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项目建设工作报告.docx
2024年项目建设工作报告项目建设工作报告篇1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完善城镇基础设施,健全城镇服务功能,改变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和专业市场的发展,壮大经济实力,扩大城镇规模,拉大城镇框架,以城乡一体化改革试点规划为依托,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计划实施以下项目:一、城镇化项目的基础条件新民镇位于彬县县城东北24公里处,是彬县历史上三大古镇之一。全镇辖22个行政村,123个村民小组、7378户、万人,总耕地面积万亩。镇域机关、企事业单位31个、暂住人口4000余人,镇域面积87平方公里。全镇国民生产总值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801元。镇平均服务半径为12公里,集市贸易活跃,逢集日临街摊点680余个,从业人员达到2600多人,日交易额50万元以上。1985年元月1日撤乡建镇改原新民乡为新民镇,元月将原曹家店乡并入新民镇,使新民镇规模更大,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及区位优势更加明显。二、城镇化项目的现有框架新民镇1飒镇建设以东西、南北街道为骨架,形成4条主街道,6条次街道,5个十字、二条环镇路。东西街道全长米,南北街道全长940米,主街道红线宽32米,其中车行道1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9米;次街道宽24米,车行道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6米。街道两侧建筑为两层以上楼房,突出商贸功能。目前已建成服装鞋帽市场一个,总投资200万元,共有商业门铺102间,解决了近40人的就业问题;建成丰彩超市和心连心超市两座,共投资340万元。街道固定商业门店720个,固定摊位140多个,微型出租车100多辆,固定公交班车12辆。城镇建设骨架已经形成,街道两侧门店建设基本完成,城镇经济比较繁荣,镇区建设面积已达到平方公里。三、小城镇建设的指导思想及目标任务1、指导思想新民镇飒镇建设暨经济综合开发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全面贯彻落实县委XX届六次全氯扩大)会议精神,以发展4城镇经济为中心,以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为目标,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优化农村经济布局,从而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启动农村市场,加快农村工业化和农村城市化进程。2、发展方向新民镇地处新民嫄三乡镇中心位置北与甘肃正宁县相通东与旬邑县相临地理位置优越,区位优势明显,是新民嫄最大的物资集散地,集市贸易有着悠久的历史,属典型的边贸型41飒镇。果、畜、烟、草、菜等支柱产业发展快,规模大,品质优。因此从地理位置、自然条件、经济状况和发展趋势等因素分析,新民镇是以农副产品交易为主的农贸型小城镇。3、发展目标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步伐,完善城镇建设基础设施健全城镇服务功能改变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加快非公有制企业和专业市场的发展,壮大经济实力,扩大城镇规模,拉大城镇框架,以城乡一体化改革试验点规划为依托,到XX年底使镇区内常驻人口达到5500人,规划占地100亩的居民小区两个,建成饮食市场,蔬菜市场,牲口交易市场和剧院的百货批发市场,逐步形成新的商饮三务业新格局。拓宽史店南街、北街,新南街和面粉厂十字接北环路街道,以满足城乡商品流通的需要,使镇区内主要街道全长达到公里。并使规划区内新建的街道、居民区、机关单位全部绿化成花园式单位。建成一个完善的排水系统,建成街道照明系统,完成街道亮化工程,建成高标准公共厕所4座,使城镇建设面积达到平方公里,集市贸易年交易额达到8000万元,实现税金650万元。四、新民镇小城镇建设原则及XX年主要建设内容1、建设原则新民镇/J飒镇建设依据新民嫄煤化工业园配套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坚持老街道改造与扩大规模相结合的原则,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体现特色,科学组织,强化管理,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坚持高标准、高起点,逐步向农村市场化、农村城市化、城乡一体化的路子迈进。2、主要建设内容街道道路改造和人行道铺设工程。主要对东西、南北大街的主街道公里的人行道用花砖铺设,面积万平方米。预算资金元,财政评审万元。经咸阳知含招标公司委托,招标价为万元,目前已招标。根据我镇实际,经党委会讨论,初步拟定为渗水砖铺设,需增加成本价元,合计投资元。街道亮化工程。街道亮化工程按照规划设计,公里主街道采用双侧50米对称安装太阳能路灯130盏,预算资金元,财政评审元。街道绿化工程。完成公里街道两侧行道树栽植、米K及街道绿地建设,预算资金元,财政评审元。街道排水工程。新民镇街道排水管道总长4513米,采用雨污水合流制排放,预算资金为万)Go街道公厕建设。计划在东、西、南、北四条主街道各建成一座标准公厕,每座占地100平方米,共投资需20万元。面粉厂十字北段拓宽改造工程。面粉厂十字北段全长320米,建成宽24米,其中车行道12米,两侧人行道各宽6米的街道,建成二层砖混结构商业门店180间(3960平方米),计划投资需32万元。史店南街拓宽改造工程。史店南街拓宽改造工程共长620米(今年新建332米),宽32米,其中车行道24米,两侧人行道各宽9米的街道,建成二层砖混结构商业门店190间(4180平方米),计划投资需57万元。拟建蔬菜市场一个。计划在北街建成一座占地4000平方米,大棚式蔬菜市场,概算资金约80万元。以上工程计划总投资元,已争取扩大内需中央预算投资350万元,目前资金缺口元。所有设施建成后,可增加街道长度公里,累计达到公里,镇区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可容纳人口5000人。五、建后效益1、经济效益。建成后年可增加集市贸易额400万元,年增加国民生产总值300万元,人均增收100元。2、生态效益。工程完成后可使镇区内绿化及绿地面积趋于合理,环境卫生得到彻底治理,使生态环境内部关系和谐,生态平衡,良性循环逐步形成。3、社会效益。新民镇将成为彬县第一镇,以此为依托,会迅速带动其它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全镇经济大发展,市场更繁荣,人民更富裕,社会更稳定,不断促进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对改变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全方位增加农民收入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社会效益。项目建设工作报告篇2一、项目基本情况及评价范围(一)项目概况1.项目背景按照卫生部20xx年医疗机构基本标准规定和妇幼保健院、所建设标准,县级妇幼保健院住院床数为20-49张,每张病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5m人均建筑面积约为40nf从麻江县妇幼保健院当时状况看,麻江县妇幼保健院病床数严重不足,仅有15张床位,并且病房面积狭小,每间病房平均面积不足15nf,房屋格局也不合理,远远不能达到新形势要求的卫生费服务体系和医疗保健体系标准。因此,麻江县妇幼保健院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省发展改革委有关文件的要求,申请w三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拟全面该站其业务用房落后简陋的现状,以推动全县妇幼卫生工作的健康发展。2项目规划和立项批复概况项目前期规划:麻江县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建设场址在麻江县新成区环城东路二号线旁,麻江县妇幼保健院院内,不需拆迁和新征土地,项目建设场地平整,基础配套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新建1栋住院部综合楼4层,占地面积约640nr-,长40m,宽16m,层高3m,建筑面积320011计划项目建成后住院部病床总数达50张。立项批复概况:20XX年09月14日麻江县发展和改革局文件"麻发改社会20xx33号”麻江县发展和改革局关于麻江县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初步设计的批复。(1)建设规模:新建住院部综合楼1栋(内设住院部大厅、游泳抚触中心、急救室、手术室、隔离分娩室、待产室、器械室、病房、护士站、值班室、办公室等功能室和辅助用房),总建筑面积为3374.53m(2)项目总投资:946.77万元;(3)建设地点:麻江县杏山镇城关村。3 .项目建设概况此项目参与的单位有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项目主体建设方为贵州景Il腱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于20xx年04月20日取得中标通知书,20xx年04月21日签订合同。麻江妇幼保健院建设项目于20xx年底完工,于20xx年3月正式入驻,入驻前未做验收。4 .妇幼保健院现状妇幼保健院现有住院部综合楼1栋,共5层,其中1-4层已经对外开放,第5层处于毛坯状态。内设放射室、B超室、内二科、新生儿科、产科、手术麻醉科、办公室等。目前住院病床有30张。(二)项目绩效目标根据贵州省发展改革委关于下达贵州省重大疾病防治设施建设项目20xx年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通知(黔发改投资(20xx)1087号)精神和麻江县妇幼保健院的实际情况,有效改善麻江县及其周边地区居民特别是广大妇女、儿童的医疗条I牛,改善医疗环境,大力推进卫生室事业的改革和健康发展。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一)绩效评价目的对该项目进行绩效后评I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财政预算资金的实际使用状态,检验项目是否实现了立项时的建设目标:有效改善麻江县及其周边地区居民特别是广大妇女、儿童的医疗条I牛,改善医疗环境,大力推进卫生室事业的改革和健康发展。同时确保财政预算资金投入形成的基本建设项目质量情况,查找项目建设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总结项目取得的经验,推进基本建设类项目绩效评价工作的进一步完善。通过绩效评价,掌握项目决策情况,包括项目立项(立项依据必要性、立项程序规范性)、绩效目标(绩效目标合理性、绩效指标明确性)、资金投入(预算编制科学性、资金分配合理性);项目过程,包括资金管理(资金到位率、资金使用率、资金使用合规性)、组织实施(管理制度健全性、制度执行有效性、政府采购规范性、项目自评、合同管理、项目监理、项目验收)、项目产出,包括产出数量(实际完成情况、床位使用率)、产出质量(质量合格率)、产出时效(完成及时性)、产出成本(成本节约率);项目效益,包括项目效果(社会效益、病人对项目满意度、医院工作人员医生对项目满意度、患者家属对项目满意度)。(二)绩效评价依据、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方法1、绩效评价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2)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中发20xx34号)、财政部关于贯彻落实的通知)(财预(20xx)167号)、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实施意见(黔党发20xx29号);(3)预算绩效评价共性指体系框架(财预(20xx)53号)、项目支出绩效评价管理办法(财预(2Oxx)10号)、贵州省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和贵州省省级财政资金审批管理办法(暂行)(黔府办发20xx)34号)、贵州省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实施细则(试行(黔财预20xx63号)、贵州省预算绩效管理实施办法(黔财绩(20xx)5号)、贵州省省级部门预算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实施办法(黔财绩(20xx)8号)贵州省省级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黔财绩20xx10号)、麻江县部门预算支出绩效评价实施办法(试行)(麻财通(20xx64号);(4)相关项目绩效目标、资金下拨通知、实施方案、资金及项目管理办法;(5)中央、省相关政策规定和财务会计制度。部门职能、中长期发展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项目规划。行业标准及专业技术规范等;(6)预算、可研、评估,决算、审计,稽查和验收等报告;(7)其他相关资料。2、评价指标体系3、评价方法本次绩效后评价是对项目执行情况进行全方面的综合性评价,通过制定评价指标体系,收集和分析项目绩效信息,从项目决策、项目过程、项目产出和项目效益四个方面进行逐项打分和结果评定。评价工作的内容主要是通过收集项目工程资料、开展问卷调查和访谈、现场勘察核对。通过对收集资料的整理、检查、核验、计算、比对,对项目相关各方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得到的信息,结合评价指标体系,对该项目进行全面的审视和评价。依照评价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