5325万元,占全市交易量近50%以上。五、深化“治”,提升善治水平。县坚持党建引领,统筹推进细胞、头雁、先锋、强基“四大工程”,扎实开展“结对帮扶爱心甘肃”“一亲三心”等活动,“2带4门”20个村全覆盖创办爱心食堂、创建“田字型”基层治理示范村。不断健全完善共治、自治、法治、德治、善治“五治一体”的基层治理新模式,高标准践行“枫桥经验”。持续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做实做细诉调、警调、访调“三调对接”,信访事项同比下降50%o广泛开展乡村文明行动,推行“白事一碗菜、红事一杯茶”,大力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示范带村庄“内在美”得到全面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