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交易发展与思考.docx

    • 资源ID:1518816       资源大小:62.55KB        全文页数:34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7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7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交易发展与思考.docx

    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交易发展与思考摘要历经多年摸索,当前,我国能源领域已形成绿证交易、绿电交易及碳市场交易三种机制并行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交易格局,为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与此同时,由于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建设仍处于发展初期,目前还存在着运行机制不够完善、交易品种不够丰富、社会影响力有待提升等问题,亟待实现进一步完善提升。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自2021年9月绿电交易试点工作启动以来,全国绿电绿证交易规模稳步提升。当前,我国能源领域已形成绿证交易、绿电交易及碳市场交易三种机制并行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交易格局,市场交易规模快速提升,交易品种日益丰富,供需两侧潜力加快释放,有力支撑我国绿电消费水平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步伐不断加快。一、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交易发展概况从2017年我国首次开展绿证核发及自愿认购试点,到绿证、绿电交易成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配额制的重要辅助手段,短短几年间,我国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从市场规模、交易方式到市场机制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据国家能源局公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0月底,我国已累计达成绿电交易电量878亿千瓦时,核发绿证1.48亿个,绿电绿证交易规模稳步扩大。当前,推动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已成为我国积极推进能源绿色转型、保障风电及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一)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是行业发展的内生需求得益于国家持续、有力的政策支持,近年来,我国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行业装机规模快速扩大,资源利用水平持续提升,实现了从小到大到强、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跨越式发展。早在2006年,我国就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通过确定总量目标,逐步构建全额保障性收购、可再生能源电价、专项资金支持等政策体系,为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后续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其后,我国连续发布新能源新增项目年度上网电价政策,为加快推动风电、光伏发电行业技术进步、度电成本下降奠定重要基础。与此同时,我国于2016、2017年先后建立的风电投资监测预警机制和光伏发电市场环境监测评价机制,为促进行业健康发展、引导企业理性投资发挥了重要作用,护航风电、光伏发电行业持续保持高速、健康增长态势。2019年,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正式建立,要求各省级行政区域的年度电力消费须达到最低消纳责任权重,为促进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健康发展、持续推进能源绿色转型提供重要政策保障。当前,以风电、光伏发电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成为我国新增电源装机的主体,持续保持快速增长态势。尤其2023年以来,风电光伏发电合计装机规模在年内连续突破7亿、8亿、9亿、10亿千瓦大关;全国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规模继6月突破13亿千瓦,在10月底再创新高突破14亿千瓦,达14.04亿千瓦。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我国水电累计装机42134万千瓦,风电累计装机41283万千瓦,太阳能发电累计装机55762万千瓦,可再生能源发展潜力巨大。与此同时,可再生能源行业也在经历成长阵痛。首先,快速扩大的装机规模在带动行业发展不断加快的同时,远超预期的发展速度也对中央财政带来巨大压力。统计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可再生能源补贴缺口已分别达到100O亿元、1500亿元、2331亿元、3000亿元以上,且缺口仍在持续、快速扩大。为缓解企业现金流及中央财政压力,可再生能源行业亟需通过市场化手段缩小、解决财政补贴资金缺口。其次,快速增长的、以风光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波动性、间歇性等特性,易对传统大电网的有序运行造成强力冲击。同时,以“三北”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富集区,禀赋优越而消纳能力有限,资源错配等问题对可再生能源可持续健康发展带来新一轮考验。多重因素叠加影响下,电力市场交易被视为提升地方消纳能力、优化可再生能源电力资源配置的一条有效途径。然而,需要说明的是,在2015年左右,我国电力中长期交易的规则及交易方式主要是针对火电机组的运行规律、特性而设定,与可再生能源电力多少有些“脾胃不和”。于是,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相关部门的积极推动下,我国电力市场交易机制进行了多次革新,丰富市场交易品种,创新市场运行机制,为推动电力消费结构绿色转型奠定重要基础。(一)我国逐步形成绿证、绿电、碳市场并行的市场交易格局当前通过市场交易扩大风电、光伏发电消纳能力,已成为全球各国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措施。近十余年来,我国持续推动电力市场机制创新,为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构建了越来越友好的发展环境。2017年,我国可再生能源参与电力市场交易的第一种模式一一绿证开始试行核发及自愿认购。尽管当时构建的只是自愿认购市场,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绿证完成了在我国能源领域的第一次亮相。2019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通知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保障机制,并发布了各省级行政区域需要承担的可再生能源电力最低消纳责任权重,明确自愿认购绿证对应的可再生能源电量等量记为消纳量。自此,绿证作为配额制的辅助手段之一,由自愿认购转向强制交易,重要性及社会影响力快速提升。伴随着风电、光伏发电项目补贴退坡速度的不断加快,“十二五”“十三五”交接之年,通过电力市场交易拓展新能源企业盈利空间的呼声愈发强烈。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关于2021年新能源上网电价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新建项目可自愿通过参与市场化交易形成上网电价,以更好体现光伏发电、风电的绿色电力价值”,鼓励风电、光伏企业利用绿电交易模式提升盈利能力,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在这种形势下,2021年9月7日,全国绿电交易试点正式启动,来自17个省份的259家经营主体参与了此轮交易,首批合计成交电量近80亿千瓦时,我国绿色电力交易的大幕正式拉开,由京津冀、浙、滇、粤等“零星”几地向全国蔓延。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全年绿证交易数量969万个,对应电量96.9亿千瓦时,较2021年增长15.8倍。历经多年摸索,当前,我国能源领域已形成绿证交易、绿电交易及碳市场交易三种机制并行的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交易格局。这三种机制,在政策目标、市场规则、参与主体等方面求同存异,为推动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二、我国绿色电力证书发展概况绿色电力证书是我国可再生能源电量环境属性的唯一证明,也是认定可再生能源电力生产、消费的唯一凭证。作为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凭证,1个绿证单位相当于100O千瓦时的可再生能源电量,主要用于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核算、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认证等。目前.,我国的绿证交易主要是依托于中国绿色电力证书交易平台及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广州电力交易中心开展。伴随其核发范围及市场交易规模的持续扩大,绿色电力证书有望为提升我国风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消纳能力、推动行业健康有序发展作出积极贡献。(一)我国绿色电力证书影响力持续扩大伴随“双碳”工作的日益深入,近年来,我国持续加大改革力度,健全完善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引导能源领域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为加快形成能源绿色消费观念,2017年,我国开始试行绿证核发和自愿认购制度,并于2019年将风电、光伏发电平价上网项目纳入绿证交易范围,进一步扩大绿证覆盖面。数据显示,从2017年7月到2020年底,全国累计核发绿证约3017万个,累计认购数量约为6700个,认购率仅有0.02%,市场活跃度较为低迷。为提升绿证消费需求,2021年1月1日,绿证作为配额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自愿购买转为强制购买,当年即核发绿证876.6万个,交易数量61.3万个,认购率升至7%。尤其是2022年8月,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增可再生能源消费不纳入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了绿证是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量认定的基本凭证,且原则上可以转让,有效刺激了绿证市场的需求和流动性,在2022年的最后5个月核发绿证近1400万个,是前7月核发量的2.1倍;绿证交易量达757万个,是前7月交易量的3.6倍。2023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能源绿色电力证书全覆盖工作促进可再生能源电力消费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绿证的权威性、唯一性和通用性,并实现了对可再生能源电量绿证核发的基本全覆盖,我国绿电消费的公信力持续提升,消费需求持续扩大,对于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营造绿色消费环境、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助力经济社会全面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快电力现货市场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分布式新能源装机占比较高的地区推动分布式新能源上网电量参与市场。目前,我国绿证已纳入国际绿电消费倡议1(100%Renewab1.eE1.ectricity,简称RE1.OO)的认可范围,在国际社会和跨国企业间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对我国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形成积极影响。20172月,ED事发展改革委.财政部.B1.家函S丽合发布关于位行可有生腐源绿色电力证书搐发及自电认购交虱IMf1.r的通知UB开始试行可再生IS电力证书的移发及RH1.认南工作.20191月,国家发晨注事娶.BB季能源«!发布关于枳极推进风电、光伏发电无扑贴平价上网有关工作的通旬用,将风电.光伏发电平饵上网项目和低饰上网康目纳入爆证核发范圉.5月,国家发改革委.IS率能iSJH合发布关于It立健全可再生吟电力消明保机制的通知.明市场主体可通说购买绿证完成清纳贵任权.9月,家电网.甯方电丽舍后响次绿色电力交易,共17个黄饰259InB场主体参与.达成交易电7935亿千瓦的,开层了残缘电消费惭模式.8月,IS家发展改革委.n*mita.承能源同联合印发关于迸一步做好厢S可再生神湎舞不纳入Ig厚利责总mm美工作的通知,明以鼻庇作为可再生髭通电力消费认定的本凭证,皿金OhA的库证体系./20237月.E1.家发展改革柬.财政部.国家幡BJW自印发关于做好可再生幡事爆色电力证书金燕工作碇迸可再生修S电力消费的通知.迸一些拓展建证楼友范IB及交易平台,明一班/段爆证仅可交易一次,为进一步十大It电供tt.促遂撑电消费定口砒.资料来源:根据公开资料整理图1我国绿证交易发展历程(2017-2023年)(二)我国绿色电力证书市场交易体制持续完善1、绿证交易市场规模稳步扩大从2017年首次启动至今,我国绿证市场大体上经历了自愿认购、消纳责任履行、消费量核算三个阶段。其中,20172020年是自愿认购阶段,绿证仅向中央财政补贴目录内的陆上风电及集中式光伏项目核发,认购价格由买卖双方自行协商或者通过竞价确定,但不得高于证书对应电量的补贴金额,绿证售出后相对应的电量不再享受补贴。在这一阶段,由于政府定价相对较高且经营主体自愿选择,只有数量极少的新能源企业会选择放弃补贴而改为通过绿证来获取收益。数据显示,2017-2020年,我国绿证的认购率不足1%,经营主体认购意愿不强,市场交易流动性匮乏,基本处于“有量无市”的冷清状态。2021年1月1日起,配额制下的绿证交易开始实施,我国绿证市场也进入了消纳责任履行阶段。在这一阶段,除了能够作为补贴替代,绿证还成为可再生能源消纳责任的两种替代性履行方式之一,市场规模实现明显增长。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一阶段,购买绿证并非企业达到能耗考核目标的唯一途径,绿证的市场交易激励机制和强制机制没有出现明显优化。从实际成交数据来看,2021年,我国绿证年度交易量613000个,实现明显上升,但整体交易率仍然偏低,认购率仍为个位数,仅达7%。进入2022年后,绿证市场进入消费量核算阶段,其重要性、交易方式等得到了一系列国家政策文件的明确认可,市场规模及经营主体积极

    注意事项

    本文(我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市场交易发展与思考.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