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优知文库! | 帮助中心 分享价值,成长自我!
优知文库
全部分类
  • 幼儿/小学教育>
  • 中学教育>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考试>
  • 外语学习>
  • 资格/认证考试>
  • 论文>
  • IT计算机>
  • 法律/法学>
  • 建筑/环境>
  • 通信/电子>
  • 医学/心理学>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优知文库 > 资源分类 > DOCX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刍议锡艺的传承和发展.docx

    • 资源ID:1186376       资源大小:17.48KB        全文页数:3页
    • 资源格式: DOCX        下载积分:3金币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三方登录下载: QQ登录
    二维码
    扫码关注公众号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3金币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如果您不填写信息,系统将为您自动创建临时账号,适用于临时下载。
    如果您填写信息,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系统自动生成),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刍议锡艺的传承和发展.docx

    刍锡艺的传承和展摘要:锡是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之一,锡之为器,自上古而延绵至今。云南的锡艺源远流长,孕于个旧百里锡山2000多年的锡矿采掘冶炼历史,衍生于锡青铜器文化之后,更有随世代陆续迁徙而至的中原文化滋养,而得以延续和发展。锡艺之美深植于民间生活日常,更有世代锡匠艺人们的手工打造的一份倾心与专注,使其具有日常实用功能,又有较高地艺术观赏性和收藏价值。关键词:锡艺;传承;发展相比其他金属,锡有种虽柔软却沉重的独特质感,而且抗氧化耐腐蚀几乎不变色。锡艺制品用得越久越散发出一种与众不同的味道与质感,能够从岁月划过的痕迹中,散发出与众不同的朴素与寂静之美。古代中国皇帝将“九锡”(即九种特赐用物,如车马、衣服、朱户等)作为最高礼遇赐给有殊勋的诸侯大臣。国外,公元前的埃及金字塔中就发现了锡手镯和锡制朝圣瓶,日本、美国、德国、罗马皇帝也喜欢以锡制品作为酒具。而在中国,考古发现商代即有锡块和外镀锡层的虎面铜盔;唐代出现了锡金银制的锡杖,宋代己普遍使用锡器。在井底放锡板净化水质,用锡具盛装御酒,更是中国古代早有之事。云南省红河州的个旧以盛产锡扬名世界,素有“锡都”之美誉。西汉时,个旧属贲古县,汉书地理志记载:“贲古,北采山出锡,西羊山出银,南乌山出锡”。随着中原文化的渗透,锡、银、铅采冶业兴起,东汉时已形成较大规模的分工协作。明代,个旧锡产品已为全国知名。清康熙后,锡业至为兴盛。光绪十一年(1885年),设个旧厅,专管矿务,个旧锡开始大批量出口。个旧己有300多年的锡工艺品历史。早期的锡工艺以实用为主,如香炉、烛台、油灯、酒具、茶具等。个旧的工艺品受中原文化的影响,最早的锡器工匠也多是来自江西一代的手艺人,日子长了一些当地人也学会了这门手艺。随着工艺水平的提高,锡制品逐步由生活实用型发展为陈设观赏型。1740年,锡金属经过朝廷的批准由滇、黔、川三省收购,与铜一起铸造成“青钱“。“青钱”既是货币起到流通作用,同时又是一种金属工艺品。民国初年,锡制工艺品世家,个旧当地人李伟卿设计制作的“关云长勒马望荆州”锡制品,人和马的神态都十分逼真,雕刻工艺也十分考究,关云长衣帽边沿均用锡丝镶嵌,整件作品完全用小刀小锤敲打而成,打磨极为细致,显得格外光彩夺目,代表了当时的锡工艺水平,这件工艺品曾参加“巴拿马亚太博览会”荣获特等奖。民国初期,在个旧有一条闻名的“锡行街”。不到50米长的一条小街上,集中了锡制工艺品的作坊40多家,从事锡器制作的工匠超过百人,他们边做边卖,从早到晚小街上都是一片扯风箱、敲打锡钳、叫卖商品的声音。制作的产品主要是酒杯、酒壶、茶壶、茶筒、烛台、香炉等各种日常生活类器皿用具和各种鱼、虫、鸟、兽等动、植物饰品。这些锡制品除了满足国内市场外,还销往法国、日本、香港、缅甸、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建国后,个旧的锡工艺品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制作技艺,而且在品种花色和构图制作上也进行了大胆创新。由于个旧锡茶筒无毒无味、绿色环保、同时结构紧密、不透气,历来是装茶叶最好的容器。有人做过试验,在茶筒内滴一滴水珠,时隔3个月再打开茶筒,看到水珠还可以滚动。因而锡茶筒在台湾和沿海一带空气潮湿地区一直畅销不衰。个旧锡艺传至现代,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助推作用和多元影响,许多个旧锡艺匠人和工艺品生产企业的锡艺产品,更注重锡艺传统技艺的继承与创新,产品设计上注入了现代设计元素,配备先进设备和建产健全现代企业管理,提高了锡工艺品的生产效率,又兼顾传统工艺的改良与应用。个旧现代锡器在型制上,局部纹饰处理工艺上都极尽精工奇巧,且风格多样,一些佳作在省级,国家级的行业展会频频亮相,深受普通消费者和收藏家青睐,并屡获殊荣。然而,在个旧传统手工锡艺的传承与创新方面,手工锡艺虽一直延续,但近十多年来更多的是侧重于现代新进工艺的引进和运用,手工制锡,曾历经数次地琳琅满目的奢华之后被忆起和追寻,却又难抵现代设备快速加工,批量生产带来的冲击。个旧手工锡艺的发展创新之路,不乏产品的创新和尝试,却未曾在市场上荡起大的涟漪。与锡制器皿在日本受追捧的程度相比太差强人意。日本锡艺同茶文化一样源于中国,漂洋过海去了日本,最后却成了日本的一张名片,日本锡器的翻砂铸造工艺是这样的:将锡锭熔化后倒入模型,凝固后转动滑轮进行削制。成型后,用木锤不断敲锤来打造弧度。或者,将锡锭熔化后倒入大理石板中间,凝固形成锡板后,通过敲打完成造型。对锡器表面进行处理时,有将其打磨出光泽的抛光式处理;也有用凹凸不平的锤子锤出花纹的方法。锡器的传统花纹有石目(呈石子般的颗粒状花纹)、杉目(呈杉木纹理状的花纹)、槌目(经平面锤敲打的凹凸不平的花纹)等。用来锤花纹的锤子多达50多种。如鱼鳞般细腻且闪烁着表情的锡器,透着手工作品特有的韵味。日本锡艺是内向的,精神内守,借由诚意的功夫,长期在锡艺这件事上磨砺,最后大放异彩。用最传统的手工工具、拒绝机械化设备、生活简朴保持锡艺匠人本心的源头活水重现。时代在变,消费风潮在变,普遍消费观念转变与传统文化的复兴,使得更多的人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寻求一些贴近日常生活,精巧别致而又温润心灵的手作锡器。锡金属华而不奢,素雅的色泽,抛光精饰后所呈现的温润质感,与民众经济条件日益充裕,寻求日常品质生活体验需求相合,又因其优于其它金属的抗氧化性能,绿色无毒害,保障了人们日常使用的安全性。因锡金属良好的可塑性,硬度适中,可雕可镂,是艺术创意较佳的实现介质,适于表现工艺品,艺术品和日常用器上较为精细的纹饰,滇南个旧的锡制储茶器具,茶酒饮器,果盘,艺术摆件,等等锡艺品种类繁多,其中不乏上品,深得消费者青睐。中国从来都不缺少匠人精神,只是之前,我凭把他丢了,传承匠人精神固然要借鉴他人的经验,但既不能妄自菲薄,更不能盲目崇拜,我们应该从中华民族的文化中寻找根和魂,坚守民族情怀,传承中华匠心!只要我们一起让匠心归来,必将让锡艺在中国也发扬光大。参考文献:1文丽君,陈万能.陈万能:让锡艺重生J.中华手工,2013(06):66-69.

    注意事项

    本文(刍议锡艺的传承和发展.docx)为本站会员(王**)主动上传,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温馨提示:如果因为网速或其他原因下载失败请重新下载,重复下载不扣分。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23 yzwku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2022001189号-2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优知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优知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收起
    展开