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样本.docx

    • 资源ID:1294789       资源大小:129.91K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9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9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样本.docx

    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方案关键字:监控系统监控系统方案电力监控变电站监控监控工程视频监控一、概述电力行业是国家经济的大动脉,在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国家投巨资完成了城网和农网两级电网的改造,为进入二十一世纪,实现“九五”期间的宏伟蓝图打下了基础。为此应采用先进高效的生产管理实现电力系统的全行业的遥控、遥测、遥调、遥信和遥视五遥管理,确保电网的长期高效安全运营。同时,随着无人值守变电站管理模式的全面推广,在监控中心经过现有的电力通信网对所属变电站实现远程实时视频监控、远程故障和意外情况告警接收处理,可提高变电站运行和维护的安全性及可靠性,并可逐步实现电网的可视化监控和调度,使电网调控运行更为安全、可靠。变电站远程图像监控系统可招变电站的各个监视点,如主控制室的设备运行情况、主变、断路器、隔离刀闸等的运行状态实时图像、防火防盗等智能设备报警信息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人员可经过实时图像和远动信息对变电站的运行情况进行综合监控、分析,减少人员现场维护的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和远程监控技术进行的“遥视”化管理,有效促进了生产管理水平的进步。二、用户需求和需求分析1.当前针对该变电站要求,对电厂下属三个区内的所有无人值守变电站实施网络远程监控。Z在每个区内设置独立的主站监控中心,分别对所属变电站内各个监控点进行集中网络监控。要求具备图像监看、云镜控制、集中存储、回放检索、报警管理、智能联动、模拟电视墙切换、多级用户管理等功能。3.同时对于一些超级管理用户,可在权限内监看各个区内的部分或全部图像,以及相关控制、检索权限。4-基于以上用户需求,采用以“集中存储和多级用户管理”为特点的“1DRS分布式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系统平台”来实现用户需求。三、设计原则实用性及可靠性原则在本次远程监控系统工程中,我们首先考虑的是实用性和可靠性,遵循面向应用、注重实效、急用先上、逐步完善的原则,以确保使用的技术及设备成熟可靠。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工程中,应该充分考虑系统的可靠性。在整体设计时关键部位必须有充分的备份措施,对于重要的网络部位应当采取先进可靠的容错技术。在本项目中,我们所设计采用的设备无论是集成的外购产品,还是自行开发设计的产品都经过严格的选择与测试。外购产品全部为国内外具有良好声誉、良好产品质量及售后服务信誉的名牌产品。自行开发设计生产的产品及软件全部都是经过国家权威部门实际测试与使用的产品,并经过严格的器件筛选及老化实验,充分保证了设备及系统的可靠性。先进性、成熟性与可扩展性原则在满足实用性原则的基础上,并结合XX集团的实际情况,我们选用先进的设备、优化的结构、综合布线方式及多媒体控制技术,力争将系统的技术水平定位在一个高层次上,以适应新世纪现代生产管理发展的需要。系统建设适应行业发展,充分考虑XX集团公司的特点,在整体设计、设备配置、通信方式、管理方式、维护方式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先进性,采用国际标准的同时又是成熟的技术。系统具有良好的可扩展性,充分保证能够将今后增加的新设备和新功能简单方便地与原有系统相结合。开放性和标准化原则系统中所采用的布线设计、通信协议、系统设备及布线材料都符合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工业标准和各类标准及相关行业标准。充分利用不同网络的优势,招它们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信息交换和设备互操作创造有利条件。系统结构设计及布线材料符合ISO/IEC11801综合布线标准及CECS:72/97国家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设计规范。网络系统硬件设备选型、施工、安装符合ISO9()()2标准。经济性原则在完成系统建设目标的基础上,力争用最少的投资,取得最大的效益。在网络设计、设备选型上,采用高性能价格比的方案和设备,不但使资金的投入、产出比达到最大值,而且要降低整个系统的运行成本,以较低的人员与资金投入来维持系统的正常运行。可维护性、可管理性原则网络设计和设备选型应具备实施安装方便、配置方便等特点,尽可能采用先进的、直观的管理手段,能够合理配置、均衡和调整网络资源,监控网络运行状态,控制网络运行。我们设计的监控系统除要有很好的可靠性外还应有一定的故障自检和系统恢复能力。工程施工前提供详细布线设计图纸;施工结束后,招提供给用户所有安装及施工图纸、技术资料,便于用户维护和使用。网络继承性原则在网络的建设中,应在总体方案设计、结构化布线、设备安装过程中,尽量利用已有设备(如已安装的前端设备,已建网络平台等),并保证对已有系统不加改进即可顺利入网,如必须对已有系统更新、升级等,必须尽可能在不影响业务的前提下减少改动内容,保护原有投资。灵活性原则我们所提供的系统设计方案具有较强的灵活性,由于我们采用了标准化的布线方式及设备,便于系统扩容和设备的更新,如可方便地将传感器侦测、报警联动录像等功能接入本系统。四、设计依据本系统方案设计遵循”功能齐全,技术先进,实用可靠,扩展性好,有利管理,投资合理”的原则,完全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有关条例和规范,包括:GBJ115-87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50198-94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12322-90通用性应用电视设备可靠性试验方法GB12663-防盗报警控制器通用技术条件GB4798.4-90电工电子产品应用环境条件无气候防护场所使用GB2423.10-89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GB/T17626.2静电放电抗扰度试验GB/T17626.3射频电磁场辐射抗扰度试验GB/T17626.4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GB/T17626.5浪涌(冲击)抗扰度试验GB/T17626.6射频场感应的传导骚扰抗扰度GB/T17626.8工频磁场的抗扰度试验GB50217-94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IEC364-4-41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标准GB/T14429-93远动设备及系统-术语ITU-TH.323网络电视电话系统和终端设备标准ISO/IECJTCH.264视音频编解码标准-视听对象的编码ITUH.264视音频编解码标准IEEE802.3IOBASE-T以太网接口标准IEEE802.3U100BASETX快速以太网接口标准五、系统组成1.整体系统组成本监控系统由站端部分、区主站监控中心、网络客户端三部分组成。具体为:1)站端部分每个区的变电站配置一套站端设备,包括图像、报警、消防信号的前端采集。采集到的所有信号经过视频线、光纤集中传输到站内机房的嵌入式网络视频服务器上,进行本地储存。同时,网络视频服务器经过站内专用信道将信号上传到所属改区主站的监控中心。2)区主站监控中心每个区设立一个独立的监控中心,共3个区主站监控中心,分别是A区、B区、C区。每个区主站监控中心设置中心服务器、视频工作站、电子地图/报警管理主机,对下属所有变电站的站端设备(信号)进行集中监控录像和报警管理。同时,视频工作站作为视频转发服务器,可根据需要可授权部分网络客户端用户进行网络远程监控。3)网络客户端网络客户端用户必须登陆监控中心的服务器,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完成身份验证后方可实现远程监控。2 .整体系统框架图IDRS分布式网络视频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原理框图管及上机*IlHCS-MdratMrll>KVk<*共工作砧HJtTfTtt空''ft±程舞工作站三iM工作站判济3 .A区共有11个变电站,具体分布及监控点配置要求(略):图像采集部分:49台室外智能球、61台室内智能球、4台红外重型智能高速云台摄像机。摄像机总数114路。报警采集设备:26个烟感探测器(电缆间6个)、12对红外光束对射探测器。网络视频服务器:A区共11个变电站,共需要12台网络视频服务器。2)区主站监控中心设备中心服务器:用于对该区内所有变电站的站端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配置信息管理、视频工作站管理、电子地图/报警主机管理、设备运行状态检测、进行日志记录等集中管理功能。视频工作站:为网络监控终端(客户端)进行视频源转发功能,同时进行图像远程监看、画面分割、图像轮巡、云台镜头控制、网络存储等功能。电子地图/报警管理主机(电视墙主机):将区内所有变电站的所有图像以坐标方式定位在电子地图上,便于快速查找;集中接收各种报警信号、多级报警电子地图显示、自动上传报警图像、存储报警图像;根据设置,对数字监控信号进行模拟还原,接入电视墙,用于模拟监看等功能。电视墙:经过“电子地图/报警管理主机”的解码功能,可招数字监控信号还原为1-24路模拟信号,而且利用数字矩阵功能,进行电视墙图像切换。初步设置3×4的电视墙,共12台21寸彩色液晶监视器。3)区网络监控终端(客户端)设备:该区内设置2个监控终端。每个终端二台终端监控主机,具体如下。WEB客户端主机:经过Web浏览器方式实现实时音视频监控、云台镜头控制、资料检索、查询、回放等功能。电子地图/报警管理主机(电视墙主机):将授权范围内的监控点以以坐标方式定位在电子地图上,便于快速查找;集中接收各种报警信号、多级报警电子地图显示、自动上传报警图像、存储报警图像;根据设置,对数字监控信号进行模拟还原,接入电视墙,用于模拟监看等功能。4)系统原理图小区集中监控管理系统原理框图监控终端InRSAidcn«Mc络/户小区主站监控中心M-1w三三B1.RS.Mapll>RS-'lnItnttrll>HS-¼idv<*'ll>Rs-d<<*电地图/报警电现堵中心服务器慢频工作站视装工作站IIIrh1.变电Ml变电站2支电站3支电站4支电站5受电站6站端设备4.B区共有7个变电站,具体分布及监控点配置要求:(略)1)站端设备:包括图像采集部分、报警采集设备、网络视频服务器三部分。图像采集部分:27台室外智能球、38台室内智能球、3台红外重型智能高速云台摄像机。摄像机总数68台。报警采集设备:16个烟感探测器(电缆间4个)、14对红外光束对射探测器。网络视频服务器:B区共7个变电站,共需要7台网络视频服务器。2)区主站监控中心设备中心服务器:用于对该区内所有变电站的站端设备管理、用户管理、用户权限管理、系统配置信息管理、视频工作站管理、电子地图/报警主机管理、设备运行状态检测、进行日志记录等集中管理功能。视频工作站:为网络监控终端(客户端)进行视频源转发功能,同时进行图像远程监看、画面分割、图像轮巡、云台镜头控制、网络存储等功能。电子地图/报警管理主机(电视墙主机):将该区内所有变电站的所有图像以坐标方式定位在电子地图上,便于快速查找;集中接收各种报警信号、多级报警电子地图显示、自动上传报警图像、存储报警图像;根据设置,对数字监控信号进行模拟还原,接入电视墙,用于模拟监看等功能。电视墙:经过电子地图/报警管理主机的解码功能,可将数字监控信号还原为1-24路模拟信号,而且利用数字矩阵功能,进行电视墙图像切换。初步设置3×4的电视墙,共12台21寸彩色液晶监视器。3)区内网络监控终端(客户端)设备:该区内设置2个监控终端。根据招标文件要求,每个区设置监控终端设置二台终端监控主机,具体如下。WEB客户端主机:经过Web浏览器方式实现实时音视频监控、云台镜头控制、资料检索、查询、回放等功能。电子地图/报警管理主机(电视墙主机):将授权范围内的监控点以以坐标方式定位在电子地图上,便于快速查找;集中接收各种报警信号、多级报警电子地图显示、自动上传报警图像、存储报警图像;根据设置,对数字监控信号进行模拟还原,接入电视墙,用于模拟监看

    注意事项

    本文(变电站监控系统设计方案样本.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